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業務增速亮眼的獵豹,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AI業務增速亮眼的獵豹,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導語:很多投資人抱著“要魚不要漁”,追逐短期利益的心態,忽視了獵豹移動AI應用的潛力。

11月13日盤前,獵豹移動(NYSE:CMCM)發佈三季度業績,總收入實現9.2億,同比下降32%,Non-Gaap淨利潤實現4.9億,同比增長152%。

當日獵豹收盤股價下跌13.99%,相比二季報宣佈5.08億現金分紅後股價大漲36.67%,形成鮮明反差。

股價有這樣的反應,原因可以說很簡單:外界只看到獵豹傳統工具類業務的下滑,收入為3.53億,同比少了57.8%;移動娛樂業務(遊戲和直播LiveMe),收入同比增長6.9%至5.32億元;卻沒有對獵豹同比增長88.1%的AI業務投入足夠重視。

5G商用已經啟動,獵豹現階段主要針對各個場景的AI業務(智能服務機器人和AI賦能)取得實質性進展,收入快速增長,毫無疑問已經站在大風口上,但卻無人問津。

前不久,獵豹移動董事長兼CEO傅盛在接受《財富中文網》的採訪中談到了孤獨感:

“當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情,孤獨感必然會加大,而人生的修煉就在於接納這種孤獨感,與之共處”。過去一年,股價表現平平的獵豹也同樣正在與外界所不能理解的孤獨感共處。蓄力AI的過程是艱辛的,孤獨的,好在獵豹的速度不慢。

孤獨的獵豹移動,正在發生著變化。

01 業務架構調整 為AI蓄力

獵豹有三大塊業務:實用工具、移動娛樂(遊戲和直播LiveMe)、AI。

實用工具已經走到生命週期的成熟期,雖然沒什麼增長,但好歹能持續造血。當前獵豹的看點,主要是正發生著積極變化的移動娛樂和AI業務,本次財報電話會上傅盛宣佈的兩個消息也佐證了我們的這一看法:

一是把具備良好成長性,但仍處於投入期的直播業務LiveMe從獵豹剝離出去;二是宣佈獵戶星空簽署B輪外部融資協議。

關於LiveMe直播業務,本季實現收入2.35億,同比增長10.6%(源於ARPPU增長),剝離此項業務後,該板塊的利潤率將有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此次剝離出去,有望繼續融資,更好獨立運營發展。

LiveMe的剝離,使得獵豹對移動娛樂板塊裡的遊戲業務更加專注,三季度遊戲業務實現收入2.97億,同比增長4.2%,其中《磚塊消消消》再度成為行業爆款。SensorTower數據顯示,三季度《磚塊消消消》登頂全球熱門超休閒遊戲收入冠軍。

遊戲是獵豹的搖錢樹,但對獵豹來說,更重要的是AI業務。

在獵豹移動的投資佈局中有獨立運營的公司“獵戶星空”(前者是後者最大的機構股東),主要產品是場景化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分工方面,獵戶星空負責智能硬件+AI能力,獵豹移動負責開發相關的場景。

今天的獵豹,剝離了處於投入期的LiveMe直播,遊戲業務和實用工具依然能產生不錯的現金流,這個架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是要集中力量幹AI了。

02 獵豹的AI邏輯

獵豹Q3的AI業務實現收入3475萬,同比增長88%,營業虧損1.034億是加大研發投入導致的。

關於獵豹移動與獵戶星空所推出的智能服務機器人,不瞭解的人總會不屑一顧,“不就是個硬件組裝+簡單的語音識別嘛!”

其實沒那麼簡單,人工智能的應用市場上早已有明確的需求。

李開復於2018年8月的TED演講中,用下圖表展示了四種我們與人工智能共事的方式:

  • 人工智能承擔重複性工作(比如售後客服、卡車司機);
  • 人工智能工具幫助提升創造力(比如科學家、藝術家);
  • 對於非創造性、關愛型工作,人工智能與人類相輔相成(比如診療師、幼兒教師);
  • 只有人類擅長,以人類創造力和同情心取勝的工作(比如 CEO)。
AI業務增速亮眼的獵豹,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資料來源:中金研究部,點擊看大圖)

AI業務增速亮眼的獵豹,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資料來源:中金研究部,點擊看大圖)

獵豹移動與獵戶星空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業務正好處在第二三象限,從介紹來看,這兩部分中人類工作可被取代性非常高,也是對機器人需求最廣的領域。對經濟發展有著諸多正面的影響。

AI業務增速亮眼的獵豹,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 AI對經濟的影響拆分,點擊看大圖)

有一個全球與中國AI各板塊市場規模統計和預測,2017-2025年,獵豹所屬的智能裝備板塊在未來中國的市場規模最大,將達到900億美元的體量。

AI業務增速亮眼的獵豹,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資料來源:中金研究部,點擊看大圖)

自宣佈向AI產業互聯網公司轉型的戰略目標以來,獵豹從最初的模糊服務機器人定位,發展至今已形成三大核心繫統應用場景:公共服務智能化、家庭智能化、賣場智能化。

公共服務智能化:獵戶星空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和多模態的AI模組在政務大廳、稅務局、博物館、智能軌交等多個場景,提供問詢、導覽、導購等服務。

家庭智能化:與知名企業美的達成廣泛合作,為美的旗下的小美音箱提供軟硬一體化的定製服務,同時針對美的多品類的產品智能化升級,結合喜馬拉雅的有聲內容提供語音全鏈路服務。

賣場智能化:零售機器人豹小販通過自動販賣,主動推銷,實現了從“人找貨”到“貨找人”的轉化。

除了“豹小販”,獵豹還結合購物中心場景推出了定製化智能服務機器人“豹花瓶”,具有主動招攬、語音互動、品牌導購、問路查詢與反饋調研等功能,目前已覆蓋了全國超過15個城市,佈局包括北京朝陽大悅城、上海第一百貨、成都龍湖·北城天街、廣州合生廣場在內超過500個主流商場,累計服務人次超8000 萬。

獵豹移動與獵戶星空提供的智能機器人服務人次已超1.3億,語音交互頻次日均超200萬次,並有超5000臺機器人值守超800家客戶。獵豹移動正在構建AI上下游產業鏈,完善AI生態。

AI業務增速亮眼的獵豹,比你想象的更有價值

對於當前的獵豹來說,最難能可貴的是在擁擠的AI賽道,精準確定了自己的位置——集人工智能產品與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03 總結

關於獵豹當前重點發展的AI業務,有一級市場投資人表示:

國內外人工智能有很大的不同,國外不談論AI頭部公司,更傾向做生態系統,在生態系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做頭部公司,集齊所有資源。

也就是說,國外人工智能的發展模式是共同構建AI生態,所有公司都是生態系統裡面的一環。

而在國內,大家都爭當生態巨頭,獵豹在這個環境下,堅定的只做AI生態系統中的一環,反而被外界所輕視。而我們想說,價值往往隱藏在短視、分歧與輕視之中。(杜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