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7天!安倍成在任時間最長日本首相,“安倍經濟學”迎“七年之癢”

在任2887天!今天(20日),安倍晉三作為日本首相的累計在任天數已超過日前首相桂太郎(Taro Katsura),成為日本憲政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安倍首次出任日本首相是2006年,但僅一年過後就因為當時曝出的養老金醜聞黯然下臺。之後到2012年的6年間,日本首相猶如走馬燈般前後更迭了7任。直到2012年,安倍再次出任日本首相。

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曾說安倍內閣之所以能夠相對長期執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提出了經濟最優先,接連實行金融和財政政策、地方創生等成長戰略。不過,就在安倍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之際,其2012年力推的經濟政策“安倍經濟學”也迎來了“七年之癢”,日本經濟在這七年中發生了多大的改變呢?

2887天!安倍成在任时间最长日本首相,“安倍经济学”迎“七年之痒”

“安倍經濟學”迎來“七年之癢”

全國日本經濟學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要看到“安倍經濟學”成功的一面,畢竟日本經濟還是逐步走出了通縮的困境。

安倍政府最初的智囊團成員濱田宏一表示,“安倍經濟學”剛剛開始實行時,貨幣政策非常有效。“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最初在幫助日本社會擺脫通縮和恢復經濟活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提高、就業情況改善、物價擺脫負增長。此外,日元疲弱也令出口商獲益,去年日經股指觸及27年來的高位。安倍政府也在今年10月如期上調消費稅。

在對外貿易方面,以“貿易立國”的日本近年來在多邊經貿合作上頻頻主動出擊。當美國特朗普政府執意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之後,日本接過了主導權,於去年力推“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的落地生效。今年2月,日本與歐盟又達成“經濟夥伴關係”(EPA)。10月,日美自貿協定正式簽署。11月初,包括日本在內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整體上結束談判。

不過,濱田也強調,如今隨著全球經濟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安倍經濟學”單憑某一方面也很難產生影響,尤其是進入2019年,日本經濟即將陷入衰退的預測不斷湧現。在濱田看來,“安倍經濟學”也因此走到了拐點。

一方面,多年來,日本央行實施的貨幣刺激政策已接近極限,但當初許諾的2%的通脹目標依舊沒有實現。而日本央行的政策選擇卻在不斷減少。

對於日本通脹率多年未能達標的原因,日本第一生命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新家義貴表示,多年來,通脹率的上升幾乎完全由能源成本的上升帶動,實際上,日本的消費遠沒有大家想像的強勁,企業方面很難提高商品價格。同時,日本國內的債務規模增長並沒有放慢腳步。“財政公共債務削減的目標變得遙遙無期。”陳子雷說道,“安倍提出的日本財政到2020年實現健全化,也基本難以實現。”

日本財務省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財年底,包括國債、貸款和政府短期證券在內的日本的國家債務達到約1103.35萬億日元(約合68萬億元人民幣)。與2017年度末相比,增加約15.5萬億日元。

再加上全球需求疲軟、貿易摩擦等因素,今年以來日本出口數據一片黯淡。11月20日最新公佈的出口數據顯現,10月日本出口較上年同期下降9.2%,為3年來最大降幅。而上週出爐的初步數據顯示,日本第三季GDP增速為一年來最慢。

日本國內少子高齡化現象的日趨嚴重也進一步制約了消費、投資等經濟活動。曾任日本央行官員的反對黨人士大塚耕平(Kouhei Ohtsuka)毫不留情地炮轟“安倍經濟學”,稱日本是將自己沉浸在老派宏觀經濟政策中,而不是努力去適應全球環境的迅速變化。他擔心日本央行繼續印鈔來購買公債,重複過去幾十年似乎無效的政策。“幾年前日本央行還能祭出大殺器,現在卻只是放空炮。”他說。

力避經濟衰退

原本,自民黨黨章規定,該黨總裁最長任期為兩屆6年,這意味著安倍的首相任期本應該在2018年就結束。但為了長期執政,安倍所在的自民黨於2017年修改黨章,將總裁任期改為“最多三屆9年”。

也正是這一修改,再加上自民黨在國會的對手難以凝聚共識,為安倍刷新首相在任時長奠定了基礎。至於到2021年後,安倍是否還會連任,安倍本人曾在不同場合否定了這一想法。但安倍的“左臂右膀”之一、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則表示:“只要安倍下定決心,全黨會盡力支持。”

不過,在2021年任期結束前,如何刺激國內經濟增長,打消外界對於“日本經濟衰退”的擔憂,依舊是擺在安倍面前的一道難題。

據日本媒體報道,安倍已經命令內閣制定新刺激方案,一些執政黨議員也呼籲額外支出5萬億~10萬億日元,但已經有分析師稱此舉恐怕沒什麼效果,畢竟自2013年以來,安倍政府已實施四輪刺激計劃,支出近30萬億日元,但刺激效果並不如所願。

在新家義貴看來,內有少子高齡化與債務高企的束縛、外有貿易環境不佳的制約,“安倍經濟學”如何應對當前的局面做出改變,是未來安倍任期值得期待的看點。在他看來,如何進一步釋放女性勞動力、如何吸引外籍勞工等,都是“安倍經濟學”可以再發力的領域。

陳子雷也認為,從長遠視角看,增長戰略應該是“安倍經濟學”的重中之重。只可惜,安倍迫於自民黨內部利益集團之爭,至今在經濟結構改革方面仍難有突破。在陳子雷看來,這些結構性改革包括扶植戰略新興產業、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鼓勵企業創新、推動技術創新。而政府需要為此制定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比如重建財政、合理改革稅制、改善國內投資環境等,而不是一味依賴貨幣刺激和財政刺激的老套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