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尋找鄉村好廁所”揭曉儀式在登封禪心居廁所舉行

本網訊(梅東霞)11月19日,是第七個世界廁所日,由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千手行動組委會主辦,綠和公益承辦的第三屆“尋找鄉村好廁所”揭曉儀式在河南省登封市禪心居廁所舉行,該活動的宗旨是:用鄉村好廁所助推旅遊和振興,用鄉村好廁所提升清潔和健康。

第三屆“尋找鄉村好廁所”揭曉儀式在登封禪心居廁所舉行

當日上午,天氣晴朗,在乾淨整潔的禪心居廁所前,主辦方代表揭曉第三屆“尋找鄉村好廁所”獲獎者名單,河南省登封市禪心居廁所等十個廁所入選。武術教育家、禪心居打造者圓峰師父發表了獲獎感言,他說:“禪心居從建設伊始就十分重視人居環境建設,修建了高標準的汙水處理設施,做到了汙水不入河、垃圾不出村,最大程度地保護了本地風貌和自然環境。另外,我們早在廁所革命之前就已經關注到廁所問題,專門設計了既符合鄉村風貌又美觀實用的廁所,方便來禪心居開展度假遊、研學遊和鄉村遊的客人們。該廁所自從投入使用以來,獲得了很多遊客的青睞,甚至還有人說,這是最美鄉村廁所。感謝主辦方對禪心居廁所的認可,我們會在鄉村振興領域繼續探索下去。”

之後,禪心居管家發佈了《綠生活三字歌》,以此呼籲更多的人行動起來,過綠色生活,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河南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會首席綠色生活導師、清潔地球計劃發起人、公益設獎第一人葉欖表示,開展“尋找鄉村好廁所”活動是對國家力推的廁所革命的呼應。鄉村文明離不開好廁所,如果這個短板不補齊,鄉村旅遊和鄉村振興都會受到影響,鄉村人居環境的改善和村民的健康也會大打折扣。“尋找鄉村好廁所”活動的意義在於通過好廁所的發現,呼籲更多的鄉村和與鄉村相關聯的景區關注廁所建設,把改廁落到實處,讓“兩山理論”在鄉村落地生根,推動鄉村的宜居、文明、健康和發展。

第三屆“尋找鄉村好廁所”揭曉儀式在登封禪心居廁所舉行

相關鏈接一:

第三屆“尋找鄉村好廁所”獲獎廁所名單

河南省登封市禪心居廁所(清潔指數☆☆☆☆☆)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郝堂村郝堂學校廁所(清潔指數☆☆☆☆☆)

河南省新縣全域旅遊景區鄉村廁所(清潔指數☆☆☆☆☆)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月壩村廁所(清潔指數☆☆☆☆)

河南省焦作市市雲臺山景區鄉村廁所(清潔指數☆☆☆☆)

河南省新鄉市寶泉景區鄉村廁所(清潔指數☆☆☆☆)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天梯山鄉宿廁所(清潔指數☆☆☆☆)

河南省息縣彎柳樹村廁所(清潔指數☆☆☆)

貴州省臺江縣排扎村孫君院子廁所(清潔指數☆☆☆)

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小堤村廁所(清潔指數☆☆☆)

《綠生活三字歌》

綠生活,六個三,

撿垃圾,揀資源,

減廢物,種福田。

床邊整,屋邊齊,

田邊淨,記心間。

改廚房,改廁所,

改豬圈,身心安。

講健康,低肉類,

低油脂,低食鹽。

講文明,不醉酒,

不賭博,不吸菸。

講節約,少彩禮,

少酒席,少炮鞭。

相關鏈接二:

禪心居簡介

禪心居位於少室山丹砂峰下,西距禪宗祖庭少林寺2公里,東距世界文化遺產會善寺2公里,東南距世界文化遺產少室闕1公里,風景優美,是著名的自然風貌特色村和傳統村落。

禪心居是古代許昌、登封至洛陽的必經之路,李白、白居易、歐陽修、徐霞客、康有為等遊嵩名人都曾經過該村,漢武帝、唐高宗、武則天、乾隆等遊歷嵩山時也皆曾從此經過。

禪心居依託獨特的自然環境與嵩山特有的儒、釋、道地域文化有機結合,對舊村居保護利用。形成了以傳統文化交流,教育為主導,優化思想、淨化心靈的精神文化品牌。

禪心居因地制宜,依勢就勢,把現有的中原傳統舊村落作為硬件基礎設施,堅持不改變原貌,以舊修舊,保持古色古香的韻味,讓傳統文化、地域文化、自然環境有機結合,彰顯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以古村落保護為核心,展示古村落文化、農耕文化、傳統文化,保護概念自然、野性、原汁原味,不改變原有的風景,保護好溝溝坎坎、山坡農田、一草一木。

村落得以延續至今,不在於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建築風格,而在於其中原傳統地域文化的影響下形成的自然生活模式,儒、釋、道三教合的理念,在此已融入生活,琴、棋、書、畫、茶道、鄉道、花道等等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深入開展保護村落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通過挖掘文化資源,開發旅遊產業等進行舊村居保護利用, 使村落原生態的生活氣息、風土人情、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和諧適應,讓村落重現活力煥發生機。

禪心居2011年修復工作開展以來,目前一期佔地面積89畝,建築面積7450平方米,通過社會參與的方式,禪心居在原真原味的保留舊村居的基礎上,進行修復保護,參與修復的人員大部分來自於當地村民,採用傳統方法修復,修復後的建築有學堂、圖書館、咖啡館、素食館、德欣齋、文昌閣、觀雲等院落,村落水系採用雨汙分流、汙水淨化、循環利用理念,村落內小橋流水,石徑通幽,展示了舊寧靜淳樸的農家村民原生態和現代自然休閒的情趣,散發著濃濃的鄉村鄉土氣息。禪心居是集自然地質的造勢、舊村故居的保護、地方文化的發掘、促進就業的發展為一體的的實踐。

中國·嵩山·禪心居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