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國外!這些許昌人在被子裡幹出大生意

初冬時節,

建安區艾莊回族鄉谷楊村,

大多數村民在該村的蠶絲被工廠忙碌著。

“我今年70歲,幹一個月,能拿1500元!”11月13日,建安區艾莊回族鄉谷楊村的牛有敬正在一臺絮棉機旁忙碌。牛有敬主要負責疊放被芯,活兒並不累。同村村民王松霞有語言障礙,但靠著勤勞的雙手,每個月也能拿2000多元錢。兩人此前均是村裡的貧困戶,目前都已實現脫貧。

“不出遠門就有活兒幹,在這裡幹著心裡可美!”44歲的村民魯曉麗在平車機崗位上邊縫被子邊笑著說。魯曉麗患有重病,可是樂觀、勤勞,來到蠶絲被工廠的第一個月就拿到近3000元錢。“

出口國外!這些許昌人在被子裡幹出大生意

出口國外!這些許昌人在被子裡幹出大生意

出口國外!這些許昌人在被子裡幹出大生意

“只有帶頭幹出成績來,讓百姓得到實惠,才能贏得民心。”武保軍說,以前,村裡出行不便。2016年,村裡修建了一條長100多米、寬7米的出村道路,改寫了村民出村繞行的歷史。2017年4月,村裡實施了全長4.8公里、總投資300餘萬元的道路項目,把南到桂村、北接魯灣村、西至禹州市、東接許艾路的道路全部進行了整修,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從根本上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支撐。“目前,我們已經銷售夏涼被、蠶絲被等4萬多條。”武保軍說,產品主要銷往江蘇南通等國內城市,還有一部分出口到非洲、大洋洲的一些國家。“我們的科研樓正在建設中。隨著項目的發展,後期我們計劃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帶領村民走上富裕道路。”

出口國外!這些許昌人在被子裡幹出大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