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NBA是夢想降臨之地,同時也是年輕人永遠的舞臺,他們可以在足夠多的聚光燈下展現自己的魅力,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在這個舞臺上奉獻自己的青春,他們雖然會隨著歲月流逝日漸老去,但總有後來者延續他們的故事與經歷。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而特雷-楊,無疑是當今聯盟最具未來感的球員之一。

一、特雷-楊本賽季的表現,不僅僅是數據方面的爆棚

本賽季至今特雷-楊場均得到26.8分3.8籃板8.6助攻1.56搶斷,數據層面上的各個數值均超過了他的新秀賽季,自主進攻+助攻隊友的特點讓其再次鞏固了在老鷹隊的領袖地位,作為回合佔有率排名全聯盟第三的球員(35.1%),球隊的每一個戰術的執行,幾乎都是由特雷-楊發起的。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在進攻方面,特雷-楊進一步發揮著自己的三分球能力,賽季初段一度場均命中3.7個三分,排名聯盟第三,命中率也達到40.2%。而最近幾場比賽,特雷-楊手感有所下降,三分數據穩定在場均命中3個,命中率為36.1%。

在小球時代,三分球無疑是最為重要的武器,而特雷-楊在經歷新秀賽季32.4%的三分球命中率之後,本賽季正式完成武器升級,在適應了NBA的三分線之後,這位被稱為“小庫裡”的球員,也在真正意義上朝著模板的方向進發。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賽季前兩場比賽,特雷-楊場均得到38.5分7板9助攻,三分球20中11,命中率高達55%。在揭幕戰對陣活塞的比賽中,特雷-楊砍下38分,成為老鷹隊史揭幕戰得分第二高的球員,僅次於1986年的威爾金斯。

而在第二戰中,他又砍下39分並在關鍵時刻命中打板三分殺死比賽。

這兩場表現也成為了特雷-楊本賽季至今的縮影,更為成熟的投籃選擇以及更為穩定的投籃手感,讓他開始成為對方防守的噩夢。

除了進攻端個人能力的沉穩發揮,特雷-楊在組織進攻層面也有著明顯的進步。

特雷-楊的場均助攻數聯盟第三,助攻率同樣高居聯盟第三,比賽貢獻值排名聯盟第十四,在超強射程的威脅下,他學會用更具效率的方式幫助球隊得分,與新秀賽季的刻意組織相比,特雷-楊本賽季的打法更為從容。

那個在大一包攬得分王和助攻王的年輕人,終於又一次具備了統治聯盟的雛形。

在數據提升的背後,我們不僅只看到特雷-楊在比賽中數據板上的爆發,還應該看到其背後的復出。

從容的在比賽中大展拳腳更多依靠對抗、速度、力量等方面的提升,當天賦已經無法碾壓同齡人時,後期的努力成為了更為關鍵的因素。然而最終這一切,都將成為球員身體以及心中的圖騰,永久的留存在球場之上。

二、特雷-楊的投籃,不同於庫裡的統治方式

特雷-楊的投籃能力是他在場上引以為傲的資本,而在本賽季展現的射程方面的可怕統治力,又一次打破了我們對投籃的理解。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NBA的三分線距離為24英尺,據NBA官網統計,特雷-楊在前兩戰距離三分線25-29英尺的地方出手14次,命中7球,在30-34英尺的地方出手4次,命中3球。

在距離三分線越遠的地方,反而擁有更高的命中率,必然會改變對方球隊的防守,當超遠三分誇張的意義已經在球迷心中根深蒂固之時,特雷-楊卻將他變成常規武器。

特雷-楊的投籃有哪些獨到之處呢?

雖然他只有188cm的身高,但是他卻有著非常靈活、快速的步伐以及遠超常人的出手速度,出手點低的特點讓他的投籃更加隱蔽,加之快速的出手速度,讓他的投籃在很大程度上與庫裡相似。

而除了出手方面的卓越表現,特雷-楊的運球能力也是頂級水平——然而很多人忽略了這一點,他的運球節奏十分多變,節奏變化前後能夠做到完美銜接,雖然他的身體素質一般,但是這並不影響他製造犯規的能力。

與庫裡相比,特雷-楊最大的不同在於進入聯盟第二年便在適應防守強度、手感等因素的同時,儘可能地擴大了自己的投籃距離,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將自身特點無限放大,是特雷-楊具備明星相的重要標誌。

在過去的十年裡,能在職業生涯第二年就入選全明星的僅有西蒙斯、利拉德、濃眉、歐文、格林芬、羅斯等。而在如今的東部局勢下,特雷-楊也極有希望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三、特雷-楊的未來:與東契奇分庭抗禮,未來第一人仍有差距

當特雷-楊在庫裡之後成為又一個三分球的代言人之後,我們不禁開始幻想他的未來,在短時間內巨大提升,其實並沒有讓我們感到太多意外,在上賽季的最佳新秀之爭中,特雷-楊一度在賽季後段的風評超越東契奇,但最終無奈鎩羽而歸。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特雷-楊與東契奇的比較想必會延續多年,雖然二人的特點、分區、位置乃至國籍都有著很大的差異性,可也正因如此,兩名球員以及兩種文化風格的交鋒,更能夠體現NBA世界化進程的加速。

東契奇在一個夏天的歷練之後,也完成了質的飛躍,但是由於他一如既往的穩定,讓我們很難找到如同特雷-楊般視覺上的落差。如今二人之間的爭鬥,並不亞於上賽季最佳新秀之爭,但顯然已經上升到新的高度。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特雷-楊的生涯初期並不順利,他多次遭遇傷病,至今也遭受著質疑,相比於東契奇的成熟,特雷-楊略顯稚嫩,而在打法上的不同,也讓他遭到了不算公允的評價。

在未來裡,特雷-楊也會朝著統治聯盟的方向前進,可這一路註定不會平坦,擁有著明顯軟肋的他,與聯盟第一人的標準仍有很大的差距。

特雷-楊最大的弱點在於他的防守,防守效率排名聯盟226位的他,是個不折不扣的防守黑洞,幾乎無法在防守端為球隊提供足夠支持,雖然搶斷數據排名聯盟第七,但是他無法在更深的層次給予球隊防守以支持。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在比賽的防守端,特雷-楊非常容易被進行針對,對手會利用擋拆、掩護等戰術讓己方球員達到單打特雷-楊的目的,最終更加容易的進行得分。

個人防守能力的不足,對於球隊整體的防守會造成不小的壓力,必要的協防也會讓球隊設定好的防守戰術有被瓦解的可能。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除了防守能力不足,中距離投籃的佔比過少也阻礙了特雷-楊前進的道路。本賽季至今,他一共完成56次中距離投籃,而相比較的三分出手數則高達108次,幾乎是中距離投籃的一倍。

當一名球員對於三分球過於痴迷時,那麼在比賽的僵持階段以及關鍵時刻,都會被對方向外擴防的針對性防守所影響。中距離投籃不僅僅是增加的進攻手段,更是為己方進攻增添更多的可能性,特別是在季後賽的征程當中,這一看似並不明顯的提升,會產生足夠大的威力。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四、特雷-楊會成為比庫裡更加出色的運動員嗎?

追逐自己是每個人的人生中都需要面對的經歷,而超越前輩則是外界對於個人以及其相關附屬品的要求,正處於巔峰期的庫里正是特雷-楊想要追逐的目標,二人在投籃方面的造詣以及身型特點都有著很高的相似度。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庫裡的巔峰期是在2015-16賽季,他不僅是聯盟的得分王,還兩度拿下常規賽MVP。作為一位劃時代的球員,庫裡的射程成功引領了小球風暴,並讓其在長達數年的時間裡,成為聯盟的主流趨勢,甚至在很大程度影響了世界籃球的發展。

換言之,特雷-楊追逐的不單單是庫裡,他是在向一個時代的標誌發起挑戰,除了要在榮譽方面能夠達到庫裡的水準,還需要在帶隊能力方面有所突破。亞特蘭大老鷹在常年的蟄伏後,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救世主,在威爾金斯時代過後,他們雖然也曾在季後賽的舞臺上展示自己,但最終沒能將理想化作現實。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對於特雷-楊來說,他所肩負的重擔不僅僅是率領老鷹走向榮光,如何成為聯盟最好的球員,以及與歷史上的傳奇比肩,才是他真正的目標。

在22歲之前完成兩次單場40+10的演出,讓他與喬丹和詹姆斯比肩。不僅如此,特雷-楊還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在生涯前10場比賽裡拿到至少35分10次助攻的球員。

最佳新秀永遠成為過去、特雷-楊的飛躍式成長,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在諸多數據的背後,我們可以到特雷-楊的潛質,也應該對他的未來報以足夠多的期望。雖然這條道路上註定荊棘密佈,可在年輕且富有希望的特雷-楊面前,我們應該給予他足夠多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