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泰安市>东平县 东平镇

东平镇位于县境中部,为东平县政府驻地。西临东平湖,东与县城相偎,南依大清河,北靠白佛山。面积150平方公里,耕地6645公顷,下辖10个社区,58个行政村,总人口13.8万人。


白佛山位于东平县城西侧,海拔370米。又名危山、金螺山,俗名白虎山。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为十里长山之首。十里长山,数十个山头,似巨龙逶迤南去,白佛山为最南峰,拔地而起。碑文称其“雄镇一方”。白佛山曾称危山,自山前远眺,整座山如一尊端座并对天常笑的弥勒佛,面、膀、胸、膝、 手,身上挂的大串佛珠无不惟妙惟肖。
白佛山石窟造像群座落在山阳海拔300米的幽谷岑寂之处,共分四窟,造像148尊(今存138尊)。年代从大隋开皇七年(587年)至宋开宝年间(968 -975年)。主窟即隋窟。窟口面阳,内正中雕有释迦牟尼圆雕座像。身高6.6米,高坐莲台,面目端庄,双目微合,神态凝重,肃穆伟岸。据专家考证,此像既有我国其它隋代石窟造像共有的特点,更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保存如此完美实属少见。主像两侧,即东西两壁,排列小龛。每龛造像多在1-5尊不等,大者高0.5米,小者仅有十几厘米,或端坐莲台,或合掌而立,神态各异。龛旁刻有像主题记,笔法雄健,字体由从隶到楷过渡阶段的风韵。东壁最下方有一长方形龛,内雕《涅槃图》。主像头南仰卧,肋骨裸露,弟子们围坐身旁,或低首致哀,或仰面嚎啕,或捧头,或抱脚,神态各异。有“大隋开皇七年寺主王子华”等刻字。
唐窟位于隋窟西侧上方20米刻的峭壁上。窟有两口,一向南,一向西,南口下为断崖只有从西口攀缘人工石窠,俗称“抠罐子鼻”方可出入。内有造像3尊,中为一圆雕主像,高2.4米,两膝下垂,面南端坐,高内髦,戴法网,两耳垂肩,面目丰满硕长,嘴似菱形,唇润颐丰,鼻梁略高,整个头部统一和谐,比例匀称,雕刻极精细,通体光亮 形态逼真。主像两侧各有一侍者,踏跏状,头戴宝冠,身着裟、樱珞,亦通体磨光。

宋窟位于最东侧,内有造像12尊,是东壁上雕造的鉴真大师高浮雕像,造型与面目酷似鉴真肖像。雕刻细腻,线条流畅。
与造像同时的有造像题记近千言,以隋窟中最多最完整。清代学者陆增祥曾到此考察,把白佛山隋窟中的部分造像题记及寥外部分题记载入《八瓊室金石补正》 一书。
除造像及题记外,摩崖上还有一些赞美白佛山的刻字。其中以明代万历年间所刻《白佛山赞》最佳,阴刻,字体汉隶,脉出《张迁碑》,笔力雄健,俊秀挺拔,古拙朴实。白佛山石窟造像,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平镇人文自然资源丰厚。境内有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稻屯洼。东平最早的学府龙山书院。境内有东平国故城、无盐故城、无盐大捷等遗址和赵桥、焦村、石马、王村、虹桥、井仓、古台寺、护驾村、李范村、无盐、一担土、大井及县城内汉墓群。有的汉墓仍有高大的封土。
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镇宿城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大体呈长方形,东西长1600米,南北宽13 余米。城址的西北角、东南角和东北角还有残存的汉代城墙。西北角的城墙,高度在3米以上,东西长180米3,宽15米现夯土层、柱洞十分明显。城址内残砖碎瓦和石质、陶质建筑构件随处可见。文化层厚度达2米以上,包含物十分丰富。中层为汉代文化层;底层为商周文化层;上层以隋唐文化层为主。汉代文化层包含物最为丰富,主要有灰陶路钉砖、简瓦板瓦、泥质五铢钱范、灰陶豆、罐、缸瓮和铁质的锄、犁等。1972年,遗址的北部也曾出土了大量新莽时期的货泉、布币等。皇城区位于城的西南侧,原高出地面2米多,在1976 年冬季农田基本建设时被推平,当时出土了一些金银器、陶器、瓷器和铁器等。遗址北部曾出土有珍贵文物。如焦园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一次出土虎符竟达十多枚,专家鉴定为晋代遗物。虎符长6.5厘米,高4.5厘米,厚2.5厘米,用铜铸成,伏虎状,通体有虎斑条纹,错金铭文刻于虎颈和背缝处凸起的长条形窄台上,需两半扣合方读。它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动军队时所用的凭证。又称“兵符”。还从附近村民手中征集到许多汉代铁制生产工具以及花纹不同的瓦当、路钉砖、大型板、筒瓦和瓷器等。有的出土器物已被专家鉴定为国家级重要文物。从文化层和出土物推知,汉东平国之前和之后该城仍为先人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场所。

「乡村记忆」泰安市>东平县 东平镇

白佛山山门

「乡村记忆」泰安市>东平县 东平镇

白佛山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