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潮流藝術玩跨界在今天已經不是什麼稀奇事了,從KAWS x UNIQLO的喪屍式沖沖衝,到村上隆小花接棒全員惡人,藝術,這個曾經對於大眾來說遙不可及的陽春白雪,早已變成了人人都能識別、穿在男女老少身上的下里巴人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就算除去上述兩位商業味日漸濃郁的大哥,還是有不少人能夠說出諸如達利、荒木經惟、草間彌生、Andy Warhol、Futura、Dr. Woo等等辨識度極高的匠人們。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可以說,藝術想要擁抱大多數人,商業化是其必經之路,通過時裝和媒體的包裝洗禮,才能快速地在人們的腦海中建立認知。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作為同是被DiorKim Jones相中的兩位藝術家的聯手結晶終於在近日公佈了,以Arsham兩手十指緊扣的作品為藍本,空山基將其中一隻手改造成自己標誌性的機械殘肢,雙方的個人風格相互交融,別有一番景象。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商業需要藝術品的藝術性,藝術品則依託於商業的傳播性。

空山基和Daniel Arsham,可能是近年來走在最前面的兩位。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空山基 Hajime Sorayama

首先是比較有名的空山基,就算你從沒聽過這個名字,也該從各式各樣的地方看到過他的作品。

對,就是那些一具具反射著光汙染、性感妖嬈、冷峻而又充滿慾望的不鏽鋼機器人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現年已經72歲的空山基生於日本愛媛縣高松市,從小便展現了驚人的藝術天賦,從美術學院畢業後,空山基在1968年便成為了一名插畫家。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1978年,正值科幻電影《星球大戰》飄紅的年代,空山基應三得利公司的製作要求,以《大都會(Metropolis)》中的女性機器人Maria為靈感,創造出了日後的四十年時間裡經典不衰的形象——Sexy Robot,而這一形象也為空山基的作品風格基本定調。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Sexy Robot擁有近乎完美的女性身材,未來感十足的外皮下是極盡女性之妖嬈的姿態,作為《Playboy》老司機(老playboy了)的空山基親自承認,這兩者的結合,其實就來源於自己的個人取向:“我是男的我喜歡女人,我覺得金屬光澤也很性感,所以我要把它們結合起來。”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空山基的個人表達除了簡單直接,還充滿著恃才放曠的傲慢,他至今仍保持著手繪作品的執著,對於新生的作畫素材,他只對顏料有著不懈的追求,在一段關於他作畫的紀錄片中,空山基說道:

“我專注(手繪)這樣的事情就好,其他數碼的部分交給沒有才能的人去做吧。“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賽博格”是賽博朋克愛好者們最狂熱的審美部分之一,“賽博格”指的是“人類義肢化”,在許許多多的影視作品中如今年上映的《Alita》、大友克洋的《阿基拉》以及漫威旗下的角色冬兵等等,都包含著豐富的賽博格元素。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空山基將自己對於賽博格的狂熱,以及對女性身體的慾望,直白地表現於自己的作品中,讓人在精妙的審美享受,和情慾的勝利訴求面前,竟沒有任何的衝突,反而帶來雙倍的感官刺激。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在邁向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今天,空山基的作品越來越為人們所接受,在崇尚自由性表達和性解放的一代中無聲無息地建立起一個正中下懷的輸出市場,相信在未來我們也會見到越來越多的空山基和各個商業品牌的聯名。


Daniel Arsham

另一位則是表達起來與空山基截然相反,內斂而隱晦的藝術家Daniel Arsham,因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上帝就賜予了他一項獨特的天賦——色弱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一個色弱的人想成為一名藝術家,難度無異於一個聽力受損甚至失聰的人成為一名音樂家,但事實上,後者成為了貝多芬,而前者,則成為了Daniel Arsham

Arsham在1980 年出生於美國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市,2003 年畢業於紐約柯柏聯盟學院,獲得藝術學士學位。天生色弱的Arsham,在普通人能分辨出上百萬種顏色的花花世界裡,只能分辨出幾百種暖色調色彩。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相比起很多一天天在社交媒體上哭弱自己的“創意”叒被“抄襲”的設計工作者們,Arsham刻意地隱藏了自己色弱者的身份,把心思只放在作品上,以至於讓“黑白灰”的作品基調變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翻看Arsham在2016年前的作品,大家會發現,他們的色彩統一而單調,處處充滿著殘缺坑窪的破壞感。

這是因為成長於邁阿密的Arsham親歷了1992年的安德魯颶風,在無情的颶風過後,從殘垣中爬出來四顧的Arsham,發現自己的家已經蕩然無存,於是,世間萬物的易碎和脆弱,成為了他日後創作的表達核心。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沒有什麼是堅不可摧的,任何事物都可以被摧毀”,相比於空山基的乖張,Arsham的作品總能能讓人從中感覺到死寂與幻滅,從而對現實世界中的一花一草一書一桌重新注入彌足珍貴的惻隱,讓人不禁好好珍惜多年後終將成為殘骸的一切。

正正應了林夕寫給陳奕迅的《富士山下》中的那一句“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大家會發現,在16年之後,Daniel Arsham的作品開始有了新的突破和變化,他一反常態地更多地使用自己喜愛的色彩——那是因為在他喪失無數色彩的36年後,世界上發明出了可以讓色盲分辨不同色彩的特殊眼鏡。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在一條Semaine製作的紀錄片中,Arsham戴上這幅特殊眼鏡的一刻,他環視著陌生而美麗的世界,感動落淚,一旁的兒子不解地注視著父親,這一幕,就像是Arsham的作品一樣,叫人重新珍惜,自己不曾失去的一切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在爾後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了Arsham手下的粉色、藍色、青色,為此前過分肅殺的“虛構考古學”注入了新的審美體驗,而我最喜歡的,則是這一組粉色的日系枯山水: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在今年巴黎時裝週上,Arsham打造的粉色沙漠在一片瘡痍的殘骸中,Kim Jones為世界揭曉了Dior的第三個男裝系列,過去與未來、破敗與不朽,這位藝術家繼續用自己的作品,述說著無常的故事。

Daniel Arsham說他平時除了調色,並不會佩戴那副色盲眼鏡,也許他已經習慣了,審視和思考那個和其他人不大一樣的世界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比起KAWS和村上隆,我更喜歡這兩位藝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