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門縣脫貧攻堅顯成效

隨著歷口鎮深都村、古溪鄉謝家村等已出列貧困村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工程項目的完工使用,以及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的全面實施,今年祁門縣在面臨嚴重乾旱時,全縣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用水得到了充分保障,這是該縣著力加大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貧困人口生產能力和生活質量,致力脫貧攻堅的具體成效之一。

今年,祁門縣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最大發展機遇,強化責任落實盡銳出戰,聚焦貧困人口精準施策,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目前,全縣31個貧困村均已脫貧出列,累計脫貧減貧5766戶14619人,其中2019年度經過退出程序標註脫貧83戶24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03%。

該縣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突出問題工作重點,針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和一般農戶,先後組織開展兩輪大排查、大整改,事關貧困人口的各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縣6至15週歲適齡少年兒童受教育鞏固率100%,落實各類教育資助資金177.53萬元,惠及學生2276人次,辦理大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190人次;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貧困人口享受“351”政策累計補償1326.56萬元,享受“180”補償政策累計補償607.12萬元。同時“百醫駐村”有效化解了村醫“空白村”問題;重點推進了農村“四類重點對象”住房安全排查鑑定工作,對19戶確認為危房的貧困戶,全部安排危房改造或修繕,並驗收入住;通過新增水源、新建載水壩或過濾池、新增消毒設備等措施,徹底解決182戶貧困戶的飲水安全問題;提升全縣農村低保、特困供養人員補助發放標準,將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向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延伸,為3385名建檔立卡農村低保和特困供養對象發放補助資金1283.42萬元,為4572名建檔立卡殘疾人發放生活、護理補貼187.46萬元,為1123名建檔立卡高齡對象發放補貼44.91萬元。

針對貧困群眾缺技能、缺勞力等實際問題,該縣堅持把發展產業、促進就業等作為脫貧攻堅的有力抓手,為31個貧困村配備產業發展指導員,指導全縣3887戶具備種養條件的貧困戶實施特色種養到戶項目5635個,落實獎補資金774.44萬元;全縣共開發公益性扶貧崗位22個,舉辦扶貧專場招聘會14場次,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3家,幫扶41名未脫貧貧困勞動者實現穩定就業,累計發放外出務工交通補貼、就業崗位補貼等各類補貼288.15萬元;組織實施長江防護林、完善退耕還林、生態公益林等重點林業扶貧工程,按照政策規定及時兌現補助,生態公益林工程惠及貧困戶1784戶、4913人,完善退耕還林工程惠及貧困戶1703戶、5077人,累計發放生態保護扶貧資金146.8萬元,選聘100名貧困戶家庭成員擔任生態護林員,年人均穩定增收8000元。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祁門縣把各類扶貧項目作為重中之重,著力補齊短板,為長遠發展奠定基礎。安排扶貧資金1141萬元落實29個貧困村到村產業項目18個,實現31個貧困村農業特色產業扶貧園區全覆蓋,每個村集體年增收2萬元以上;以貧困村聯合種植項目為帶動,推進“貧困村+基地+企業”模式,目前,全縣各類扶貧中藥材種植面積已達3萬餘畝,實現31個貧困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把光伏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手段,致力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整合投入扶貧資金2137萬元,建成村級光伏電站48座,裝機容量2952.4千瓦,累計產生髮電收益310萬元,貧困村集體經濟平均增收達到10萬元。此外,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檔升級,實施交通扶貧項目33個,建設便民橋樑11座、道路硬化23條,工程建設投入資金435.9萬元;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總投資978萬元,覆蓋15個鄉鎮,解決了16501人飲水安全問題;投入資金1615萬元,新建173個4G基站,升級優化65個通訊基站,光纖覆蓋率、4G覆蓋率均達到100%,全縣111個行政村所在地免費WiFi全覆蓋。

·錢新勝胡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