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全球知名玩具品牌樂高又來賺中國人的錢了。

第二屆進博會期間,丹麥樂高品牌集團、英國默林娛樂集團以及華人文化集團與上海市金山區簽署協議,正式宣佈將在上海金山建立中國首家主題樂園。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消息一出,有網友立即拿迪士尼開涮。今年八月份的遊客搜身事件已經讓迪士尼惹了一身腥。很多人甚至都喊出了“讓迪士尼滾出中國”的口號!如今,終於又有個世界級品牌來攪局了,你迪士尼總該學會“夾著尾巴做人”了吧。

至於樂高能否讓迪士尼“夾著尾巴做人”,我不得而知。但隨著迪士尼在中國收割大量粉絲,不少形形色色的主題樂園也盯上了中國人的錢包。除了樂高樂園,還有像Discovery樂園,季高兔親子樂園等項目火熱上馬,意圖瓜分主題樂園這塊看似肥厚的蛋糕。

順便提一句,除了上海之外,成都、深圳、三亞等城市,也在嘗試引進樂高主題公園,樂高未來將在中國採取多點開花式的佈局策略。

那麼,樂高是否會搶走迪士尼的生意呢?你可能想多了。迪士尼和樂高,兩者從定位到規模都不屬於一個級別。很顯然,樂高不可能,也無意和這位巨頭對抗。人家花了那麼多錢來中國投資,不可能打一場毫無把握的仗。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樂高走到今天並不容易,它和許多百年老店一樣,也有過作死的經歷。

樂高於1932年誕生於丹麥的一座小村莊。北歐諸國儘管經濟規模不大,但是人民勤樸專注,以至於每個國家都能打造出一兩個世界級品牌,而且要麼不做,要做就是世界第一。比如芬蘭的諾基亞,曾是全球銷量最高的手機廠商。瑞典宜家是世界最大的連鎖家居品牌。而丹麥的樂高,則是世界第一大玩具公司。

樂高積木很多人從小就玩過,家長們已經把它當成了開發孩子智力的玩具,市面上有各種各樣打著“樂高”旗號的積木比賽,中小學開設了很多樂高教室,好萊塢還拍攝了以樂高人物為主題的動畫電影。

樂高之所以風靡全球,源於其把精緻的做工與匪夷所思的可塑性結合在一起。小孩子可以用樂高堆出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從卡通人物到中世紀城堡,樂高把玩具從一門木匠生意做到了全球規模。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其實在有一點上,樂高和迪士尼是一致的,就是他們都知道通過小孩子來賺家長的錢。而為了讓孩子開心,家長一向是不怎麼在乎錢的。

樂高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地很快。可到了八十年代末,他的風光開始被諸如電子遊戲這樣的娛樂品侵蝕了。玩具市場其實和服裝一樣,也是追逐潮流與時尚的。當孩子們紛紛沉迷於任天堂或PlayStation,把樂高積木鎖進抽屜時,樂高只能感嘆,屬於它的時代結束了。

然而,樂高並不甘心,難道眼睜睜看著自己就這樣沒落嗎?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開始病急亂投醫。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首先,樂高大力地擴大生產線,增加產品的品類。它相繼推出了嬰兒玩具系列,機器人系列、甚至模仿芭比娃娃做起了針對女孩子的玩偶系列。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樂高平均每年增加5個新主題。但品類的擴充並未給公司帶來商業上的成功,反而使成本大幅度增加。

於是樂高終於“開竅”了,單靠賣玩具是難以推動企業增長的。想要賺錢,就得趕上時代的步伐,做最火的產品。九十年代什麼娛樂產品最火?當然是電子遊戲了。很快的,樂高又推出了一款名為“樂高三維工廠”的電子遊戲,還嘗試將實體積木數碼化,變成可以在電腦上玩的3D積木,頗有向索尼、任天堂等科技企業看齊的意思。

但問題是,樂高的電子遊戲趣味性不如任天堂,畫面質感又不如索尼。對小朋友而言,把實體積木變成虛擬的換湯不換藥,只是讓家長多花了一點冤枉錢罷了。

眼看電子遊戲做不成,樂高便決定學習迪士尼,向娛樂領域進軍。他做起了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後來乾脆收購了一家娛樂公司。但同時還想學IBM,把自己從一家產品提供商轉型為服務提供商。樂高與教育機構合作,設立了一百多個樂高教育中心,做起了兒童培訓的生意。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遍佈世界的樂高主題樂園,也是從這時候開始興建的。

樂高的這些做法,好比病人想通過拼命吃補品來恢復強健之身,其結果可想而知,病情非但沒有好轉,還會把命給搭進去。

樂高就這麼東衝西闖,最終讓自己陷入了破產的境地。事實證明,除了培訓和主題樂園這兩項之外,樂高的其他嘗試都做得一塌糊塗。

經過了幾次折騰,樂高終於明白,自己既不是做科技的料,也不是玩娛樂的主。在你不具備轉型的條件之前,盲目投入無異於自殺,企業基因決定了他哪些能幹,哪些幹不了。至於別人的風光是他們的,關你什麼事呢?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通過對公司業務與生產流程的改造和優化,樂高迴歸到自己的主業,再次恢復了元氣。而今,它帶著自己的主題樂園來到中國。

我在網上讀到一些評論家的分析,說樂高的IP影響力不如迪士尼,所以樂高樂園難以取得迪士尼樂園那樣的成功。但實際上,樂高與迪士尼的本質區別,恰恰在於樂高從來就沒有明確的IP。

迪士尼樂園的火爆是建立在其原創卡通人物火爆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迪士尼樂園是將虛擬的童話世界搬到現實中來,給遊客帶來強烈的沉浸式體驗,讓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所以,迪士尼樂園試圖將每個細節,從硬件到服務全部迪士尼化,徹底打造一個世外桃源。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但是樂高不同,樂高並沒有自己的原創人物,它是用積木去重現我們熟悉的一切。樂高的基因是通過與孩子的互動,一同搭建一個多彩的世界,換句話說,樂高玩是開放式的。這也決定了它不可能像迪士尼那樣通過打造核心IP來創立一系列衍生品,並藉此實現盈利。

迪士尼高度垂直的整合體系,意味著它必須以強大的內容引擎作為支點,再通過渠道槓桿把優勢放大。這正符合一家媒體公司的特點。所以,迪士尼無論是製作電影還是運營電視頻道都很成功。

樂高無法複製迪士尼的模式,因為它的體系很大程度源自玩家的共同參與。樂高真正的魅力,不在於作品本身,比如用樂高搭成的城堡、火車或雜七雜八的人物,而是你可以用他的積木創造出更多的可能。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同樣,如果樂高樂園僅僅憑几個大型的樂高模型吸引遊客,它頂多就是個普通的積木公園(而且很容易被山寨),如果樂高能夠增加更多的體驗項目,讓孩子和父母一起拼裝樂高模型,並提供具有誘惑力的獎勵機制,未嘗不能給中產階級的週末增添一個獨特的去處。

基因不同,決定了樂高樂園與迪士尼樂園之間的差異性將大於替代性。迪士尼主打的是體驗,樂高強調的是創造,兩者並不產生衝突。反倒是樂高在中國的佈局策略有些不靠譜,一下子在四五個城市建立多座樂園,且大多屬於授權式的第三方經營,樂高的目的,除了赤裸裸的拉客賺錢,還能是什麼呢?然而,這對樂園的標準化運營是極大的考驗。更嚴重的是,多點開花還可能稀釋樂高一貫高大上的形象,使之淪為一個連鎖店式的廉價品牌。

樂高玩具在上海開主題樂園,迪士尼坐不住了?

說到底,中國人已經不再是二三十年前的中國人,只要打著洋品牌的旗號就能忽悠的。樂高樂園要想在中國站穩腳跟,還得穩紮穩打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