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在浩瀚印度洋的万顷波涛之上,有一座世界第四大岛,因为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独有的人文风俗和傲然独存的珍稀动植物,而被人戏称为世界“第八大洲”,这座孤岛就是非洲国家马达加斯加。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千人勇士城”的首都

马达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马达加斯加语之意为“千名勇士之城”,塔那那利佛的雏型大约起始于17世纪初,麦利纳族的安德里安卡王子攻占此地后,派驻千名勇士守卫这里,所名塔那那利佛名字的意思也就是“千名勇士之城”。

从1610年开始,安德里安卡王子在山上修建城堡,以后历代统治者都继续在这里修筑王宫,1793年该城成为马达加斯加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中央集权王朝麦利纳王国的首都,从那时候起,塔那那利佛一直作为马达加斯加的首都至今。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中东部海抜1200多米高原上的塔那那利佛,接近南回归线,属热带高原气候。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马国民族主要来自非洲和亚洲,公元1-10世纪,印度尼西亚人和阿拉伯人陆续移居迁入马达加斯加岛,并同当地人通婚,形成马尔加什人,多数人的体态、容貌、头发和肤色,与东南亚人比较接近,同时也有不少头发卷曲、皮肤黝黑的标准非洲人。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马达加斯加曾经一度沦为法国殖民地,各种不同的文化在此生存、融合,因此这座拥有200万人口的城市,具有非亚欧三大洲特点混血的风情。

塔那那利佛市由两座东西相对的小山丘组成,房屋沿山势起起伏伏层层叠叠,具有标准的山城特点,西式建筑与当地特色建筑混杂在一起,尖顶教堂聳立其中,高大的椰子树、棕榈树及繁茂的热带花草郁郁葱葱。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山顶上有伊麦利王国时期的宫殿,往下是建筑比较新潮的政府和金融机构,再往下是传统的商业区和居民区。曾经作为法国的殖民地,这里的建筑,不少具有欧洲风格,比较突出的是有钱人的房屋、法国人的住所、罗马天主教座堂、以及其他以砖建成的学校、医院、法院、政府大楼等。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初看塔那那利佛,觉得象个城乡结合部,此较杂乱,街道大都狭窄,只有主干道独立大道比较宽敞,但是道路两旁都是各种商铺,导游介绍说,左边是非法摆买,右边是合法经营,这有点奇怪,合法与非法共处一街而相安无事,但这条街人多人杂,导游要求我们不但不能下车去走走,而且车窗都要紧闭以防万一。听说每到星期五,独立大街的广场上就会举办传统的“佐马市场”,集市上摆卖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土特产及手工艺品,赶集的市民身穿华服,兴之所至时还载歌载舞,极富民族特色。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见证马达加斯加沧桑历史的女王宫及王陵

曼加卡米亚达纳女王宫,是塔那那利佛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因为它记录和见证了马国一段沧桑的近代史,这里既有一个家族王朝的兴衰,也有一个国家沦为西方殖民地后,又奋起争取独立的历程。

娜拉瓦鲁那女王一世,是麦利纳王朝第一任国王拉达马一世的遗孀,继位后的女王主宰着马国的命运,气势恢弘的女王宫就修建于1839-1840年间。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曼加卡米亚达纳女王宫,雄踞在塔那那利佛最高山岭的制高点上,地型易守难攻,居高临下符合君王高高在上睥睨天下蒼生的气势。汽车沿着狭窄的盘山道上升前进,到了山顶,抬眼看到一道庄重的石门,三角形顶上有一只张开双翅巨大的鹰的塑像,门前有铁铸的大炮拱卫着。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女王宫由法国建筑师修建于19世纪,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花岗岩石头建筑,高达40米,外表华丽富态,气势不凡,王宫共有三层,每层有面积为360平方米的大厅,可惜1995年一场大火,把原来全部用黄檀、紫檀等珍贵木材装饰的内部烧得一干二净,豪华的宫殿实际上只是徒有外表,而当年把这些珍贵的木材从森林运到这里,动用了1万多名奴隶,途中死亡的多达2000多人。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除了宫殿,这里还有一个庄严肃穆的欧式大教堂和麦纳利王国的王陵,始建于1828年的王陵,先后共有7位国王被埋葬或移葬于此。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风流总被风吹雨打击,昔日辉煌已不再,散落在地上的断垣残壁,无声诉说昔日的荣耀。山顶上八面来风,四周风景尽揽入怀,追昔抚今,令人感慨。

由麦利纳王朝第一位首相下令建造、始建于1872年的首相府,与女王宫相隔数百米相望,该建筑亦出自法国建筑师手笔,砖石结构、稳健大方,四座尖顶环绕圆锥穹顶,气势不凡,现在是马国历史博物馆,保存的史料和文物,主要体现了从麦纳利王国至殖民时代的历史。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津巴扎扎动植物园

位于王宫山麓的津巴扎扎动植物园,是塔那那利佛著名的旅游景点,这里除了马国特有动植物,还有各民族特有的住房、坟墓等民俗介绍,是集动物、植物与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大型公园。

亿万年来,马达加斯加封闭的地理环境隔绝了外来的侵扰,使这块土地上保留了许多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没有或很少的物种,由此被称为“活化石的土地”。尽管这里与非洲大陆隔海相望并不算太遥远,但却没有那里常见的羚羊、大象、斑马、骆驼、长颈鹿、土狼、狮子等哺乳动物,而狐猴却是独一无二的。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所以来到津巴扎扎动植物园,大家的兴趣还是集中在狐猴身上,我们在马达加斯加旅行期间运气不错,已经看到过生活在野外的7大类十几种狐猴,计有跳舞狐猴2种,猪狐猴2种,竹子狐猴3种,熊猫狐猴、短尾狐猴、红肚狐猴、环尾弧猴等等,但是在动物园里,还有一些品种我们没有看到过的,如夜间出来的指狐猴,黑狐猴和耳朵狐猴等,结果除了小小的指狐猴还在小屋子里睡觉,黑狐猴和耳朵狐猴我们也都看到了。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动物园还有爬行动物馆和马国科学院古生物博物馆,里面有大量珍贵动物化石标本,有的还是世界级的珍品,时间关系,只能走过路过也错过了。

除了外来的游客,来动植物园游玩的马国人也很多,男女老少各得其乐,在这里,我们看到最久的一次孔雀开屏,足足十多分钟,这只向异性求偶的雄性孔雀,还一直在不停地炫耀它那美丽的尾巴。

塔那那利佛,非亚欧三大洲混血风情的首都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塔那那利佛省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全年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梦在远方的晨依 更新:2019.11.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