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國內新能源車大行其道,不僅僅依靠國家的政策引導,電池技術發展迅速、用車成本更低也是新能源車熱銷的原因之一,但不少車主仍然對純電車型持保守態度。究其原因還是新能源車興起時,部分車型在駕駛體驗、續航、充電等方面不能滿足普通家庭的用車需求。而如今,技術發展迅速,市面上不少產品已經做到了與燃油車幾乎一致的駕駛體驗。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近期上市的朗逸純電熱度較高,它在朗逸燃油版的基礎上開發而來,因此會有不少消費者想知道它開起來坐起來和燃油版朗逸有何區別?今天我們就邀請到一位燃油版朗逸的車主,通過他對朗逸純電的體驗,來告訴大家在2019年的當下,純電新能源車能帶來怎麼樣的感受。

車主介紹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錢先生是現款燃油版朗逸Plus車主,當初選擇朗逸主要是因為這車的口碑和保有量,後期保養、維修都比較便利。經過一年左右的用車生活,對朗逸的表現非常滿意,因為本身是理科男,對新事物很感興趣,聽到我們在尋找燃油版朗逸車主體驗朗逸純電,他欣然答應,很期待體驗不同動力總成的朗逸車型。

外觀/內飾:和燃油版差別不大,上手無難度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第一次接觸純電車型的車主看到儀表盤時確實會有些不知所措,其實儀表盤還是原來的那些顯示,只是數值和單位變了而已,原本的轉速錶現在顯示的是電機出力和動能回收,藍色區域根據踩下油門的程度,顯示電機出力的情況,綠色區域在動能回收開啟或者踩下剎車時顯示動能回收的力度。另外兩個下方的儀表則分別為可用功率表和電量表。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外觀/內飾小結:

在外觀、內飾、空間三個方面錢先生對朗逸純電的評價還算比較高,除了儀表盤不太適應之外,整體上和燃油版沒什麼區別,特別是車內的空間,和燃油版一模一樣,這點對於純電車型是比較難得的。而被排氣管燙傷的事件確實偶有發生,純電車型則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

駕駛感受:安靜是最大的特色 動力輸出很直接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由於少了發動機的震動和聲音,點火時車內非常安靜,至於錢先生提到的發動機模擬音,其實是為了安全而經過特殊優化的警示音,因為電動車沒有噪音,不易被行人察覺,因此特意發出一些聲音來提示行人,這個功能可以自行關閉。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在操控方面,電動車確實有著一定的先天優勢,首先車頭的電機重量遠低於汽油機,再加上“土”字型電池組位於底盤中間位置,使得整車的前後配重比能接近50:50。另外,電動機瞬時輸出最大扭矩的這一特性,對於開慣了燃油車的錢先生來說,朗逸純電的確能帶來全新的駕駛感受。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駕駛感受小結:

通過上面錢先生的評價可以看出,朗逸純電在駕駛習慣上與燃油版朗逸基本一致,最大程度降低車主的適應成本。另外動力形式不同,駕駛體驗也有一定的區別:由於電動機的特性,踩下油門踏板後沒有延遲,在急加速超車時不需要打提前量,前半段加速非常迅捷,不過後半段動力衰減得比較明顯。由於電動工作時噪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傳遞到車內的噪音就更小了,整車靜謐性非常出色。加上朗逸純電升級了獨立後懸架,在行駛質感上也有不小的提升。

續航:續航里程278公里,精準度如何?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早期的電動車在電量管理方面確實做得不好,也就有了開新能源車不敢開空調這種尷尬的情況,現在這樣的情況已經不常見了,隨著電控技術越來越強,開空調所消耗的電量對續航里程的影響會越來越小。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和燃油車不同,電動車沒有延遲換擋,提高轉速一說,因此設置運動模式用處不大。通過經濟模式限制電機出力意義更大一些,這樣一來續航里程還能在原本的基礎上有一定增長,對於長途駕駛或者電量不足時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續航小結:

朗逸純電的官方續航里程為278km,而實際駕駛如果是過於擁堵的路面,可能會略有一些縮水。但通過切換駕駛模式至經濟或者經濟+,續航里程則可以超過官方數據,因此這278km的續航數字僅是針對標準駕駛模式。像錢先生這樣開車比較佛系的,應該可以開出超過278km的續航,可見朗逸純電在續航標定上還是比較保守的。

充電:新能源車越來越多,充電便利性如何?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朗逸燃油版車主體驗朗逸純電,開起來的感受究竟有何異同?


這裡面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純電車型不需要保養,其實並非如此,類似防凍液、剎車油這些,還是需要定期更換的。只是沒有了發動機這個大頭,在養護的成本上要大大低於燃油車。

充電小結:

在國家的大力推廣下,充電樁的數量確實越來越多了,根據統計,像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公共充電樁數量已經達到4萬個以上,純電車即使沒有固定充電樁,也能輕鬆地在附近的商場、辦公樓找到充電設備。另外在用車成本、養護成本等方面,純電車型的花費遠低於燃油車,這也是很多消費者選擇新能源車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文總結:

本次邀請到的燃油版朗逸車主錢先生在經過長時間的體驗之後,對朗逸純電車型表示了認可。在用車成本,如充電花費、保養等方面比起燃油車有著較大優勢,而在行駛品質與空間體驗上又與燃油車幾乎相仿。並且最重要的是續航里程確實有著驚喜,不存在虛標的情況,這是許多同類車型所不具備的。當然錢先生也提出了一些期待,希望能在這類新能源車型上見到更高的配置,以及在保證精準度的情況下進一步提高續航里程。可以看出新能源車市場經過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後,開始越來越規範化標準化,尤其像朗逸純電所處的合資品牌市場,他們的動作不如自主品牌快,但在產品研發和量產車表現上,還是有著較高的品質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