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為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點贊

《人民日報》為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點贊

19日,《人民日報》刊發通訊《軍運會期間,武漢安全生產零事故、公共事件零發生 平安穩定這樣延續》

《人民日報》為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點贊

洪山區志願者在群防群治工作中 洪山區委文明辦供圖

《人民日報》為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點贊

漢口火車站“保安管家”巡邏隊24小時待命 通訊員向海燕 鄭敏供圖

《人民日報》為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點贊

16日,武漢市房管局聯合市網群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板開展“關注民生 人民滿意”之物業服務小區行,走進武昌安順家園小區,為社區居民提供便民服務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人民日報》為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點贊

“江漢管家”檢查小區消防器材 通訊員向海燕 鄭敏供圖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舒翔宇 通訊員孫思)19日,《人民日報》“四中全會看落實·基層治理新實踐”欄目刊發通訊《軍運會期間,武漢安全生產零事故、公共事件零發生 平安穩定這樣延續》,為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點贊,並指出,軍運會的圓滿落幕離不開平安穩定賽時機制的高效運轉,武漢將賽時工作機制逐步轉化為平時工作機制,推進社會治理能力邁上新臺階。

前不久,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馬國強在武漢市平安穩定工作視頻會上說,必須堅持主要負責人上陣,堅持多措並舉、發動群眾,推進武漢市域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邁上新臺階。

《人民日報》這篇通訊從全域協同、壓實責任、群防群治三方面介紹武漢基層治理新實踐經驗。通訊指出,9月1日零時起,武漢市啟動平安穩定賽時機制。全市被劃分為三大“片區”,由36位市級領導分別把口,確定各自責任。武漢要求“一把手”們親自指揮,全域協同。由武漢市委辦公廳、市政府辦公廳、市委政法委精幹力量組成的指揮部辦公室,24小時值班備勤,每天組織15個區、22個條線值班領導“視頻點名”,重大問題,集中研判。

軍運會結束後,這一機制逐漸成形,即將被吸納到武漢市社會治理機制文件中,在迎接其他節慶及重大活動時繼續發揮作用。

同時,武漢市紀委監察部門設立了7個專項督查組,15個區督察室,對落實賽時機制不力,不作為、慢作為的單位和個人嚴肅追責問責,239人受到紀委嚴肅處理。軍運會結束後,武漢市紀委監察部門的督察職責,將回歸市治庸問責辦和基層作風巡查辦,對幹部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等作風問題的監督,已形成長效機制。

通訊還指出,“江漢管家”“洪山軍團”等是武漢市的群防群治品牌。軍運會期間,他們日夜巡邏,成為一支重要的安保力量。“民有所呼,我必有應”,群眾身邊事從熱心群眾反映到社區網格員或“網上群眾工作部”,從街道反饋到各職能部門,渠道暢通、反應高效。依託互聯網、大數據,武漢市政務網、市長專線、城市留言板、數字城管等“接入”群眾反映問題信息的各類平臺已彙集成數據系統集成、智能應用的信息資源池,與50家市直部門和15個區數據共享,群眾的訴求可以迅速轉化為政務服務的“指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