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NEWS人物》

“漢能 ,無所不能”這個曾經李河君引以為豪的口號,現在卻也成了漢能落入深淵最大的反襯。

2015年,李河君以1600億元的身家榮登中國首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能源大亨,一時間風光無二。

然而這份榮譽並沒有持續多久,2015年5月20日,漢能集團因被質疑存在大量關聯交易遭到市場的做空。彼時在短短几十分鐘裡,漢能集團的股價就上演了腰斬式下跌,公司市值瞬間蒸發1440億港元。

2019年10月初,李河君旗下薄膜光伏企業漢能控股集團被爆欠薪,數百名離職及在職員工齊聚漢能總部維權討薪。

在欠薪事件愈演愈烈的時候,李河君親自站了出臺,罕見發表了《漢能李河君致全體員工的一封信》,正式對“薪資緩發、社保緩繳”道歉,承認漢能在資金方面遇到了一些問題,並主動承擔起了責任。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夢的開始

李河君,1967年出生於廣東省河源一個農民家庭,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李河君讀大學時曾經組織30多個同學,在學校食堂大門口賣了3天膠捲,掙了12塊錢。

媒體報道稱,1988年,李河君靠著向大學老師借來的五萬塊錢,賣過電子產品、玩具、礦泉水等。

到了1994年底,他帶領著17個夥伴積累了七八千萬元的資本。有同學建議他收購上市公司做莊,李河君認為主意不錯,於是在全國各地尋找水電站資源。在調研過程中,他放棄了收購上市公司的想法,轉而殺入能源行業。

2002年,李河君接下總投資近200億的金安橋水電站項目。當時,“全國人都笑話”李河君,一家民營企業想建設這麼龐大的工程“根本不可能”。可他不惜負債百億,也堅持要幹。

大部分人不知道,金安橋水電站是李河君想要“人定勝天”的開始。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客家人出生的李河君被傳早年涉足房地產開發業務,獲得8000萬的原始累計。

事實上李河君的起點在於收購水電站。1994年前後,李河君從小地水電收購到形成水電產業集群,在2002年之前完成了600萬千瓦的在建裝機總量。

雖然最後被國家發改委給擋了下來,但在高調狀告發改委後,李河君還是拿下來了其中一座金安橋,直到2011年,才併網發電。

如今,金沙江的流水衝過這座電站,如同衝開印鈔機的閥門。一天上千萬,一年幾十億。

這個故事,成為他講故事時表達自信的經典橋段。“當時沒人相信這是真的,他們都覺得李河君瘋了”。最後,外界對他的評價變成了,“這小子把金安橋這麼複雜的事都幹成了,估計幹其他也沒事,都會這麼想”。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驚心動魄520”

漢能在港股的市值曾一度高達3000億,其創始人李河君更是在2015年以1600億元的身家榮登中國首富,當屬名副其實的中國能源大亨。

薄膜發電產業曾是國家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漢能的迅速發展與其密切相關。2014年5月漢能的股價尚且不及2元港幣,同年8月,漢能更名為“漢能薄膜發電”,在資本市場受到高度關注。

2015年,漢能的股價一飛沖天,達到9.07元港幣,與一年前相比整體漲幅接近5倍,市值高達3000億港元。

2015年5月20日,足以讓李河君銘記一生。在沒有任何實質性利空消息的情況下,漢能薄膜的股價在開盤後不久的短短25分鐘時間裡暴跌了47%。

公司市值蒸發1435億港元,李河君個人身家蒸發1167億港元。

起初,他對股價閃崩不以為然。當天晚上,他在河北演講時還說,“tomorrow is another day”。

與此同時,李河君接受新華社採訪時還表示,公司正處於歷史上的最好狀態。可事情遠比他想象中嚴重。股價暴跌推倒了多米諾骨牌。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不久後,在主動申請臨時停牌兩個月後,漢能薄膜被香港證監會勒令停止股票交易,並不得復牌。

證監會對漢能立案調查的主因是漢能薄膜發電與母公司漢能控股集團的關聯交易、涉嫌內幕交易、操縱股價。

隨後漢能就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停牌之路。此外,據漢能的年報顯示,2015年公司全年虧損122億港元,是前四年盈利總和的近兩倍。

驚心動魄的下跌對漢能無疑是一次重創,然而真正的劫難卻才剛剛開始。

無可奈何之下,2019年6月11日,漢能薄膜退出港股。

短短几年時間,李河君就從風光無限的中國首富,就快淪落從現在人們口中的“老賴”。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徹底整改

幾年內,李河君確實大膽的給漢能規劃了一條新路,那就是在中國商界聽得有點爛的一件事——造車。

2016年7月,在“移動能源戰略暨全太陽能汽車發佈會”上,漢能一口氣發佈了4款太陽能汽車。

在發佈會現場,李河君興奮的說:“漢能最困難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以後只會一天比一天好”。

之後,在2016年年會上,他慷慨激昂地做了名為《沒有什麼能阻擋漢能前進的步伐!》的講話:“漢能這艘船,經歷了一場暴風雨的洗禮後,從今天開始,重新起航!”

之後幾年裡,漢能嘗試推出“漢瓦”等民用產品,宣佈與特斯拉、摩拜等企業合作,與奧迪合作研發太陽能汽車……

薄膜電池領先企業去做新能源汽車,聽起來像個好主意,理想情況下,裝上足夠多的薄膜電池,汽車就能一邊行駛一邊充電。

只要還有太陽,那車就可以永遠向前行駛。漢能大了,霧霾就小了;漢能大了,尾氣也少了;多麼美好!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如今回看,這麼多年過去了,漢能新能源汽車依舊是一份華而不實的PPT,而漢能太陽能汽車事業部CEO高衛民,同時也是汽車行業技術界元老級人物也已經離職。

或許在漢能內部,造車這件事已經成為了一段需要被擦去的“歷史”。李河君說:“漢能造太陽能車比馬斯克強,我們才是真顛覆。”

因此,漢能也成功扭虧為贏。2016年淨利潤為2.52億港元,2017年為2.61億港元。

業績最亮眼的2018年,營收212.5億港元,淨利潤51.93億港元,同比增長18.9倍。

但是,淨利潤無法掩蓋的是漢能全年現金流為-18.73億元;總負債148.28億元,流動負債126.59億元,負債率高達 85.37%;賬面現金3.14億元,應收賬款119.88億元。漢能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依然非常糟糕。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一九法則”

建金安橋水電站時,他把能賣的都賣光了,能借的人都借遍了。最困難的時候,他把漢能所有的風險準備金都投了進去,甚至還向公司高管個人和家裡借錢投資,總負債超過100億元。

2009年,資金最緊張的時候,他還在拼命擴大業務版圖。這一年,他還在江蘇如東和寧夏賀蘭山投資了漢能風電場。其中號稱國內最大的風電場之一的江蘇如東風電場總投資7.9億元。

李河君的2000億太陽能帝國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籌建的。金安橋水電站建成以後,他覺得沒什麼事是不可能的。

他堅信往日的成功能夠複製。他拿著金安橋水電站的故事反覆講給別人,也講給自己。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他不是不知道薄膜發電技術上多難突破;從一項新的技術,到用戶培育、成本控制,再到後續的商業化落地、產業配套,真正大規模商用有多難。

但他還是用主觀“念力”說服了自己。正如他提的口號那樣,“漢能,無所不能”。

他說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這件事還沒有發生,你要當它已經發生一樣去做”。

他信奉“一九法則”:“一件事情,你堅持90%的時候,你只有10%的收穫,但到你堅持到最後的10%,你就有90%的收穫。前面的90%非常困難,你不能堅持得住,就只有10%的收穫甚至更低。”

或許,薄膜發電的方向是正確的,可李河君看到的未來太過未來,未來到遠遠超出了他的實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欠薪

2019年10月11日,已有討薪員工前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信訪接待處,遞交上訪信。當天,漢能承諾今年10月31日前發放拖欠的5月工資,11月正常發薪併發放6月工資的50%,以此類推。

2019年10月31日上午,幾十名漢能集團員工又聚集到其總部討薪,隨後有員工報警,警方到達後,與漢能集團高管協商安排職工代表談判。

下午,談判代表發佈結果稱,漢能集團已經表示31日不會發工資,10月也無法補繳社保,困難員工可以找人力部門或者直屬領導申請,公司酌情為其發放工資,生育津貼等走線下報銷流程。

漢能集團此前稱將補齊社保,正常發薪,另外補足半個月薪水。但在場員工均表示未兌現。

“李河君已經跑路了”“漢能這回徹底完蛋了”……各大社交平臺上,漢能“欠薪門”持續發酵。

據相關媒體報道,漢能目前有近7000人被拖欠了五個月的薪酬,平均每人超10萬元。加上拖欠的公積金、社保等費用,漢能集團目前所欠員工薪酬至少10億元。

隨著欠薪事件愈演愈烈持續發酵,漢能集團創始人、實際控制人李河君10月15日首次作出回應。

他承認漢能集團確實出現員工薪資緩發和社保停繳等情況,但堅稱自己不會“跑路”,漢能也不會“完蛋”。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李河君在信中承諾,漢能集團目前正在陸續發薪,“預計11月應該可以恢復正常發薪”,同時,從11月起公司除正常發放工資外,還會給員工補發所欠工資每月的50%,直到全部補齊為止。

按照他所說的解決方案,至少要到明年8月才能付清拖欠的所有員工工資。漢能的資金壓力可見一斑。

同時強調自己在幾年前就退回已經到手的美國綠卡,不會“跑路”。

李河君在他的發佈會上曾說,很多人都笑他傻,他只是堅定他的信念。

但與此同時,這個曾經擁有“千億富豪”的李河君還能重整旗鼓,再創傳奇嗎?然而這已成為一個未知數。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漢能”的至暗時刻,李河君

乳財傳媒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