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李誕是誰?

不管你知不知道,最近一定被誇他的文章刷屏了。

我對他不討厭,偶爾刷到他講的段子,也覺得很好玩,確實是個優秀的脫口秀藝人。

最近他在奇葩說因為一段辯論,被各種賬號捧成了不僅幽默,而且真實、大智如愚的形象。

大眾不僅喜歡他的幽默和真實,而且高度認同他身上體現出的佛系青年價值觀:過好當下,開開心心就行,其他都不重要。

別被李誕給騙了

我一直認為,人活著就應該保持年輕和熱血,哪怕遇到挫折,也得飽有對生活的熱愛。

不管是玩音樂,還是抽菸喝酒燙頭,勇敢幹自己喜歡乾的事就行。

退一步,就算做不到,也應該向這樣的人生態度看齊,偶爾勇敢一次,也很過癮,也會成為我們平凡人生的高光時刻。

而這和李誕所代表的佛繫心態完全相反。

我認真反思之後發現這件事很有意思。

李誕是個藝人,而藝人是個產品。

大眾眼中的李誕只能說是鏡頭前的李誕。

他真的很真實,很灑脫?

真的很佛系,對什麼都無所謂?

當然不是。

別被李誕給騙了

李誕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個小夥子活得很灑脫,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吐槽。

李誕的幽默才華我認,但如果你說他活得真實,我不認。

這是大眾對他最大的誤解。

他是一個藝人,他敢吐槽自己,敢吐槽身邊的朋友,但絕不會得罪觀眾。

他的吐槽,他的大膽,只是在完成取悅觀眾這項工作而已。

如果這都叫真實了,那真實也太廉價了。

不僅沒有風險,而且全是好處。

啥叫保持真實?

就是在不犯法,不違背基本道德的前提下,說你想說的真話,做你認為對的事。

在當下這個社會,這是要付出代價的朋友們!

現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還記得南京李先生嗎?

李誕這種不叫做自己,也不叫真實,最多叫接地氣,就和年輕女明星大都會把自己可愛、吃貨的一面放大一樣。

他想的很明白:他是個藝人,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

在《十三邀》中,許知遠和李誕的聊天一度陷入尷尬,完全聊不下去。

許知遠一直想讓李誕打開自己,不要收縮,走心聊,隨便聊,而後者還是以各種戲謔化解問題,在逃避。

最後沒辦法,李誕坦白說他不能走心,他是藝人,他是要賺錢的。

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他表示,不說真話的原因一是保護自己,二是保護許知遠,否則觀眾又要來罵他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上面介紹的是正式聊天場合,李誕戒備心強,但在《十三邀》另一個場合,邊吃飯邊喝酒時,李誕就能比較放開了。

他說:有些真話說出來會少賺很多錢。

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為了賺錢,李誕說:不要說真話,不要挑戰大多數人。

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他又說:如果他要做自己的話,先得賺幾個億,因為做自己是有後果的,而擺平後果,用這些錢就可以。

別被李誕給騙了

大家現在能看明白李誕了吧?

總體來看,他是一個很圓滑,很實用主義的人,他表現出來的真實只是他的行為方式,而不是他的行為本質。

很多事情他嘴上說無所謂,但心裡其實非常有所謂。

如果你喜歡他的搞笑幽默,那挺好。生活本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們都需要樂子。

但如果你欣賞的是他的真實,他的敢說話,他的豁達,那就完全理解錯了。

他根本不是那樣的人。

我反而覺得他是個活得很累的人。

什麼都要考慮,什麼都要顧忌。

所以,別跟風誇什麼李誕真性情、敢說話了,他心裡盤算的東西你根本不知道。

別被李誕給騙了

李誕給人另一大感覺就是很佛系。

人間不值得。

他說,佛學讓他麻醉得挺好。他討厭崇高。

別被李誕給騙了

別被李誕給騙了

不要對理想有什麼幻想,過好當下,該吃吃該喝喝,走一步看一步,別想太多。

這就是李誕表現出的人生態度。

但真是這樣嗎?

你相信一家公司的老闆會以如此佛系的態度為人處世,管理員工?

當然不可能。

我不認為李誕是在故意裝,他只是收起了自己嚴肅的一面而已。

作為喜劇脫口秀演員,公眾形象肯定得是幽默的,好玩的。

但走下舞臺,你還以為所有喜劇演員都過得很喜劇?

如果李誕不努力,怎麼可能大學畢業不回老家留在城市辛苦打拼?

如果李誕不努力,怎麼可能創作出這麼多好段子?你以為都是天上掉下來的?是即興發揮的?那些都是熬了多少個夜才想出來的啊!

如果李誕不努力,怎麼可能獲得現在的成就?你以為成功光靠運氣,光靠嘻嘻哈哈就行了?

享受在李誕佛系人設裡的年輕人,只不過是在給自己的安於現狀找一個理由罷了。

這是一種精神麻醉,和心靈雞湯、知識付費差不多。

正如文章開頭我說的,搖滾客一直崇尚的是保持永遠年輕的生活態度。

雖然“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現在成了一句爛俗的雞湯,但我依然對傑克·凱魯亞克在《達摩流浪者》裡的這句話保持敬意。

70歲的北野武在他的回憶錄上寫過很多類似的話:

“無聊的人生,我死也不要。”

“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

而在佛系青年看來,確是“永遠老年,永遠風輕雲淡”。

能買買買就滿足了,能嘻嘻哈哈就開心了,其他不重要,還美其名曰風輕雲淡,歲月靜好。

別被李誕給騙了

我是一個喜歡看喜劇的人,對於李誕的脫口秀,我也覺得很有意思。

但現在網絡輿論都在跟風誇他,鼓吹他的生活哲學,這件事真的很可怕。

千萬不要把段子手設計的笑話當成了生活的真相。

他們為了逗你開心,什麼事都幹得出來。

喜劇素材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自嘲,也就是說表演者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很低。

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放心大膽的調侃自己或者諷刺他人,觀眾才容易感到意外,獲得優越感,哈哈大笑。

李誕就是這樣的人。其實是個王者,非要說自己是個青銅。

他說他活在淺薄裡,你還真相信?為了準備辯論,不知道要翻多少資料,看多少書!

生活是悲劇,是黑色幽默,但絕對不是嘻嘻哈哈。

比如佛系青年這個詞,我覺得本身沒什麼毛病,自嘲嘛,很有趣。但如果你把它真的當成自己的人生哲學,那就有大問題了。

而事實上,現在很多年輕人就是這樣做的。

享受傻白甜的性格,對什麼都無所謂,對什麼都漠不關心,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

不要輕視生活的厚重,更不要無視生命的意義,否則它們遲早會要你好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