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記者 吳曉芳)上週三,被稱為除華為之外,中國最有實力的科技公司海康威視發佈“兩董事涉信披違規被證監會調查”的公告,在市場引起軒然大波。

一直以低調著稱的海康威視再次進入公眾視線。

目前,監管對兩董事的調查還在進行,輿論也在持續發酵,“爆雷”“黑天鵝”等字眼見諸報端,然而海康威視在A股市場的股價並未如市場預計的大跌。

那麼,兩董事涉信披違規被調查,這件事情對海康威視後續影響有多大,算不算“黑天鵝”“爆雷”呢?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海康“三劍客”

根據海康威視上週三的公告,公司副董事長龔虹嘉、總經理胡揚忠因涉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此次調查與公司無關,僅針對董事個人。海康威視未在公告中透露兩董事被調查涉及的具體事項。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海康威視公告

當天,A股上市公司中源協和、富瀚微也發佈了類似的公告。

從中源協和及海康威視對媒體的表態來看,龔虹嘉、胡揚忠兩董事可能是因股權激勵未向市場披露,但事先說漏嘴構成信披違規。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中源協和公告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富瀚微公告

上市公司的一紙公告同時將神秘人物龔虹嘉推到輿論臺前,各大自媒體津津樂道其造富神話。

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龔虹嘉排名第171位,財富值86億美元。2019年7月24日,2019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發佈,龔虹嘉以10000萬元人民幣的現金捐贈總額排名第43位。2019年10月10日,胡潤百富榜發佈,龔虹嘉、陳春梅夫婦排名第34位,財富值650億元人民幣。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龔虹嘉家族排名第26位。

公開資料顯示,龔虹嘉1965年出生,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他創辦和擁有德生科技、富年科技、富信掌景、海康威視、握奇數據等高科技公司,還任富年科技董事長、嘉道谷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嘉道私人資本管理合夥人,天使投資人等。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海康威視副董事長龔虹嘉

龔虹嘉投資的相關企業都實現較大盈利,被外界稱為“最低調、最神秘的投資人”,亦被稱為“中國的孫正義”“中國最優秀的天使投資人”。

海康威視是其投資生涯中的一個經典案例。

海康威視是從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52研究所整體變更過來的。52所又名杭州計算機外部設備研究所,1962年創立於太原,1984年從太原搬遷到杭州。

2001年底,胡揚忠帶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五十二所的27位員工脫離事業編制,創立海康威視,開啟市場化運作道路。

2010年海康威視在深交所上市,經過短短18年的發展,公司已成為行業內全球領先的安防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

上市9年來,公司憑藉穩定增長,深得市場認可。截至11月19日收盤,海康威視以3176.37億元的總市值,傲居中小板之首。

在海康威視18年的成長曆程中,胡揚忠、龔虹嘉兩人功不可沒。

而胡揚忠、龔虹嘉與海康威視董事長陳宗年一同被稱為“海康三劍客”。三人同年出生,是華中科技大學的校友,大學畢業後,陳宗年、胡揚忠進入中國電科52所工作,而龔虹嘉走的是另一條創業道路,80、90年代風靡一時的德生收音機就是其創辦。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從左到右:陳宗年、胡揚忠、龔虹嘉

海康威視創立初期,龔虹嘉出於“幫幫同學”的想法,投資了245萬,佔49%股份。後來經過多次股權劃轉及增加註冊資本金等,截至2019年三季度,龔虹嘉持有海康威視12.55億股,佔總股本為13.42%,是海康威視的第二大股東,也是第一大自然人股東。

從初始投資到海康上市,龔虹嘉獲利2萬倍,成為投資領域奇談。

目前龔虹嘉擔任海康威視副董事長,但未參與公司經營。

三劍客之一的陳宗年目前是海康威視董事長,中國電科集團下屬企業委派領導,未持有公司股份。

胡揚忠目前擔任海康威視總經理,持有海康威視1.82億股,佔總股本的1.95%,是海康第二大自然人股東。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王者海康

混跡資本市場的,對海康威視這家上市公司都不陌生,大白馬股,長期穩坐中小市值板“一哥”寶座。但與茅臺、美的、格力等比起來,知海康威視者寥寥。

其實,海康威視的“一哥”稱號並非浪得虛名。

海康威視2001年創辦時,最初創始團隊僅28人,從一家普通的音視頻壓縮板卡公司起步。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監控產品供應商、全球安防“智造”的領導者。2018年全球安防公司排名,海康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分別為大名鼎鼎的美國霍尼韋爾和德國博世安防(我國的大華股份排第四)。

其市值更是超過了美的、格力,在“AI+行業”人工智能領域的安防、警務、刑偵、交通場景等“關鍵性應用”方面,也讓BAT巨頭望其項背。

細數海康威視的“強勢”,其至少有三大競爭優勢:

優勢一:龐大的研發隊伍和強大的研發能力。

上文提到海康脫胎於中國電科第52研究所,歷史原因,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前,中國所有的技術牛人都在國有研究所,可以說幾乎沒有漏網之魚,海康因此有強大的研究基礎和技術沉澱。

應該說,海康是典型的技術型公司,看看管理層履歷就知道了。

董事長陳宗年,52所所長,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外圍設備專業,浙大管理學博士(注:是國有控股股東派來的行政領導)。

副董事長龔虹嘉,著名科技企業家,上文已提到,這裡不再贅述。

除了基本不管經營的正副董事長之外,以胡揚忠、鄔偉琪為核心的管理團隊,以技術型人員為主,且長期保持著穩定。上市至今核心人員,除了主管營銷、人事、財務和法務的副總及董秘是後來進入的MBA或會計師、法律專業人員之外,其他幾乎清一色的原52所高級工程師出身。

截止2018年12月31日,海康威視全球員工超34000人,其中研發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超16000人,佔公司員工總數的47.1%。

此外,海康的研發投入在國內也無人能匹敵。2019年三季度,公司研發投入40.07億,佔營收的16.7%,同比增30.20%,絕對數額佔據業內前茅。

在龐大的研發隊伍和鉅額的研發投入的加持下,視頻監控領域最領先的技術理所當然地會出自海康,未來依然是技術的領先者,甚至可以說,整體技術領先的幅度會越來越大。

值得一提的是,海康的研發費用每年都直接作為費用扣除了,沒玩什麼資本化,財務政策上足夠保守。

優勢二:對行業和本土市場的深度理解。

視頻監控系統,不是標準件。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行業,不同的階段,都可能會有不同的需求。海康自建立以來,一直是安防行業的龍頭企業,期間在公安、交通、司法、文教衛、金融、能源和智能樓宇等行業實踐了大量的真實項目。

這種經驗能力,是長時間、多維度的積累,並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迭代而深入細化,這是無法直接複製也很難獲得的。

正是這種對行業和本土市場的深度理解,使得公司在國內營業收入以直接建設項目為主(項目貢獻營收約70%,渠道貢獻約30%營收)。基於同樣道理,公司深耕國外市場很多年(上市第一年,國外營收就6億元,佔總營收的1/6),營收從2010年的6億,飆升到2018年的141.91億(佔總營收約28.4%),卻依然是渠道貢獻營收80%,項目創造營收僅佔20%。

這一方面說明伴隨著海外的經驗積累,高利潤率的項目營收佔比有很大提升空間,另一方面也說明這種“對行業和本土市場的深度理解”,不是一個可以快速模仿和獲得的核心競爭力。

優勢三:“人才為王”的激勵機制。

無論是技術還是經營,歸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競爭。這方面,海康也有自己的獨特優勢。

就上週三“曝”出龔、胡二人被調查時,就有媒體深挖龔21次減持海康的行為。其實媒體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2007年,在海康發展到註冊資金高達1.4億、年淨利潤高達3.6億時,龔虹嘉將自己持有的公司49%股份裡面,作價75萬將15%股份賣給威訊投資--這是一個以總經理胡揚忠為核心的49名公司核心人員的持股平臺公司。

不僅如此,龔先生還主動額外地將5%股份以2520萬的低價轉讓給另一個持股平臺康普公司。康普公司由龔夫人陳春梅持有80%,海康公司總經理胡揚忠持有12%,常務副總鄔偉琪持股8%。這一轉讓,實際上是以相當於1.4倍靜態市盈率的價格,額外給了胡總和鄔副總合計1%的海康股份--12年後的今天,這1%股份價值31.76億。

目前,海康最早的核心人員,以及後來進入海康並作出貢獻的技術營銷等各方面核心人員,或通過上市前的持股公司威訊投資、康普投資,或通過2012年至今實施的股權激勵計劃,累計有5000多名高管、中層、基層管理人員及業務骨幹獲得了公司股權,與公司形成了榮辱與共的格局。

天鵝“不黑”

優秀如海康,突曝兩董事涉信披違規被調查,瞬間在資本市場“炸鍋”,“白馬失蹄”“爆雷”“黑天鵝”等字樣見諸報端。大有“媒體煽風點火,吃瓜群眾落井下石”之勢。

於是,有人坐等“白馬失蹄,股價跌停”,也有人期待“跌停抄底”。

海康上週四開盤股價如市場預期一度大幅下挫,“候場”資金如願抄底,搶籌最多的要數北上資金。在股價下挫中,北上資金趁機抄底約1500萬股,淨買入5.03億元,成為上週淨買入最多的個股。

兩董事涉信披違規,安防龍頭被指“爆雷”冤不冤?

海康威視11月14日-19日日K線圖

而在稍早10月底至本月上旬,北上資金一度連續14個交易日增持海康威視,持股數創4個多月新高,持股市值更是創半年來的新高。

其實,觀察事件性質是不是黑天鵝,關鍵是看其對公司的負面衝擊有多大。

就海康兩董事被調查這事,小編認為,對公司毫無影響。監管只是針對董事個人調查,不是針對公司。另外,從各方信息來看,兩董事的“說漏嘴”在信披違規中也不算太嚴重,但作為信披不嚴謹的代價,小編猜測,可能會被罰點款,罰個站的,所謂“雷”“鵝”都是自己嚇自己。

那麼,目前3000多億市值,不到400億營收的海康威視還有增長空間嗎?

當然有,且增長空間巨大,記者認為,海康未來的增長至少來自三大部分:

其一,需求的增長。從國內而言,視頻監控是政府維穩和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和數據來源,伴隨著城鎮化的持續推進,以及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持續建設,安防業務的需求在可見的未來,必將保持持續穩定的增長。

另外,視頻監控、傳輸及處理,不僅可以用於公安、交通領域,同樣可以用於樓宇管理、工商業場所管理、金融機構管理、醫院學校景區管理等等。按照海康官網的介紹,公司已經能夠提供七大類行業,數十種場景的系統方案。這些領域,都是海康過去完全顧不上吃的肉,這也將是需求增長帶來的潛在增長源。

其二,技術升級帶來的增長。2016年以來,公司發佈了“深眸”攝像機、“超腦” NVR、“臉譜”人臉分析服務器等人工智能(AI)產品,初步形成市場覆蓋,並獲得市場認可。

此外,安防設備大部分安裝於室外,日曬雨淋的,且處於長時間持續運行狀態下,一般壽命也就三五年,升級換代的市場需求巨大。

其三,創新業務將帶來巨大增長空間。創新業務主要包括螢石網絡、海康機器人、海康汽車技術、邊緣計算和海康微影等,目前,這些業務處於虧損狀態。但部分已實現營收平衡。這些創新業務,可以視為海康的“副業”。如果發展的好,可以給海康錦上添花,如果發展不好,對海康也不造成什麼影響。

當然,海康的經營也並非高枕無憂,最大的不確定來自美國的“禁運”。即便如此,海康曾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中表示,其已有解決方案,長期影響有限,如果必要,海康會自己研發芯片。

美國的禁運可以借用尼采的一句名言“凡殺不死我的,都會使我更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