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肖申克的救赎》

重温《肖申克的救赎》

安迪的海湾

上次看《肖申克的救赎》,还是大学。时隔多年,肖申克已逐渐模糊,偶然从哪里看到,总以为是男主角的名字,只依稀记得是个越狱的故事。

深夜里,随意地翻着电影,当时的眼神,应该像个猎人。紧凑的生活里看个电影,等于给自己喘口气,自然不希望寡淡无味。时下的电影不急着看,评分再高,也可能是一时舆论,给点时间,让它滑落到自己的位置。而经典的老电影,总不会让人失望。

翻到了《肖申克》,快十二点了,没打算看,就想瞄一眼开头,找回点情怀入梦。

等再合上屏幕时,两点过了,可怕的是,脑海里全是屋顶的啤酒和广场的歌声,毫无睡意。

不想给自己找借口,自制力一直很差,但话说回来,有些电影,一旦开始,就别想停下。

《肖申克》有多好,不用我说,国内外榜单之首,雄踞多年,无人撼动。但我一向不推崇评分,看不懂也极少看影评,电影在我心里,也算是门艺术,而艺术是件很私人的事,每个人走到今天,路不尽相同,当电影照进生活,应是不同的样子。有些人看的门道多,是人家的本事;有些人看得浅,也没啥,还年轻。同样的故事,过几年再看,必是另一番滋味。

当年的我,入世未深,进入部队也是几年后的事,对体制化这个概念,只是能看懂,也假想在监狱度过一生,若重获自由,真的无所适从?感受不到,远不如越狱的情节吸引人,年少的时候只爱故事。

后来入了伍,摸爬滚打了几年,再看到这个词,全是部队的影子。这回明白了,体制化这件事,用不上一生,几年就行。工作简单,房子免费,地段还好,旁边就是公园,午后散步时波光一片,上下班专车接送,营养也基本过剩,只要自己愿意,可以完全不接触外边的世界。年轻的我,过得舒服,剩下的除了大把的时间,全是恐惧。

挣扎着出来,挤地铁,吃盒饭,经常干到半夜十二点半,踏实了。

老布获得假释后,怕的想杀人,只为重回监狱,他知道离不开了。看着房梁上的“到此一游”,心中无限悲凉。

老瑞德险些步了后尘,他是幸运的,有贵人安迪。可在剧本之外的生活,我们只有自己,脱离舒适的体制,真的还有机会,去到墨西哥湾吗?原版的小说真不是这个结局。

二舅干了一辈子公务员,体制于他如血液,没有大风大浪,一辈子也过来了。如今对子女就一个要求,必须考公务员,我也赞同,因为共产党永远强大。

只不过,在有限的田野里,我更爱无限的海风,即使波涛汹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