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嗎?還是獨自睡小床比較好?

一縷冷香


其實對於新生兒是不是應該和媽媽睡還是要獨自睡,只需要把握好一個大原則:安全第一。



反對母嬰同床的人主要從安全角度來考慮的,比如:

  • 媽媽夜間餵奶導致寶寶被捂住口鼻窒息死亡。
  • 寶寶被大人的被子矇住口鼻窒息死亡。
  • 寶寶被大人翻身壓到而死亡。

這些案件相信媽媽們通過新聞也看到過,所以,現在很多人提倡母嬰同房不同床。

我在寶寶出生的時候也在糾結這個問題,是和我睡大床呢,還是買嬰兒床讓他睡。因為我是純母乳,所以,最終我還是選擇了母嬰同床,事實證明,只要做好了防護工作,母嬰同床是很甜蜜的方式呢。

母嬰同床安全防護措施

  • 不要和寶寶蓋同一床被子。
  • 和寶寶睡大床,給自己翻身留足空間。

  • 如果害怕自己翻身壓到寶寶,可以選擇和寶寶上下錯開睡,也就是你的頭與寶寶的腳平齊。
  • 床的一側可以貼牆,防止寶寶會翻身以後滾下床。
  • 寶寶會爬以後,最好給床安裝質量過關的床圍。
  • 最保險的方式是在大床旁邊並一個嬰兒床



母嬰同床的好處

1.方便哺乳,尤其是夜間哺乳

每個媽媽生產完以後身體都非常虛弱,自己需要恢復元氣,還要肩負起哺乳的重任,然後,新生兒一兩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媽媽可以說是身心疲憊。

如果母嬰同床,媽媽只需要側身躺喂就可以了,喂完了轉身又能接著睡覺了,不用下床那麼麻煩。我現在回想起來每個夜奶的晚上,都覺得非常辛苦,特別特別困的時候,聽見寶寶開始哼唧,不得不睜開眼睛,翻身給寶寶餵奶,還要讓自己保持清醒,防止捂住寶寶口鼻。

2.方便換尿不溼,洞察寶寶狀態

月子裡的寶寶晚上有可能會拉大便,大便一定要及時處理,否則會造成紅屁股,母嬰同床的話,就能及時發現寶寶是否拉大便了。

如果尿不溼尿滿了需要更換,也是伸手一摸就知道了,有的媽媽甚至練就了不用起身直接在被窩裡給寶寶換尿不溼的絕技。

3.有利於建立親密的母嬰關係

我覺得每天醒來第一時間就能看到可愛的寶寶是件很幸福的事情,尤其是當你睜開眼時,發現寶寶早已睜開眼對著你笑,特別有愛。

然後,可以在睡前,睡醒來的時候給寶寶做做撫觸按摩,或者講講故事,說說話。

現在提倡親密育兒,母嬰同床能夠讓寶寶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感受到媽媽的溫度。

母嬰同床的弊端

母嬰同床的弊端恐怕就是爸爸要一直睡在別的房間了。

但是如果家裡選擇大床並小床的方式,爸爸可以繼續睡在大床上,半夜還能給媽媽搭把手,也能真切的體會到媽媽哺乳的辛苦,更加理解自己的妻子。

母嬰同床是否會影響寶寶的獨立性?

有的人會說,母嬰同床不利於寶寶培養獨立睡眠的習慣,寶寶過度依賴大人才能睡著,關於這一點,我覺得,不必過於擔心,孩子上幼兒園以後勢必要獨立睡眠了,可能以後都很難有和寶寶一起睡覺的美好時光了。

只有給足了寶寶安全感,讓他感受到滿滿的愛,他才能放心的,大膽的向前走,引導寶寶獨立睡覺的時機必然會漸漸成熟。

這就好比嬰幼兒睡眠訓練的“哭聲免疫法”一樣,說是培養寶寶獨立自主睡覺的習慣,其實是破壞了寶寶的安全感,凌駕於母嬰關係之上。

所以,嬰兒要睡在哪裡,可以由媽媽自己來決定,只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就可以了。




我是堅持科學育兒的墨仔媽媽,一名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的嬰幼兒睡眠指導師,與孩子一起成長,最更好的自己,更好的媽媽。 -----養育孩子不僅需要愛,還需要知識

墨仔媽媽育兒


建議讓孩子獨自睡小床,我沒有道理和科學分析,只有一個孩子與媽媽一起睡的血淚史供大家警醒!

1982年,老公的姑姑生了一個兒子,小孩長得漂亮,又聰明伶俐,令姑姑與姑父頗為欣喜,可這個孩子在一歲多時卻過世了。

當年,姑姑雖然與當時的姑父是自由戀愛,但並不得孃家人支持,因為姑父家中實在太窮,不僅沒法把家安在村裡,僅有的餘錢也只夠在無人願意的半山腰草搭了一間土胚房,條件實在太差。

可姑姑認為,只要兩個年輕人心齊、肯幹,總有勤勞致富的一天。

結婚後沒多久,姑姑就懷孕了,那時懷孕生子也沒有我們現在講究,據姑姑說臨產生子時她還在菜地裡揮鋤頭,沒錢去醫院是產婆幫忙在家裡生的,孩子生下來家裡就只有一個1米5左右的木板床,完全沒有條件分床睡。

孩子的降生,讓姑姑姑父更加拼命幹活,因為天下父母心都希望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條件。

可是,在孩子一歲多還不到一歲半時,噩運突然就盯上了這個奮力共建的家庭。

那個冬天的晚上,成為了姑姑揮之不去地噩夢,與往常一樣,她把孩子先哄睡,然後再忙其他的事情,也許是那段時間太累了,那晚姑姑睡得太沉翻身時,不小心帶動了被子,結果蓋住了孩子的臉,厚重的被子壓住孩子的口鼻,小小的身子無力推動蓋在他臉上的被子,就這樣活生生地被悶死了。

第二天早上,姑姑醒來看到孩子烏青的臉和冰冷的身子瞬間一口氣沒上來就暈過去了。從此,悔恨一直壓在她心上,孩子的離去也成為了兩個年輕人跨不過去的一道坎,最後在沉默中走了3年之後,兩人以離婚收場。

直到現在,姑姑才知道原來小孩子在冬天有一個可怕的“病症”——蒙被綜合徵。

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蒙被綜合徵"多發1歲以內嬰兒,未滿月嬰兒尤其常見。主要由於家長怕孩子挨凍生病,給孩子穿得過多、有的甚至用被子矇住頭部,導致孩子高熱、缺氧,發生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循環衰竭等嚴重後果。這種疾病如果處理不及時,有可能導致嬰兒在短時間內突然死亡。

很多時候,一時疏忽大意,造成的就是終生悔恨。大人寧願累一點,也別偷一些小懶,小孩與大人同睡,不出事還好,一出事誰又能彌補呢?


我是妤媽,一個新手媽媽,歡迎大家與我一起探討情感育兒這些事。


妤媽說


生孩子之前,我也是總上網看各種帖子,網上各種說法都有,有認為跟孩子一起睡好,有認為讓他自己睡小床好的。當時,我還跟老公商量過,我倆睡覺都不老實,怕壓到孩子,還是睡小床好點。既然決定讓他睡小床就買個好點的,花了1000多塊買了一個上下可調節的兒童床。

但是,孩子出生以後,我倆發現嬰兒床白買了。

我家孩子是母乳餵養,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晚上都要起來3次左右,來回抱孩子很不方便,我倆累的不行的時候,還沒等孩子吃完奶,我倆就已經睡著了,起來的時候嚇出了一聲冷汗,真怕把孩子壓到,後來這類事情多了以後,我倆發現寶寶在床上時,我倆都會有一種潛意識,那就是下意識的遠離他,最後決定讓他跟我們一起睡,當時慶幸我倆買了一個2.35米大床。

其實,我覺得孩子是否和大人睡要具體問題具體為分析。確保孩子安全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跟家長一起睡,可以培養親子感情,累的時候可以直接抱起來哄哄;家長睡覺真實不老實的話,還是讓他自己睡吧,即使再累,也不能把他放在大床上。


紹棠麻麻愛墨墨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糾正一個觀念,同床睡和同一床被子睡是兩回事。

在我們家孩子出生之前,我買了嬰兒床,信誓旦旦的表示,絕對不和孩子同床,避免出現任何意外。但是,孩子出生一段時間後,我才發現,同不同床對孩子完全沒有影響,我自己反倒因為非要把孩子折騰到小床吃了不少苦頭。

我是順產母乳餵養,剛出生的孩子吃奶的頻率大概2個小時左右一次,我們家孩子食量大,有時候都不用2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剛出院那會,我自己身體沒有恢復好,還要半夜起來給他餵奶、換尿片、哄睡,再爬起來給他放回嬰兒床,冬天天氣冷的要命,一晚上爬起來五六次,簡直要命。

後面一段時間他長重了,吃完奶再抱回去,基本上整個胳膊都麻了,實在受不了了,就買了防護欄,專門在床的一邊整理出一塊地方給他睡覺。放床上以後,生活都幸福多了,可以躺著餵奶、哄睡,換尿片也不用站在地上吹冷風了,簡直不要太好。

我們的床大,他自己睡覺的地方佔了一半地方。各蓋各的被子,各睡各的覺,大一點以後,餵飽他一個晚上有時候都不用管,我自己睡覺姿勢再怎麼不好,也影響不到他。

到現在2歲多了,他還在自己的床邊上睡覺,有防護欄很安全,就是冬天需要半夜蓋被子,換尿片子,其他一切都非常的好。自己一個人睡一個被窩,從來沒有往我們被窩爬過,有時候我睡著腳跑到他被子裡,都會被他喊醒拿出來,我也是不知道該哭該笑了。

但是,目前的狀況我很滿意,而且,我們外出,把床一邊靠牆,他自己睡一張床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反正一直都是自己一床被子睡,睡的很好,最近開始學習蓋被子了,蓋不好會喊人幫忙了。

其實,很多父母之所以反對同床睡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同床睡不安全,容易造成孩子缺氧或者窒息的風險,另外,就是小孩子體抗力弱,大人身上攜帶的病菌容易傳染給孩子。最後,同床睡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容易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依賴性,對孩子的正常成長和心理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事實上,這種說法正確的基礎是建立在同床同被的情況之下。如果同床不用被,這種說法完全沒有了站得住腳的依據。

所以,到底同床還是不同床,還是根據實際情況,爸爸媽媽們自己判斷,個人覺得只要各睡各的,互不影響,同不同床根本沒有任何關係。

關注@晨媽育兒說,一起學習育兒,一起記錄成長!

晨媽育兒說


說到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還是獨自睡小床這個問題,我就想到自己第一次懷孕買的那個嬰兒床,從大寶出生再到二寶現在5個月基本上沒用過。

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還是獨自睡小床比較好

其實不僅我一個人,我身邊很多寶媽都是在生孩子之前就買好了嬰兒床,準備寶寶出生以後就睡嬰兒床,畢竟懷孕期間都看到網上專家說,新生兒獨自睡小床比較好。可是呢,沒過多久,我們的嬰兒床都變成了放置衣服、尿不溼等等物品的“收納箱”了。

其實,我家大寶剛出生的時候,的確是自己睡得嬰兒床,可在經過頻繁夜起餵奶、寶寶蹬被子的情況下,慢慢得,我家大寶就跟我一起睡了。另外,我在懷我家二寶時,曾經幻想過二寶出生以後,床兩邊各放一張小床,我和老公睡中間。可是呢,我家二寶目前快半歲,我家睡覺的情況卻是兩個寶寶都挨著媽媽睡,爸爸一個人睡一邊。

其實我覺得新生兒應該和媽媽睡還是獨自睡小床,應該根據每個家庭的情況來看。不過我身邊很多的寶媽都是,寶寶剛出生自己獨自睡,等再大一點以後,就會和媽媽一起睡。當然,寶寶一直自己睡的也有,但這種情況真的不太多。

總之,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還是獨自睡小床,需要結合多方面來考慮,當然,我認為哪樣方便和舒服就哪樣來。不必太過於糾結。


學而時習之育兒


站在一個母親的角度上,我會不支持同床睡,因為同床睡得危險真的很大。

我的一個親戚,前不久去醫院看她,後來她生了孩子回家後與孩子同床睡,不料差點發生意外,差點壓到孩子,她嚇得發了一個朋友圈:昨晚和寶寶同床睡,半夜驚醒,突然發現自己差點害了親生骨肉,瞬間淚流滿面。

對於她這個患有一點產後抑鬱的她,因為孩子的到來也愛笑了許多,可是經過那件事情之後,經常對孩子的事情小心翼翼,很多事情都細緻入微,親戚們都說她的神經繃得太緊了,該適當放鬆一下,她這樣回應:害怕孩子又一次因為自己的疏忽而發生一丁點意外。

可能在很多人眼裡,她是敏感的,可是也正是她的這份敏感,我看到更多的是她對孩子的愛。當你真的把孩子放在自己的床上一起睡,也許真的很容易發生意外,試想一下新生兒有多嬌嫩,他們有多脆弱,輕輕地用點力,都可能弄疼他們。在熟睡時,很多人時放鬆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當時做了什麼動作,而這個動作都有可能對新生兒不利。

以上只是我基於一個母親的看法來發表的看法。

但是當我作為一名育兒優質作者@小北媽咪,我會告訴讀者,新生兒到底該不該和媽媽同床睡,這是一個因人而異的問題。

很多媽媽把孩子放在床上,對經常喂他們母乳的母親來說,這個舉動是很便利的,有時候孩子半夜醒來餓了,媽媽就能很快知道,就是喂好孩子。當你讓孩子自己一個人睡的時候,他們也很容易發生不同不好的情況,因為不在母親身邊很容易著涼,也不方便媽媽喂孩子。

把孩子放在小床上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樣做同樣有好處。嬰兒床有護欄不會讓孩子掉床,並且不會有媽媽在身邊會壓到孩子的危險。

不過,還有一個更好的解決辦法,有一種嬰兒床是3面的,靠在母親的那一面護欄是沒有的,可以放在媽媽睡覺的床邊,這樣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的孩子,也能減少媽媽因為無意而傷害到自己孩子的情況。不過要注意的是,這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辦法,不要以為這樣就能太鬆懈,也可能會發生意外。

媽媽和新生兒一不一起睡,主要看媽媽自己的意願,但孩子的安全也正因如此被媽媽掌控,希望媽媽們仔細考慮好。


小北媽咪


新生兒和媽媽一起睡好,還是自己睡嬰兒床更好,新手媽媽要知道哪些注意事項?

我家寶寶是一直跟我一起睡的,因為方便餵奶。我記得剛出生的時候在醫院的時候,因為是冬天夜裡生的,他體溫有點低,護士就把他放到我胳膊下面讓我給他暖暖。然後他可能是剛出生習慣了我的溫度吧,住院的幾天有時候就不願意在小床上面睡,一把他放著貼著我睡就特別安穩,這就是媽媽給的安全感吧!

出院回家以後也一直是跟我睡的,因為新生兒,特別是母乳寶寶,你要過一兩個小時就要餵奶,特別是夜裡,喂夜奶,特別麻煩。如果你給他放嬰兒床,你就要動不動就得把他抱起來然後再放回去,冬天的話床一會就冷了,寶寶不舒服的。

雖然嬰兒床可以從小培養寶寶獨立的習慣,但是比如寶寶踢被子了,被被子蒙到口鼻等危險情況就不會那麼及時的發現。也是比較危險的,並且小月齡寶寶容易吐奶,如果放嬰兒床不能及時發現很容易導致寶寶窒息的。



新手媽媽要知道的注意事項

如果是選擇跟媽媽一起睡的話,如果是跟媽媽一起蓋大被子的話,要注意把寶寶的手放在外面,被子蓋到腋窩下就好了。不要怕寶寶的手凍涼,因為小月齡的寶寶還不會翻身,沒有力氣,如果被大被子蓋到口鼻就比較危險了。如果怕寶寶冷,冬天可以開空調,或者稍微給寶寶的胳膊穿厚點就不會凍到了。要不然的話,可以讓寶寶單獨蓋一個小被子,也是要注意不能蓋太高,最好露出胳膊,因為小月齡的寶寶睡覺有驚跳反應,胳膊很喜歡呈“投降式”睡覺的。

如果選擇給寶寶放嬰兒床,要隨時注意觀察寶寶,看看有沒有踢被子,有沒有擋到口鼻。並且嬰兒床上最好不要放太多東西,不要放玩具什麼的,也是容易擋住寶寶口鼻的,要注意寶寶吐奶現象,及時處理吐出的異物。

所以,關於是放嬰兒床還是跟媽媽一起睡,還是要看你個人的想法的。關鍵在於要隨時關注寶寶的狀態,當媽媽之後睡覺就不能睡的太沉了,畢竟多了一份責任,多了一份牽掛。

我是凱媽說育兒,家有一寶,在育兒道路上不斷學習中,希望把我經歷過的、學習到的育兒經驗分享給您。希望我的一些個人經驗能夠幫到您!!!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贊關注,幫忙轉發,謝謝您的閱讀!!!

小嘛範


說說我的經驗

我們是寶寶跟大人睡,床靠牆,寶寶睡靠牆那邊,防止掉床下,穿睡袋或自己蓋一條被子,寶寶不能跟大人蓋一個被子,大人翻身容易壓到寶寶,大人拉被子或翻身也會讓寶寶著涼或者臉也被蓋住,也容易受驚,所以不建議大人跟寶寶睡太近,也不要蓋同一條被子,冬天建議寶寶穿睡袋

寶寶不能睡父母中間,原因同上,怕壓到,怕著涼,怕臉被蓋住

我家大寶睡了一個多月小床,睡不踏實,我拿我的衣服放他旁邊增加他的安全感,但效果不明顯,有時一整晚都在搖小床沒法睡,後來就沒讓他自己睡了,小寶就午睡睡過小床,晚上都跟我們睡

總的來說還是要看你跟寶寶哪種方式睡得好就選哪種,當然寶寶跟大人睡會更親,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粉粉小婉


很多人都我認為新生兒應該獨自睡小床,我生我家閨女前也是這麼想的,所以也給孩子準備了小床。


但生下我閨女我發現,她不愛睡小床,只要把她一個人放到小床上,她就哭,把她和我放到一個床上,她就很平靜。所以我認為,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比較好。



1、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孩子更有安全感。孩子能敏感地感知道媽媽身上的氣味,和媽媽在一起睡一張床,孩對孩子身心發育都更好。


2、有利於照顧寶寶。給寶寶母乳更方便,寶寶拉臭臭了,能第一時間聞到氣味,及時給孩子換尿布,有利於更好地照顧寶寶。


3、有利於增進母子感情,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媽媽能隨時撫摸和擁抱寶寶,給寶寶大量的撫觸,是利於寶寶大腦和身體發育的。


4、但是,一定人注意孩子的安全。媽媽不能和寶寶蓋一張被子,要給寶寶準備一個單獨的適合寶寶的小被子,防止寶寶被不小心矇住口鼻,導致窒息。而且,在寶寶睡著後,媽媽和寶寶之間要用枕頭隔開,以小心媽媽壓到寶寶。


總之,我認為新生兒和媽媽睡一張床更利於寶寶身心健康,但前提是要注意寶寶的安全,媽媽不要壓到寶寶,也防止被子蒙到寶寶口鼻。


關注我@東林富談育兒 我們一起成長。



東林富談育兒


芙蓉廳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嗎?還是獨自睡小床比較好?

我家兩個小孩從生下來就是和我一起睡的,從沒睡過嬰兒床。

首先讓寶寶睡嬰兒床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寶寶和大人一起睡時會被大人壓倒或者睡著後被大人的被子給矇住而發生意外。現實中也確實存在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不得不防,因此,我家寶寶和我一起睡的時候,我都會單獨給他蓋上小被子,並且我不會緊挨著他睡。這樣,我就不會壓倒他,他也不會因為大人翻身而被被子矇住了。

其次,說一說和媽媽一起睡的好處。

1、方便照看寶寶,媽媽也輕鬆

寶寶和媽媽一起睡,媽媽晚上醒來可以隨時觀察得到寶寶的狀況,如果寶寶把被子給蹬掉了的話,可以立即給他蓋上,媽媽也不用每次都爬起來看寶寶睡得好不好了。

2、方便給寶寶餵奶

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半夜寶寶如果餓了,媽媽可以直接睡著給寶寶餵奶,不用把寶寶抱起來,既不會讓寶寶冷著,媽媽也不會被冷到。如果寶寶是睡嬰兒床,每次餵奶都要去把寶寶抱起來,想想都好累啊。

3、增加寶寶安全感

有時候寶寶半夜醒來,並不是因為餓了,如果寶寶和媽媽一起睡,媽媽順手拍拍寶寶,寶寶就又睡著了。如果是睡嬰兒床的話,就沒有這麼方便了。

總之,我是贊成寶寶和媽媽一起睡的,對寶寶和媽媽都有好處,但是寶寶和媽媽一起睡,也要注意安全,最好同床不同被,如果實在不放心要給寶寶睡嬰兒床,也可以拆掉嬰兒床的一邊護欄,使其緊挨著大人的床,這樣也同樣方便照顧寶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