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同樣是李濱搭配高圓圓的組合,同樣是王小帥“殘酷青春”系列影像,同樣是十字打頭的年紀裡發生的故事,《青紅》遠沒有《十七歲的單車》更廣為人知。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導演: 王小帥
編劇: 王小帥
主演: 高圓圓 / 李濱 / 姚安濂 / 秦昊 / 王雪洋 / ...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上海話
上映日期: 2005-06-03(中國大陸) / 2005-05-17(法國)
片長: 116分鐘(中國大陸) / 123分鐘(法國)
又名: 我十九 / Shanghai Dreams

第50屆戛納電影節 (2005)

金棕櫚獎(提名) 王小帥

評審團獎 王小帥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經典辣評

這部影片似乎就像那些在沉默中暗湧過壓抑著的苦難一樣,在時代更迭的硝煙裡,在青與紅之間懸而未決的中間狀態下,隨著“三線建設”的順利完成而漸漸消逝在人們的記憶當中了。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之後再回想起,看似金碧輝煌的“上海都市夢”中卻沒有衣香鬢影與燈紅酒綠,有的只是離群索居的知青們無聲的訴求與抗爭,以及時代變化過程中的他們迷茫與無奈。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影片在運鏡上選擇了頗具第六代特色的固定長鏡頭慢速推軌鏡頭,拍攝機位也更多置於演員表演區之外,加之日常生活中少之又少的配樂和灰暗晦澀的原色調,影片都呈現出一種極為冷靜剋制的旁觀者視角,真實而漠然地注視著這些在時代變革的狂潮下搖搖欲墜的人們。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青紅”們的父輩是為了支援國家建設奉獻一生的知青,他們在失意的生活中拋棄了良好的涵養,變成了暴躁易怒的困獸。“回到上海”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鄉音難改,熱土難離的鄉愁,更像是一種支撐起疲憊生活的意識口號和精神動力。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父親老吳看似強權之下的偏執管教和不可控的大發雷霆恰恰是這些背井離鄉的知青們對於多舛的命運、追悔的青春、日新月異的時代變化沉默的宣洩和抗爭姿態,他們強烈地對自我身份的恢復和認同也只能隱藏在一場秘密商議卻無法實現的集體逃離中。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影片在敘事手法

上避開了大喜大悲的煽情和巧合,流水般的紀實色彩影像平淡卻不平庸。不善言辭的青紅具備著某種失語者的模糊概念,在自我感知與外圍環境所營造出的巨大矛盾衝突中迷失,找不到自己的根系。這種迷茫使她不得不用一種沉默的反叛方式來進行自我調停,用以保持自身的獨立,防衛自己重重監禁之外最後一點自由的思想高地。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上海”對青紅而言太過遙遠,偏僻的貴陽鄉村卻賦予她關於青春的全部愛與傷痛。上海是父輩心心念唸的夢,卻是她一無所知的地方,而這個落後的山村才是她難離的熱土。影片末尾處決犯人的三聲槍響,為她殘破的青春畫上了強制的休止符,顛簸崎嶇的山路指引她回到一座只存在於父輩口中的失樂園。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對於青紅和小珍而言,她們無法理解父母近乎執拗的要回到故鄉的心願,她們熱愛的恰恰是腳下這片遍佈著青蔥記憶的、父輩卻拼了命要逃離的土地。這種相似卻無法共通的情感訴求加重了父輩的危機感,他們無法容忍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轍一遍他們所認定的殘酷青春,但他們卻在無形之中造成了自己孩子青春的破敗和殘缺。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這種矛盾和衝突是

時代變革造成的宛如鴻溝的代際差距,本身就帶有一種難以彌補和跨越的悲情色彩。這種代際差距迫使她們選擇一種極端的方式,或私奔,或自裁,用以與父輩進行人格尊嚴上的對抗。當所有這些作為一個鬧劇收場時,她們似乎一夜間長大了,變得成熟而漠然。這或許是因為意識到反抗並不能得到有效反饋,正如她們的父輩一樣,半輩子的抗爭依然只能換來一個半夜狼狽逃離的結局。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王小帥用一個嚴絲合縫的故事展現出了一個時代下兩代人觸目驚心的青春。影片運用大量的遠景鏡頭長鏡頭將那個遠去的時代裡空曠而蕭索的三線建設的農村環境,和在這種環境下人們壓抑而匱乏的精神世界完整地投映在銀幕上,生活的真實氣息和本質模樣被不加修飾地呈現出來。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以曠遠持久的空鏡頭作結,面對蒼茫且層巒疊翠的群山,只有一輛汽車緩慢而執著的逃離這座滿載著或痛苦或繁盛的記憶的村莊,一切都帶著一種詭異的靜謐。而青紅一家人直到最後也沒有逃脫狹小的“車廂”,他們的身體奔向更加廣闊的大都市,心卻被三聲槍響永遠地禁錮著。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既然生活過於現實,不妨做一場關於夢的夢吧

同為第六代導演的賈樟柯曾說:“我願意做一個目擊者,和攝影機站在一起,觀看眼前的一切。”電影是造夢的機器,而紀實的影像有時比充斥著戲劇衝突的故事更像一場幻夢。《青紅》不是關於上海的夢,不是關於鄉愁的夢,它就只是一個夢,一個關於夢的夢。

-END-

文 | 金桔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