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爱情:卫民为何不成器?可不能全怪他自己

导语:卫民是安杰和江德福的第四个孩子,跟别的兄弟姐妹相比他从小就不受大人们喜爱,长大后更是“好吃懒做”,下乡后又留在乡下结婚生女,最后回到父母身边啃老,在父母的帮助下开起了茶馆。

在江家的五个孩子里,卫民似乎是最不争气的一个,大哥卫国,二哥卫东,姐姐亚菲都当兵成了军官,小妹亚宁上了大学,最后也嫁给了高级军官。江家的子女都跟军队脱离不开关系,就连江昌义都能在部队混得如鱼得水,可是这个卫民却成了彻彻底底的农民,在老家结了婚生了孩子,最后转变成工人之后又成功的下岗了。生在高级军官的家里,可他的命运之路为何跟别的兄弟姐妹如此不同?

父母爱情:卫民为何不成器?可不能全怪他自己

有人说,卫民的结局是因为他自己不成器,他懒散又不肯吃苦,更是没有耐心,最后既然选择在老家结婚生子了,那就该面对眼前的一切,不该有抱怨,毕竟他的路都是他自己选的。可事实真的是如此吗?卫民不成器是因为自己?

多子女家庭父母很难做到不偏心

作为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对孩子的感情那绝对是一样的,想把全世界最好的都给他。可是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孩子的性格、习惯等因素慢慢地改变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甚至是感情。

江家的五个孩子性格都不太一样,老大倔强要强,老二鬼灵精怪,老三伶牙俐齿又有勇有谋,老五乖巧可爱惹人疼,唯独这个老四卫民看上去没什么优点,甚至有些懒散和呆笨。

五个孩子的差异让父母和姑姑对卫民的态度差了很多,或许他们也不想对卫民偏心,可是其他孩子的脚步已经迈开了,他们不得不要求卫民也加快脚步,他走得越慢,家长们就越烦躁,最后演变成了反感,这偏心的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父母爱情:卫民为何不成器?可不能全怪他自己

还记得孩子们偷吃桃酥那一次,卫东撬锁偷吃柜子里的桃酥时被亚宁看到了,结果就是大半夜里老大、老二、老三、老五一起吃了偷来的桃酥。第二天亚菲和亚宁还想偷却被卫民看到了,卫民被迫“同流合污”了,可打开柜子却发现桃酥都没有了,卫民一气之下告诉了刚回家的妈妈。结果怎么样呢?安杰什么都没说就打了卫民!

偷东西的是另外四个孩子,吃东西的是另外四个孩子,卫民没偷、没吃,还监督举报了,可换回的结果却是妈妈毫不留情的打了他,在他解释之后安杰还是理直气壮的骂了他,错的是卫民吗?

或许在知道真相之后安杰的内心也有愧疚和后悔,可是孩子已经被打了,他内心的伤害改变不了了。想想看,长期生活在父母“偏心”的环境里,卫民的性格能好到哪去?

父母爱情:卫民为何不成器?可不能全怪他自己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在多个子女的家庭里,父母对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态度,这样的“偏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甚至会影响孩子的整个人生。

所以,不管父母是出于什么原因请一定记得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过分的谦让他,更不要因为孩子大而更多地指责他,要知道你的态度在孩子的心里那可就是天啊!

卫民真的没能耐吗?

牙尖嘴利的亚菲总是讽刺卫民,姑姑对卫民也不是那么地有耐心,安杰和江德福甚至还总出手打卫民,这一切皆因卫民不争气、没能耐。可事实上卫民真的不行吗?

还记得卫民下乡当农民的时候,安杰曾说过他干不了三天就得哭爹喊娘的,可是许久过去了人家卫民一直坚持得很好,干得也很好!江德福回老家的时候去看过卫民一次,卫民当时因为干活身上非常脏,可他一点都没有嫌弃的意思,在见到父母后也没有任何的抱怨之词。而且人家在工作之余还参加了各种活动,表现也很不错,跟其他的朋友相处得也很好,可以说工作、生活两不误!

一个家里,你们都享福,只有我一个受苦受累,如果换成别人估计早就不乐意了。可在接下来的相处中我们发现,面对艰苦的生活卫民不仅没有消沉抱怨,而且还非常的积极向上,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啊!

父母爱情:卫民为何不成器?可不能全怪他自己

最关键的,当时卫民下乡是当农民的,最后却成了工人,这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啊!有人或许觉得这事儿江德福肯定帮忙了,可江德福和安杰当时是不愿意让卫民留在农村的,而是想让他等机会调回来,所以他们应该没有参与。那卫民生活状况的转变只能是靠他自己的本事了,这应该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的吧,这说明人家没能耐吗?

看待一个人要从整体和全面的角度来分析,不能被眼前和别人口中的话所迷惑。有的人成功非常容易,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成功自然水到渠成。有的人失败也不一定就说明他不行,毕竟决定成功的因素非常的多,个人能力只是其中一个。记住,不管是面对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尊重人家!

父母对孩子的人生规划很重要

安杰和江德福为其他四个孩子都做好了人生规划,却唯独没有为卫民的人生做些什么。

夫妻两人从恋爱、结婚到生孩子、养孩子,一切都是那么地自然,有什么好规划的呢?一直到卫国提出去当兵的时候,安杰和江德福才意识到,孩子们长大了,要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做打算了!

卫国去苏联边境当兵了,卫东去当了伞兵,这两人的事业旅途是江德福在充分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才实现的,天时地利人和都达到了,卫国和卫东的人生道路正式起航了。

到了亚菲那,一向注重影响的江德福竟然破格允许自己的女儿在海岛上当兵了,就连大字不识的德华都觉得奇怪,安杰却说江德福老了,知道护犊子了!可他为什么不愿意护一护卫民呢?

亚宁从小学习好,安杰给她的人生定位是当作家,最后她嫁给了孟副政委,爱情、事业双丰收,在那片海岛上继续着父母一辈的幸福生活。

父母爱情:卫民为何不成器?可不能全怪他自己

江家的四个孩子都非常的成功、顺遂,就连江昌义都上了军校,毕业后就直接提干,这可是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

卫民是江德福的亲儿子,还是双棒儿里的一个,可他为何就对这个儿子不上心?我觉得这才是导致卫民下乡,甚至是下岗的主要原因!

亚菲曾说过,卫民没当兵是因为他不想留在海岛上,但是想想看,如果江德福愿意的话,他应该是有足够的能力帮助卫民去其他地方当兵的。或许当时江德福也是看不上这个懒儿子,想抻一抻他,可没想到赶上了上山下乡的大潮。那时江德福之所以让卫民回老家下乡估计也是想锻炼锻炼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去就断送了孩子的一生!这也是后来卫民回家啃老后江德福一直不敢说什么的重要原因吧,因为他觉得自己欠孩子的!

卫民下岗后,安杰觉得亏欠卫民的,所以跟其他四个孩子借了钱来帮卫民自主创业,这一次他们又错了!当初孩子需要他们指引人生方向的时候,两人都没有重视,现在孩子人到中年了,他们又开始指手画脚,实在是不对!

安杰想让卫民开洗衣房,卫民不愿意,安杰就不乐意了!如果当初安杰能早点干预卫民的人生,或许卫民也不会如此艰难,现在他又给卫民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了安排,卫民自然也不会乐意啊!

父母爱情:卫民为何不成器?可不能全怪他自己

有人说了,卫民最后不还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开了茶馆吗?没错,可安杰也说了,那钱是借的,不是兄弟姐妹们给的,也就是说卫民挣了钱还得还钱。只能说是兄弟姐妹们替父母帮了卫民,而作为父母的安杰和江德福对卫民的人生并没有做过合理或成功的规划。

卫民的不成器与他自己的性格和运气固然有一定关系,但与他的父母,甚至是整个家庭也有脱不开的联系啊!

父母不该对孩子的人生过多地干预,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可在孩子还小,或者阅历还不足的时候,作为有经验的父母是应该给孩子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更应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最大的帮助。

现在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学英语、乐器以及各种特色课,这难道不是父母在为孩子做打算吗?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孩子,难道不是在为孩子提供更多地一条路或机会吗?

人的一生不容易,每一个小小的决定,每一个小小的人物都有可能对一个人的一生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就更加直接和深刻了。所以说,作为父母,不仅要为自己负责,更要尽全力为自己的孩子负责,这样你和孩子的人生才不会有那么多后悔的地方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