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县:主题教育助力产业振兴 有“橙”心出“橙”果

本网讯 龙陵县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为契机、围绕“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一具体目标,将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凝心聚力推动全县产业发展工作,取得较好的阶段性成效。尤其该县依托勐糯镇褚橙基地大力发展万亩褚橙产业,形成了在全市独具特色的“褚橙模式”,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热议。

该县勐糯镇地处怒江峡谷之中,拥有着得天独厚的热区优势、土地资源,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立体气候,有国土面积227平方千米,有耕地13.5万亩。主要农业产业有甘蔗、香料烟、畜牧、林果;主要工业产业有铅锌冶炼、蔗糖加工;第三产业主要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勐糯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保山市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镇的发展机遇,2014年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云南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万亩褚橙产业落户勐糯,投资10亿元进行3万亩柑橘类水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落地以来,以产业推动、精准扶持为抓手,以全局谋划、个性帮扶、龙头企业带动等为手段,引领勐糯农业规模化发展、带动群众脱贫增收致富,取得了良好成效。3年多来,在上级关心重视、政策支持和企业努力下,万亩褚橙列为全市重点支持的十个万亩之一,尤其在主题教育期间巩固前期成果,提升基础优势,让褚橙产业快速推进,成效更为明显,目前完成土地流转10238亩,种植10238亩,预计今年实现挂果8000吨,预计实现产值4000万元。

抓规模农业助增收 利益联结互赢

在主题教育调研中,龙陵县针对发现的群众增收渠道单一、收入支撑较为薄弱这一问题,立行立改、即知即改,尤其为避免褚橙产业发展出现企业增效快农民增收慢的窘况,通过与褚橙公司等多方协调,建立完善一系列利益联结机制,确保企业农户双丰收、双受益。如,在褚橙基地建立完善土地流转租金增长机制。土地租期为30年,每10年为一个调租周期,第一、二、三个十年租金每亩每年分别为300、400、500元。土地租金分6期付清,每五年付一次,于每期第一年第一个月付清。建立完善基地管理农户和务工农民收入增长机制。按2000—2500株(25—35亩)划分为一个基地单元,每个单元配置2名产业工人,并优先将土地出租户返聘为产业工人。在未挂果的前4年,每年按15—16元/株支付工资;产果后则根据市场行情,以产果量和质量给产业工人0.8—1元/公斤的奖励提成。建立完善产业反哺增长机制。定植后第五或第六年开始,公司按照种植管理农户年度种植管理收入总额(不含树苗费)为基数另提取15%作为产业收益提留反哺基金,按照农户出租给公司的土地面积补助反哺给被租地农户。建立完善村组提成奖励机制。定植后第四年挂果期开始,公司按照种植管理农户年度种植管理收入总额(不含树苗管理费)为基数再提取1.5%作为项目协调经费,主要用于项目协调经费和村级公共事务支出。截至目前,在土地流转增收上,已流转10238亩涉及345户1582人,第一个五年租金154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175户763人,租金收入483万元,户均2.76万元;管理单元增收上,共划分216个单元,每年624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75户每年收入216万元,户均2.89万元。

树牢“五化理念”强产品创新机制互融

主题教育期间,龙陵县调研走访企业中发现特色农产品还存在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不足的情况,为突破这一发展瓶颈,该县以褚橙产业为突破口,力求将其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拳头品牌,本着“干事创业敢担当”的劲头,通过创新理念、建章立制,以“五化”推动落地勐糯的褚橙做到产业强、产品优、产值高。一是坚持工业化。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在种植、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进行成本精细化核算,保证公司、集体和农户利益。二是坚持标准化。细化明确地块、水肥、鲜果单体的标准要求,严把各个环节、各项产品的质量关。三是坚持生态化。普及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自产有机肥,实行全程生态防控病虫害,较好保护了生态环境。四是坚持品牌化。将“褚橙”品牌视为企业生命,严把质量关,对种植、生产、销售全程进行跟踪服务,确保“褚橙”品牌在全国家喻户晓。五是坚持规模化。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连片集中种植发展模式,并进行配套厂房建设,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发展效益。如,褚橙项目落地带动主项目区勐糯镇田坡社区集镇街道亮化、美化、绿化全面完成,建成农贸市场,实现集镇提升改造;拉动新开各类餐饮、小吃、宾馆等15家,推动成立了有40余辆大货车的康成货运公司,实现了第三产业飞速发展,2018年田坡社区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699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4765元。

保障劳动力就近就业党建产业互促

在主题教育检视问题中,龙陵县针对检视出的党建促产业的力度还不足,劳动力就近就业创业支撑薄弱等问题,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一具体目标,以褚橙产业为纽带,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党建+产业”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员干出样子、企业闯出路子、群众赚到票子。在勐糯镇及其田坡社区两级党组织的鼎力协助下,通过公司成立龙陵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并组织开展了“脱贫致富一带两帮”(党员带群众,先富帮后富、先脱贫帮后脱贫)活动,通过一帮一、多帮一、一帮多等形式,使贫困群众学有人帮、干有人带,每年直接就地就近带动500人就业,就地招录技术管理人员47人,吸收返乡大学生1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人)。截至目前,在零星务工增收上,公司共临时用工1023人、8.3万人次,务工收入580余万元,其中建档立卡户253人、3.5万人次,获得收入230余万元;在农肥收购增收上,基地建设以来,共生产有机肥30000吨,目前还储备原料20000吨,共向农户收购牛粪、羊粪28500吨,群众获得收入569万元,其中建卡户群众获得收入130余万元。褚橙产业不仅成为勐糯镇乃至龙陵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压舱石”,更成为其乡村振兴的新引擎、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动能。

打通流通体系拓市场“线上线下”互补

在主题教育征求群众意见过程中,部分基层群众提出了扩大农产品市场和拓展销售渠道的意见建议。尤其随着褚橙的挂果成熟和丰收在即,产品的销售问题也越来越提上议事日程,备受勐糯田坡受益区群众关注。为念好褚橙产业这一致富经,让受益区农户吃下持续稳定增收的“定心丸”,龙陵县下定决心彻底解决这一后顾之忧,在当地政府、企业等多方努力下,2019年10月10日,褚橙牵手拼多多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打通了褚橙“线上”流通体系,借助拼多多“人为先”的“货找人”模式,把消费者对褚橙和云冠橙的长周期分散需求归集成短周期的批发需求,完全发挥了“拼多多”市场把控强、用户体验好等独特优势,使褚橙和云冠橙利润空间更大、中间渠道更少,消费者通过在线上栽种虚拟褚橙果树的方式,体会到一棵褚橙树成长的过程,线上“褚橙”成熟后,消费者将收到5公斤免费包邮的基地直供实物褚橙,实现“物质与精神双重消费”。通过进一步拓展产品的销售渠道,让产供销“一条龙”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尤其新电商平台的搭建,让农业产业化和数字农业无缝对接,不仅让褚橙成为企业茁壮成长的“摇钱树”,成为受益区农户脱贫增收的“聚宝盆”,更成为当地产业振兴的“火车头”,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如,借鉴“褚橙”经验,勐糯镇海头社区的范大叔私人定制家庭农场以“私人定制”为抓手,采用“互联网+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实施“承包种植制”(即向农户租赁土地后,聘其作为产业工人,根据市场订制需求,指导农户种植农产品,再向其收储,并进行加工、包装、出售,将销售额的30%返还到农户手中,实现农户“一块土地,三份收入”),实现基地到“饭桌”的直接销售,其产品于2018年进驻上海、昆明等市场赢得好评,目前已流转土地63户400亩,共招收和培养技术管理人员300人,带动6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林下生态土鸡养殖,形成了县内外颇有名气的“范大叔样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