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心梗的三個關鍵穴位

先看一組案例:

著名影視劇作家梁左於2004年5月19日突發性心肌硬塞猝死享年僅44歲;

著名小品演員高秀敏2005年8月18日凌晨4時心臟病突發,于吉林省離世享年46歲;

著名相聲演員馬季2006年12月20日突發心肌梗塞去世;

特型演員古月2005年7月2日因突發心肌梗塞去世;

2016年移動醫療平臺春雨醫生的創始人張銳突發心梗去世了享年42歲;

2007年6月23日18時30分相聲表演藝術家侯耀文先生因心肌梗塞經搶救無效離世;

2014年1月2日小馬奔騰創始人及董事長李明因心肌梗塞在北京突然去世年僅47歲;

2011年7月,鳳凰網前總編吳徵因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不幸去世年僅39歲;

2012年7月,浙江電臺主持人郭夢秋在家中突發心肌梗塞辭世年僅25歲。

心臟疾病始終離我們很近,不斷威脅著我們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古代醫者告訴我們要“治未病”,未雨綢繆,未病先防。有什麼比較簡單的方法能夠讓我們更好的照顧自己的健康嗎?除了合理膳食和起居,以及保持心情舒暢之外,經常按摩以下這三個穴位,對改善我們心血管的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效果。

1、內關穴

位置:位於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約3指寬),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常用腧穴。

預防心梗的三個關鍵穴位

功用: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靈樞·經脈篇》,主治胃、心、心包疾患以及與情志失和、氣機阻滯有關的病變。

按摩方法:用一隻手握緊另一隻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這隻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內關穴上,然後用指尖有節奏地進行按壓,按摩以產生酸、麻、脹的感覺為最好,不可以太用力過度。

2、 膻中穴

位置:膻中穴位於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非常的好尋找。

預防心梗的三個關鍵穴位

功用:膻中穴是心包募穴(心包經經氣聚集之處),《黃帝內經》講,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意思是說,膻中穴是心包經的令官,人在胸悶抑鬱的時候,按摩這個穴位可以驅散心中的鬱悶之氣,讓心情變得愉悅。

我們看到有的人非常生氣鬱悶、傷心難過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用拳頭捶打自己胸口,像大猩猩一樣,是因為膻中穴常稱為“出氣穴”。

按摩方法:最普通的用手按摩就可以,用中指、食指或大拇指指腹每天早晚按揉100次,或者用手指順著在膻中穴處身體從上往下推,起床可以做,入睡前也可以做,可長久堅持。

3、極泉穴

位置:位於人體肩膀下面的腋窩,在腋窩頂端動脈搏動的地方即是,是手少陰心經的起始穴。

預防心梗的三個關鍵穴位

功用:高到了最高處就是極,水最開始冒出的地方叫做泉。極泉位置是心經中最高的一個穴位。這個位置集中了許多與心臟相聯繫的神經和血管,經常揉腋窩,可以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當你經常出現胸悶、心悸、心痛等不舒服症狀時,可在用藥和撥打120的同時,輔以按揉這個穴位。

按摩方法:抬起一隻手臂,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或者食、中指併攏,伸入腋窩內,用力彈撥位於腋窩中央部位的極泉穴。兩邊手可以互換,因左側靠心臟較近,所以對左側極泉穴頻率和時間可以更長一些。動作要柔和連貫不要太用力,以出現酸、麻、微熱感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