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肋疼痛?是肝膽出問題了,辨證調理莫盲治

脅痛是以脅肋部疼痛為主要表現的一種肝膽病證。

可能有一些人都不知道脅痛是哪裡痛。脅,指側胸部,是從腋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統稱。

脅痛在肝膽疾病很常見,主要特徵是脅肋部疼痛。其痛可能發於一側,也可能同時發於兩脅。疼痛性質可表現為脹痛、竄痛、刺痛、隱痛,多為拒按,間有喜按者。常反覆發作,一般初起疼痛較重,久之則脅肋部隱痛時發。

脅肋疼痛?是肝膽出問題了,辨證調理莫盲治

為什麼會脅痛?

脅痛主要問題出在肝膽上。因為肝位居於脅下,其經脈循行兩脅,膽附於肝,與肝呈表裡關係,其脈亦循於兩脅。脅痛的基本病機為氣滯、血瘀、溼熱蘊結致肝膽疏洩不利,不通則痛,或肝陰不足,絡脈失養,不榮則痛。

與肝臟直接相連屬的經脈是足厥陰肝經,足厥陰肝經在人體循行路線是:起於足大趾→上循足背→ 內踝→沿大腿內側→環繞陰器一到達少腹→與胃經並行一入屬肝膽→上貫橫膈→分佈於脅肋→沿喉嚨後面進入鼻咽部→連於目系→向上經前額與督脈會合於顛項。目系的分支下行頰裡,環繞口唇。

脅肋疼痛?是肝膽出問題了,辨證調理莫盲治

肝為剛髒,主疏洩,性喜條達;主藏血,體陰而用陽。簡單來說,就是肝臟關係到人體全身的氣機調暢,調節精神情志,協調脾胃的氣機升降,分泌排洩膽汁,維持氣血運行,又參與生血藏血,在人體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而如果情志不舒,飲食不節,久病耗傷,勞倦過度,或因外感溼熱等病因,累及於肝膽,導致氣滯、血瘀、溼熱蘊結,肝膽疏洩不利,或肝陰不足,絡脈失養,即可引起脅痛。

脅痛有哪些情況?

1、肝氣鬱結

若情志不舒,或抑鬱,或暴怒氣逆,均可導致肝脈不暢,肝氣鬱結,氣機阻滯,不通則痛,發為脅痛。

主要症狀為:脅肋脹痛,走竄不定,甚則連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則痛增,胸悶,善太息,得噯氣則舒,飲食減少,脘腹脹滿,舌苔薄白,脈弦。

脅肋疼痛?是肝膽出問題了,辨證調理莫盲治

調理方向:疏肝理氣。

2、瘀血阻絡

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肝鬱氣滯可以及血,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血行不暢而瘀血停留,或跌僕閃挫,惡血不化,均可致瘀血阻滯脅絡,不通則痛,而成脅痛。

主要症狀為:脅肋刺痛,痛處固定而拒按,疼痛持續不已,入夜尤甚,或脅下有積塊,或面色晦暗,舌質紫暗,脈沉弦。

調理方向: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3、溼熱蘊結

如果身體外感溼熱之邪,侵襲肝膽,或嗜食肥甘醇酒辛辣,損傷脾胃,脾失健運,生溼蘊熱,內外之溼熱,均可蘊結於肝膽,導致肝膽疏洩不利,氣機阻滯,不通則痛,而成脅痛。

脅肋疼痛?是肝膽出問題了,辨證調理莫盲治

主要症狀為:脅肋脹痛,觸痛明顯而拒按,或引及肩背,伴有脘悶納呆,噁心嘔吐,厭食油膩,口乾口苦,腹脹尿少,或有黃疸,舌苔黃膩,脈弦滑。

調理方向:清熱利溼,理氣通絡。

4、肝陰不足

因素體腎虛,或久病耗傷,或勞欲過度,均可使精血虧損,導致水不涵木,肝陰不足,絡脈失養,不榮則痛,而成脅痛。

主要症狀為:脅肋隱痛,綿綿不已,遇勞加重,口乾咽燥,兩目乾澀,心中煩熱,頭暈目眩,舌紅少苔,脈弦細數。

脅肋疼痛?是肝膽出問題了,辨證調理莫盲治

調理方向:養陰柔肝,佐以理氣通絡。

總的來說,脅痛主要問題出在肝膽上,且與脾、胃、腎相關。病機轉化較為複雜,既可由實轉虛,又可由虛轉實,而成虛實並見之證;既可氣滯及血,又可血瘀阻氣,以致氣血同病。故不能盲目判斷,任何情況都應辨證!

應該注意些什麼?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保持愉快的心情,情緒穩定。

注意勞逸結合,注意休息。

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而富有營養的食物。

少喝酒,少食辛辣肥甘之品與生冷不潔之品。


※重要提示:

1、圖文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具體症狀還應辨證為主。

2、圖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3、有任何不明白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我將竭盡所能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