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範文評析:以學習之火 鑄精神之魂

以學習之火 鑄精神之魂

(申論一點通評析:對稱式標題。以“火”來凸顯“學習”的功能性,以“魂”來形容“精神”的人格性,以火鑄魂,形象貼切,聯結恰當。)

申論範文評析:以學習之火 鑄精神之魂

從孔子的“朝聞道,夕死可矣”到莊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再到荀子的“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先賢把學習當成畢生追求。聖賢由學而成,學習能讓人明辨是非榮辱,分清善惡美醜,開闊磊落胸懷;非學無以廣才,學習是增長才能的不二法門。當今時代,我們要把學習作為首要任務,不斷通過學習來為精神之渠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申論一點通評析:開篇以孔子、莊子、荀子的話語引入,指出了先賢們對於學習的重視,先賢的順序暗含了時間上的先後排列,接著對比分析,指出“學習”的價值和“非學”的危害,最後總結引出文章論點,需要以學習鑄精神之魂,回扣文章標題。古代先賢及名言引入+對比分析+論點,開篇引入自然。)

學習是開啟智慧之門的鑰匙。“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慧能滅萬年愚”,智慧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力量。孟子曰:“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有智慧之人往往更容易成功,而無知、盲目、愚昧之人則易陷入落後、捱打的局面。那麼如何才能獲得智慧呢?“學則智,不學則愚”,學習是開啟智慧的核心。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學習的過程就是其智慧增長的過程。從歷史角度而言,中華文明在古代之所以能冠絕群芳,是因為重視學習;在近代之所以落後,就在於清政府大興文字獄導致思想上的萬馬齊喑。由此看來,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習,以此來不斷提升自我,增長智慧。

(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1,指出學習能開啟智慧,將“智慧”比喻成“門”,將“學習”比喻成“鑰匙”,利用比喻凸顯了學習的重要性,下同。先以佛學經文指出智慧是精神力量,接著引用孟子名言,指出有智慧之人容易獲得成功,無智慧之人容易落後,然後構建設問+回答結構,指出學習是開啟智慧的核心,並用孔子名言進行佐證,繼而又從歷史角度進行分析,通過古代文明的成就和清政府文字獄的災難進行對比,凸顯了學習的重要性,最後總結回扣論點。價值+對比分析+設問回答+名言論證+對比分析+總結,本段後半段的論證還是不錯的,前半段論證不佳,佛學經文雖然說理性較強,但卻不適用於議論文寫作,議論文中的引用也不常見;孟子名言主要說明的道理在於社會分工,並不在於“智慧”與“成功”的議題範圍,孟子名言的引用不適當。)

申論範文評析:以學習之火 鑄精神之魂

學習是夯實信念之基的磐石。“人生如屋,信念如柱”,蘇軾也曾說:“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能秉持“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堅定信念,必然能矢志不渝,百折而不饒,堅定前行;如果意志不堅定,則必定左右搖擺,難以成事。何以堅定信念?唯有學習。通過學習,能讓人懂得真理所在,能明白探尋、驗證真理的過程必然是荊棘滿地,讓踐行者信念堅定,不懼前行。試想如果沒有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深入學習,我們又怎能堅定對馬列主義的信仰,從而百轉千回,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之姿找到民族獨立的途徑?試想如果沒有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學習,又怎能堅定理論、道路、制度、文化自信,以堅定的信念劈波斬浪、披荊斬棘?

(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2,指出學習能夯實信念。先引用領導的話語和蘇軾的名言,強調了信念對人的重要支柱作用,然後分析指出信念堅定和信念不堅的兩種結果,然後再次通過設問+回答的結構,指出了學習能夠堅定信念,接著進一步分析學習是如何起到堅定信念的作用的,最後以兩個“試想……,又怎能……”的反問句式作為總結,凸顯了學習對於堅定信念的重要作用,回扣了分論點。價值+對比分析+設問回答+效能分析+反問總結,本段的論證還是比較充分的,不足之處在於欠缺事例分析。)

學習是指導行動之路的司南。“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學以致用是學習的追求。“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學習是行動的指南。“學所以益才也”,通過學習來增長才能見聞,才能更好的指導實踐;“學如弓弩,才如箭簇”說的也是這個道理。如果不學習,就難以明確行動的方向,則會陷入迷茫之境,如茫茫大海中失去方向的輪船,難以到達彼岸。著名科學家屠呦呦在研製抗瘧藥物之時,遭遇困難,於是她把所有的中醫典籍都搬出來仔細研讀,最後在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找到了答案,成功研製出了青蒿素,造福數百萬人。學習能讓行動更有方向,更加堅定不移。

(申論一點通評析:分論點3,指出學習能指導行動。先引用領導的講話,強調了實踐和學習的重要性,接著引用古文指出了學習對於行動的指導作用,然後進一步分析,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學習和不學習對於行動方向的影響,並以屠呦呦的事例,論證了她通過學習指導了科研實踐最終獲得成功,最後總結回扣論點。價值+意義分析+對比分析+事例論證+總結,本段事例與分析結合論證較好,可行。)

申論範文評析:以學習之火 鑄精神之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習不在於知,而在於行,在學習的行動中讓精神得到智慧的滋養;“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學習不能一蹴而就,難以立竿見影,需要久久為功,對待學習還需要有鍥而不捨的堅定,以學習來磨練意志,牢築信仰;“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學習的最終目標還在於實踐,還需要知行合一,在學中知,在行中明。(共1224字)

(申論一點通評析:引用詩句和古文,指出需要通過學習來提升智慧、堅定信仰、指導實踐,獲得精神享受,結尾圍繞三個分論點核心內容做總結,強化了文章論點。)

申論範文評析:以學習之火 鑄精神之魂

(申論一點通總評析:本文以學習鑄造精神魂魄為話題展開論述,本文的亮點有:1、眾多名人名言和詩句的引用,豐富了文章的韻味,領導的講話,提升了文章的理論高度,“火”“魂”、“鑰匙”、“磐石”、“司南”等比喻修辭方法的採用,使得文章論證形象生動,整體來說,本文文筆水平較高;2、整體行文方面採用經典的五段論,結構明晰,三個分論點句式一致,同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又形成排比,符合文章架構的一致性;3、論證方面整體上採用了價值+分析的論證方式,而且三個分論點都採用了正反對比的分析論證方式,利用反差對比來強化論點,屬於比較有效、實用的論證方式。

本文的不足之處在於:1、孟子的名言引用不當,名言表意和實質意思還是需要更深入瞭解;2、佛學經文側重於說理,而非辯證分析,一般不推薦引入議論文寫作;3、文章的事例論證相對缺乏,應適當增加例證,使得分析例證均衡,增強論證力度;4、文章字數超出1200字,超出了申論寫作要求。)

文章來源於網絡,申論一點通評析鑑賞,

點擊文末鏈接,查看更多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