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对的选择,才能让我们的步伐更加的轻松。

人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对我们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总体来说,对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也就哪么几个,比如考大学选择学校和选择专业,就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选择,因为这个会影响到一个人以后的发展方向。如果选择不对,就很容易会让自己在学习上和以后的工作上陷入各种被动中。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就是由于上大学时,在选择专业的问题上,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从而让自己在工作发展上限制多多,为此,近日还特意过来和我一起吃饭,和我吐槽了半天。

这位朋友当时的分数,是可以进比较好211大学的,但在专业的选择上,由于不是自己很喜欢的专业,于是便退而求次,在普通一本上选择了一所高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来读。

事实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学习起来确实是轻松很多,而且由于自己喜欢,所以也会钻研,成绩也很优秀。为此,我这位朋友还曾经一度认为,自己当时的选择是最正确的了。然而当他大学毕业后,应聘工作时才知道,原来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可笑。因为他发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企业在招聘时,都会人为的将学校名次划一个区分,很多大企业的大门只面对985、211名校才会开放,而对类似他这种普通一本大学的应聘者来说,从一开始就已经被拒之门外了。

这位朋友很无奈地对我说:当这些大企业从一开始就给你在学历上划分了等级,就算你所读的专业不错,又如何?就算你的工作能力强,又如何?因为你根本就很难有机会挤进去,这些知名企业,连工作的机会都不给你,又如何让企业了解你的工作能力呢?

最后这位朋友很感慨地对我说:说真的,我蛮后悔当时在面对好大学与好专业面前,我选择了好专业,而放弃了好学校,现在才发现这差距可真的不是一点,对于个人的发展受限制太多了。比如,当时他的两个同学,和他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但他们最后都选择了好学校,放弃了好专业,而现在他们都在知名大企业里面工作,而且发展得很不错,只有我还在一家中型企业里面天天埋头苦干,不知前路在何方,很是迷茫,这就是好学校与好专业的差距啊。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通过和朋友这次的聊天,在面对“好大学与好专业面前”,究竟应当如何去选择,才能不让自己在以后的个人发展上,不陷于各种被动与限制中呢?对此,我也思索了几天,通过各种条件的对比下,我认为在好“大学”与好“专业”面前,选择不应当是简单的二选一的方式,而是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的,这样才能确保自己所做的选择是最理想的。

我综合了一下,是选择好的大学,差点的专业;还是选择次一点的大学,好的专业。主要还是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考虑,才不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选择。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下面,我来详细的解析一下:

一:大方向

我们做任何事,首先要有一个大局观,才能尽量的去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错误选择。同样,在面对“好大学与好专业”这道选择题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事,还是需要从大方向来着手,好让自己对要选择的事物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究竟是选择好的学校,还是选择好的专业呢?我们可从下面这二个大方向去看,去综合,去评估,然后做出最合适自己的选择。

1、一本选学校,二本、三本选专业。

为什么说一本,选择学校呢?

  1. 教学资源不同:像985、211这样的名校,无论是在名师、社会名人讲坛、学校大环境、教学硬件设备上来说,都远超于普通大学的。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意味着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更好的授课老师,更好的机会。
  2. 学习氛围不同: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的学习氛围完全是不同的,因为人的自我适应大环境的能力很强,往往会超出你的想象。在名校中,你周围的人都是比较出色的,因为出色,也会更加的自律、好学、友好、优秀。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你自然也会变得更加的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3. 人脉圈不同:名校意味着大家都是比较优秀的,而这些优秀的人到社会中也会同样的优秀,对个人来说,这就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人脉圈”,这个圈子能让你在走向成功的路上,会更加的轻松,这不是普通高校的同学圈所能比的。
  4. 选择面会更大:对于名校的学生来说,是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工作选择自己;而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企业在招人的时候,不会听你说,你的专业排全国第几,只会看你的学校第几,然后给你划上不同的标签。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对于985、211这些名校的学生来说,在工作上的选择面会更大些。
  5. 向上深造的路宽:名校的学生,无论是保研、考研、出国留学的机会都要远大于普通高校。比如就拿考研来说吧,名校的学生很容易就能考上,而普通大学想跨专业、跨学校考进名校,简直是太难了,想保研就更难。

因此,从大方向来说,如果有希望能进重点一本名校,当然首选是学校,而不是专业。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为什么说二本、三本选专业?

如果说一本教育是为了培养学术型人才,注重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核心竞争力的话;那么二本、三本则是着重培养技术型人才,注重的是学校的办学特点,学校的特色专业。那么既然是说到技术人才了,那么学校的专业在国内高校中排位的高低,便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技能学习与就业机会。

因此,如果你选择的学校是二本或三本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你最合理的选择就是选自己喜欢的专业,并且这个专业是国内排位靠前的。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2、一看学校,二看城市、三看专业。

第一看学校,当然是指重点大学,名校这些大学了,理由上面也从5个方面来详细说明了。

第二看城市,这个也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一些大城市里读大学,无论是从城市的经济、文化、就业等方面来说,都优越于偏远城市的。在这些大城市里的大学中,你不但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还能扩展你的视野,增加未来就业机会,这就是为什么城市排在专业前面的意思了。

第三看专业,这个当然是指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国内的排位与未来的就业机会了。

从大方向上来选择,主要就是这二方面了。当然,在做出任何重要的选择时,除了大方向确保我们是对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将更加多与自身相关的因素综合进去,最后才能形成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二:什么情况下,学校优先

1、一流大学,二流专业,学校优先。

如果能进一流的大学,比如清北、985、211这些名校,那么就算专业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但在国内排位来说也能进入二流的话,自然是学校优先。原因很简单,名校不但能给你最好的教育资源、最好的学习环境、最有能量的人脉圈子,还有最好的学历,这些都能让你以后的个人发展上,走得比别人更加的轻松。你一定要知道,一个人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因此,名校给你所能带来的好处,是普通大学远不能相比的。

2、对专业模糊或没有任何喜好的,学校优先。

有些学生,对于专业的认知是比较模糊的,也有些学生并没有特别的喜好,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读什么专业来说都是一样,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首选的当然是学校优先了。因为学校大部分专业都可转的,就算退一万步来说,不能转专业吧,但本身就是学什么专业都一样,为什么不选一所好大学,让自己的将来有更好的选择呢?

3、家庭条件不错的,不在乎专业的,学校优先。

对于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将来不一定要找一份什么与专业对口的工作,重要的是选择一个好的学校,让自己的将来有更多的可能,这些可能包括:考研、留学、名校光环、人脉等。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三:什么情况下,专业优先

1、一流大学,十流专业,专业优先。

如果你有希望能进入一流的大学,但却因为调剂的原因,专业属于十流,那么这个时候,就可退一步,选择次一点的大学,专业优先了。千万不要因为名校光环,为了能够进入名校读书,而选择自己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在市场上处于冷门的专业,这样有可能会浪费你四年的大学时光。

我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我一个同学,当时他的分数刚好比录取线高那么一点,是有希望进入他理想中的名校,但前提是服从调剂,最后他选择了名校,读的是自己完全不喜欢的冷门专业。这位同学后来跟我说,因为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所以在学习上就完全提不起兴趣,每天想的最多的事就是,赶紧毕业吧,不想读了,可以说大学四年他是等于混过来的,这点也造成了他现在个人发展上的一个局限。

2、如计划回家里的小城市发展,专业优先。

对于一些读完大学,就计划回家里小城市发展的人,这个时候,选好的大学,冷门的专业,就不如选次一点的大学,好的专业了。因为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不同,一些名校的冷门专业,在大城市了还能找到对口的工作,而小城市是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的。所以,如果你想毕业后回小城市发展,就找当地小城市发展方向的专业来读,有技术在小城市中发展机会相对来说,会大很多。

我选择了好专业,放弃了好学校,毕业后才发现差距

只要我们综合了自身的条件,然后从大方向、学校优先、专业优先,这三个层面去做对比,最后自然便不会因为盲目的选择,而让自己将来的发展受到没必要的被动与限制。

最后小微想说的是:

无论是选择好学校还是好专业,首先我们要做的是给自己制定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在这个规划中,自己的将来是要做一个学术型的人才,还是技术型的人才,明确后,所谓的选择便不是什么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