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贴!2018年国考行测74分,申论75分

一直以来我都想给大家写写关于公务员考试方面的心得,之前是打算上班后写,上班后一直被各种事情耽误了,如今终于抽出空来,完成了这篇心得体会。送给此时正在阅读的你,希望能给在公考路上奋勇急流的你些许的帮助。

经验贴!2018年国考行测74分,申论75分

俗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有些人分数不高依然可以进面,这就是岗位挑的好,因此我们要重视这个报考职位。第一,了解岗位要求:职位的报考就类似于我们高考填志愿,但不同的是一般公务员考试是先填职位表后考试出分,当然也有少部分省份的省考市考是出分数后再填岗位。关于挑选岗位,我分为个人要求和岗位要求,对于你个人来说,你需要选择的是报考什么地区、报考什么单位、报考是级别。而岗位要求更多的是,你的学历、专业、还有一些备注(四六级、党员、户籍等)按以往的职位表,我们软件工程这个专业可报考的岗位还是很多的。第二,选择合适岗位,这个一般得根据自己的个人意愿、所在地区的待遇、发展前途、职位内容等,之后挑选了初步自己喜欢的岗位再参考报考人数,一般公务员考试报考期间每天都会公布当日各个岗位报考人数情况,所以我建议大家报考时选择在最后几天结合人数和自身的能力报考(最后几天不会公布人数,别托最后一天,因为报考完还需要一段时间审核,别被人数吓到,大多数都是打酱油的,多参考参考去年的分数线)。

2017年7月我开始正式备考国考。由于是公考小白,我的策略是用5周时间详细读懂行测五大模块。

8月,在基本熟悉行测题型的脉络之后,我抛弃单枪匹马的复习模式,开始尝试做套题。我认为,应届或待业考生应该保证至少每两天一套真题,在职考生应保证一周至少两套真题,并用比做题更长的时间去完成校对并巩固错题知识点。

套题练习达到量的积累后,便要开始寻求质的突破。作为一名脑回路直得不能再直的文科生,资料分析和数量关系曾经被我视为不可逾越的鸿沟。如果你也面临与我相似的难题,在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突破的时候,可以考虑接受他人的助攻。凭借大神的指点迷津和身边考友的循循善诱,终于有一天,感觉自己突破了瓶颈,前方一片光明。

资料分析,初见时觉得题干很长,术语和数字让人头皮直发麻,读懂它时,才知题干每一句都是精华。咽下难啃的骨头,资分简直可以说是行测中最好的送分题了。背下几道经典公式,轻松拿下80%会考的知识点。再结合首数法、尾数法,大部分计算题一分钟内夺分成为可能。

言语理解,初次读题干时的语感最重要。经过多次实验证明,小时候语文经常排名第一的我,言语理解的正确率经常比几位从小语文成绩不太理想的考友要低。所以,千万不能因为自己以前语文成绩好,现在就轻视了对题目的研究和思考。想要取得突破就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花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的题型去分析和理解相应的考点。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会逐渐构筑起自己答题的理论框架,从而培养出初读题目后的第一直觉,这正是厚积薄发的力量。

判断推理,刷多了会上瘾,文科女生靠兴趣也可以完成对推理题的逆袭。在非全真模拟套题的状态下,浓厚的兴趣促使我经常挑出推理题来刷,久而久之对出题的套路及规律有所掌握。试着培养对某一种题型的兴趣,知识积累能够指引你突破思维的盲区,跨越固有逻辑的障碍。

常识判断,投入产出比有限,花费的复习时间与得分率难成正比。日常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积累,适当对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的高频考点和时事热点进行搜集,更重要是学会对答案选项进行合理性的分析。

数量关系,前方高能,数学才子绕行。在行测有限的120分钟作答时间完成135道题目,数量关系常常是各位考生选择在交卷前5分钟靠幸运女神眷顾的模块。对于广大文科生或数学渣,只想告诉你们,人生贵在取舍。但如果你是其他模块已经功底深厚的高手,在接下来的几十天内继续钻研数量关系板块,必能助你占据行测制高点。

经验贴!2018年国考行测74分,申论75分

申论的关键在练笔。很多人会犯“眼高手低”的错误,然而申论范文只看是看不来的,一定要自己写,当下笔时就会明显感受到很多东西我们想得到,但未必写得出。多练习可以最大程度地写出我们心中所想。我备考时选择了近五年的真题,用规范的考试纸张限时书写,然后对比参考答案进行修改。修改时总结出自己在归纳概括中常犯的错误,下一次练笔时有意识地规范表达、规避惯性思维,逐步提高。修改时先追求与参考答案形似,再追求神似。另外,大声朗读范文是个很有效的方法。

1、放弃模板

现在的题目呈现反模板趋势,如果模板痕迹很严重,分数自然不会太高。建议大家在反复练笔后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专属模板,既省时省力,又有个人特色。我自己琢磨的这个模板在这里就不写了,一来是怕被学霸们笑话,二来模仿的人多了就被坑了。

2、紧扣材料

申论答题的精髓在于紧扣材料,其实除最后一题论述题外,前面几题都是针对材料中的某一部分进行剖析的简答题,因此我们从材料中看到了什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写出什么。看材料要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其想要表达的本质内容(往往是现象背后蕴含的理论、政策、问题实质),纵向加大挖潜素材的深度,横向拓宽思索辨析的广度。在平时分析材料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慢慢就会发现同样的材料,通过积累提升后的自己一眼就能看透其内涵本质。学而不思则罔,申论写作不仅注重多练,同样注重思考。带着问题去研读材料,既能提升阅读效率,又能帮助我们准确答题。

3、多方积累

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要多熟悉政府公文写作用语,培养公务员思维。推荐大家备考休息时多翻阅政府工作报告、人民网时事评论员文章、半月谈等,潜移默化地更新思维方式。此外,多积累优秀范文中常用的领导人讲话、名言、谚语和典型事例,运用到申论写作中,会增色不少。

4、优化表达

申论的答题中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混淆书面语和日常用语,即很多小伙伴的申论答题内容只是“写在纸上的口头用语”。然而,书面文字有其自身的行文规范,我们需要剔除自己写作内容中多余的部分,尽量精炼语言,做到简洁明了、兼具文采。此外,注意词汇的替换,争取多用公文写作常用词汇,如把“反腐败”替换为“阳光行政”“防止权利寻租”等专业化词汇,文章档次显著上升。

经验贴!2018年国考行测74分,申论75分

公务员每一个环节网上都会公示,所以需要大家时刻关注公务员招录网站,按照要求完成每一阶段内容。其实公务员考试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所以大家只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得失不要看得太重,说不定一不小心,你就考上了。

以上是我考公务员时期的一些经验,不知道能否向大家提供有用的帮助,最后预祝想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能够早日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