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薪資與職稱掛鉤,這樣的“同工不同酬”你認為合理嗎?

一直以來,很多從事九年義務教育的教師對職稱,是既愛既恨的態度。

教師薪資與職稱掛鉤,這樣的“同工不同酬”你認為合理嗎?

為什麼對教師職稱既愛既恨呢?

因為有了教師職稱的標準,我們可以多領到一項津貼,而且津貼的數額還不少,也是是教師薪資的主要構成部分。職稱的等級劃分讓教師有動力向著一個目標前進,畢竟職稱不同薪資也有一定的差距。比如:小學一級職稱和小學高級職稱的薪資就差好幾百塊錢,同樣是小學教師,副高級和正高級的職稱,同樣能查好幾百塊錢。

不光如此,教師想要評上職稱真的是非常難,有的教師奮鬥大半輩子才能評上一個初級職稱,到退休時也不過只是中級職稱。而且職稱的數量也是非常有限,只能選少數教師參與評定,所以就造成了一種教師與教師之間的落差感。

教師薪資與職稱掛鉤,這樣的“同工不同酬”你認為合理嗎?

雖然中小學教師薪資與職稱掛鉤,但是不同職稱之間相差這樣多的錢,合理嗎?

很多中小學教師覺得,太不合理了!

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同樣都是編制內,為什麼公務員就不實行職稱制度呢?就拿一線的中小學教師來說,雖然薪資與工作量掛鉤,但是這類能成功評上初級職稱的都沒有十之一二,很多一線老師都是工作了20多年才被評上以及教師,更有些獎金退休的老教師依舊是拿著初級職稱的薪資,難道你以為這類老師就是沒能力嗎?

其次,職稱評不上,不單單是評審制度的問題,職稱名額、評審太嚴、沒有人脈等問題都是擺在職稱道路上的一道門檻。不少中小學老師多麼希望教師的職稱能想公務員一樣,到了年限就自動升級,那該有多好。

教師薪資與職稱掛鉤,這樣的“同工不同酬”你認為合理嗎?

如果說評定職稱的標準不是能力,不是工作量,那麼與教師薪資掛鉤就是最不合理的。教師的薪資應該與工作績效掛鉤才對,“多勞多得”自古就是勞動階級的權益。現在仍然有不少教師在渾水摸魚,幹得少也就罷了,績效還非常差,最關鍵的是還有職稱保障,這就是最不合理的。很多教師工作量大任務重,卻始終評不上職稱標準,這也是不合理的。

也有不少中小學教師認為:國家用職稱制度把教師分類的初衷是好的,能夠極大程度上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但是錯就錯在影響評定職稱的標準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走關係、送灰色收入等,且符合條件就可以評,不能給指標限制,但聘任時要由學校出臺具體細則按標準聘任。

教師薪資與職稱掛鉤,這樣的“同工不同酬”你認為合理嗎?

如果把教師的職稱標準按工齡、績效、工作量來評定,恐怕哪個教師都不會有意見,有能力你就多拿,沒能力你就少拿,誰也不會多說一句閒話。但是從目前來看,短時間內想要改變現在這種現狀,幾乎是不可能的。對於中小學教師職稱的評定製度,您是如何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