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 荣辱与共 ——郎平与中国女排的四十一年

时光荏苒 荣辱与共 ——郎平与中国女排的四十一年

1960年,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北方,郎平出生了。由于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郎平家里的生活并不宽裕,更可以用贫穷来形容,因为郎平小时候体弱多病,母亲经常用小米粥为她补充营养,除此之外,没有给过她特别的待遇。

1967年,郎平进入了北京市东光路小学读书,看到姐姐因为打篮球而不做家务,厌倦了家务活的郎平也决定去打篮球,但去试训了两天,就因为其身体单薄被篮球教练婉拒了,并建议她去打排球试试。在这期间,郎平还去训练了一段时间的跳高,因为觉得太无聊了,郎平才跑去了排球队。

1973年,郎平被选入北京工人体育馆少校排球班接触排球,也是从这时候开始,郎平这一生与排球,从此便分割不开了。

1974年,14岁的郎平随即进入北京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排球训练班,而在那时候,郎平并不被教练所重视,经常一个人在场边独自练习,其所在学校也有个规定——三个月后,仍没有什么进步,就将送回家。看不到希望的郎平特别害怕,因为她不想就这样被送回家,但好在,凭借着自家的努力,郎平还是留下来了。

但是,郎平在队的那几年过的并不容易,因为打不上球,不但连12人大名单进不去,就连替补都不是,那种怀才不遇的心情,让郎平一个人在训练中暗自发狠。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郎平的命运,北京青年女排因为缺人就想从学校借一名队员去打球,教练认为郎平反正也用不上,就借调给了北京青年女排,也是从这个偶然开始,郎平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1976年,16岁的郎平进入北京女排,开始征战全国排球联赛。

因为其扣球势大力沉,当时的郎平还被戏称为“朝阳大炮”。

1978年,凭借其在北京队的优异表现,十八岁的郎平入选了中国女排国家队,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郎导与中国女排互相陪伴了整个一生。

1981年,21岁的郎平在这一年的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发挥出色,率领中国女排全胜夺冠,郎平个人获得赛会“优秀运动员”奖,“郎平”这个名字被很多人记住。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冠军,不仅是郎导的第一个三大赛冠军,也是中国女排的第一个三大赛冠军。

1982年,这一年,郎平22岁,一举获得世锦赛和亚运会两项冠军。“铁榔头”这个名字逐渐进入观众们的视野,对于这个称呼,郎平个人并不是很喜欢,她打趣地说“当时宋老师给我起这个名字 我还想宋老师怎么给我取一个这么刚的名字 以后连男朋友都找不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打响,这是郎平的第一次奥运会,也是她唯一一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奥运会,最终郎平带领队伍在决赛中战胜美国女排,获得奥运会冠军。

1985年,25岁的郎平已经进入了职业生涯的后期,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女排再次卫冕世界杯冠军,郎平则是一举获得“最佳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两项大奖。

1986年,26岁的郎平宣布退役,八年国家队运动生涯在这一刻宣告结束。但是郎平却有了一个新身份,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协助时任国家队主教练张蓉芳。

此后,为了爱情,郎平离开了中国,毅然决然跟随丈夫白帆踏上了去往美国的航班。那几年,因为郎平从小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排球上,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了解,在中国的尊敬爱戴到美国的无人问津,郎平第一次有了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为了生计,郎平开始辗转世界各地,做教练也好,打球也好,都在努力地生活着。但因为当时郎平年龄大了,伤病缠身,很多时候都痛的不行也要上场,因为这是职业化的排球,为了生活,她别无选择,那几年,郎平过的格外辛苦。

1990年,30岁的郎平受到国家排协的邀请,时隔四年再次回归国家队,重新回到自己熟悉的主攻位置,并带领球队在当年的世锦赛获得亚军。

1995年,中国女排跌入低谷,中国排协邀请远在美国的郎平回国担任国家队主教练一职,郎平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是出于对中国女排的感情,再加上恩师袁为民的一再劝说,最终,郎平答应了。一回到中国,郎平就被万人空巷的场景吓坏了,她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有这么多人记得她,此后,郎平开始执掌中国女排教鞭,同年便获得世界杯第三。而也是在这一年,因为排球的原因,与丈夫聚少离多,感情淡漠,郎平与白帆选择了离婚,结束了长达八年的婚姻。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打响,郎平带领当时仅排在世界第八的中国女排一路闯入决赛,面对当时如日中天的古巴女排,中国女排拼尽全力最终遗憾获得亚军,虽未能夺冠,但时隔多年,中国女排又重新回到了世界强队行列。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郎平就把处于低谷的中国女排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让很多人感叹郎平的强大,但在这荣光背后,是数不尽的辛酸,几次晕倒在赛场上,几次危及生命。

1998年,在获得亚运会冠军后,郎平选择了卸任,在把象征着中国女排帅位的排球交付到下一任主教练胡进时,那个无比坚强的女人,第一次泪如雨下,有多不舍的,有多不甘心,有多不容易,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在那一刻,过往的种种浮现在眼前,但因为女儿,她不得不选择放下。谈及辞职,郎平后来说道“舍不得,辞职其实我已经想了很久,亚运会以前就想着要辞职,就想亚运会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把亚洲冠军好好地交给胡进教练,所以当时觉得,终于完了,终于完成使命了,看着队员又舍不得,所以就那种心情,还是挺难,依依不舍的,当时也是觉得很不容易,反正心情还是挺复杂的,主要是对运动员的感情特别深,当时其实很大因素也觉得,应该退下来,多陪陪女儿。”而对于“白银一代”,郎平只有遗憾,“当时看到这么多队员哭了,也挺舍不得的,尤其像这些队员,没有很多机会参加奥运会,所以特别想让她们拿冠军,其实比我自己后来想拿冠军的那种欲望还要强烈,所以我当时看队员哭,我觉得又舍不得,又觉得没把她们送到奥运冠军的领奖台上,因为我觉得我拿了冠军,她们也应该拿冠军。”

离开中国女排之后,郎平回到了美国,为了照顾好女儿,郎导继续转战各国联赛,当着教练,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2004年,中国女排获得了雅典奥运会冠军,在中国女排风光无限的同时,郎平在征求了时任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的意见后,选择指教当时正处于低谷的美国女排,只为离女儿更近一些。虽然当时不断会受到美国排协的邀请,郎平坚决不加入美国国籍,但在那两年,郎平并不顺利,一次又一次的输球,让郎平各位的生气,又觉得无可奈何,直到2007年女排世界杯,郎平带领美国女排获得第三,成功入围了北京奥运会。就算不再是中国女排主教练,作为“对手”的郎平仍然方方面面都为中国女排考虑,专程联系医生为冯坤和赵蕊蕊做手术,在生活中,也是对两位队员格外照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拉开帷幕,一场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的“和平大战”格外引人关注,最终郎平所带领的美国女排获得了胜利,其实这场球的胜利对于美国队来说至关重要,但是郎平却并没有多开心。后来采访说道“那场比赛,我说的很少,因为我是中国人,我对中国女排是有感情的,但是我作为一名职业教练,带领球队赢球这是我的职业操守,而且我觉得这场球无论谁赢,都是中国队的胜利,因为我和陈导都是中国的教练”。那一年的奥运会,中国女排获得第三,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获得亚军,年底,郎平拒绝了美国排协的高薪,因为她无法接受,再与中国女排隔网相对。

2009年,受到恒大集团董事长许家印的邀请,郎平再一次回归中国,这一次她不再是中国女排的主教练,而是作为恒大女排的教练,成立了中国排球史上第一支职业化的球队。第一年,恒大女排成功冲入甲A;第二年,获得联赛亚军;第三年,获得联赛冠军,仅用了三年,郎平就将队伍带上了全国女排联赛的顶峰。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以2:3输给日本女排遭到淘汰,郎平作为解说嘉宾,在赛后的采访中掩面而泣,既心疼队员流血了还在拼,又觉得中国女排到了很困难的时期,因为在她的过往岁月中,中国女排是那么的骄傲,那么的自豪,输给日本,无缘四强,对于郎平来说,对于这位中国女排的荣誉之师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2013年,郎平球员时期的队友陈招娣因病离世,中国女排的窘境,老队友的逝世,都让郎平有很大的感触,在征求了女儿白浪的意见后,白浪的那句“妈妈无论在哪里都是教排球,你开心就好!”,给了郎平莫大的鼓励,下定决心,正式聘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同年的4月25日,郎平正式以中国女排主教练身份出现在公众场合,距离她上一次执掌国家队,已经过去了十七年之久,但是这一年,郎平却让大家“失望了”,亚锦赛遭遇失利,仅获第四,创下38年来亚锦赛最差战绩,一时间,国内外媒体都认为郎平江郎才尽,应该让位于年轻人,但是郎平还是把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给年轻队员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

2014年,郎家军重新出发,这一年的世锦赛,中国女排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举获得亚军,但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亚军已经是郎导执教生涯的第四个亚军了,又是在一次阴差阳错中,郎平与世界冠军教头失之交臂。

2015年,重新回到世界强队行列的中国女排,一步一步正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就在这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进行时,上帝又跟郎平开了个玩笑,主力二传魏秋月和副攻徐云丽依旧处于康复之中不具备打球条件,新星杨方旭在大奖赛意外受伤,队长惠若琪更是在世界杯开始前两周,因为心脏病不适无法参赛,一个接一个的打击,经历过大风大雨的郎平,在那一刻终于忍不住了,在训练场上,背着所有人,独自走到角落,一个人可哭了起来。好事多磨,中国女排最终获得了当年世界杯冠军,时隔十一年再登世界之巅,获胜后的郎平各位激动,虽然这一生中,她所获得荣誉无数,但这个冠军,是她职教生涯的第一次三大赛冠军,激动之情难免,在赛后的采访中,郎平哭了,“作为强者,也面对更多的困难”,也正是这句话,深深烙印在郎平心里,陪伴她撑过了一个又一个磨难与艰辛。

2016年,带着世界杯冠军的光环,带着亿万人的憧憬,中国女排踏上了飞往里约的航班,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使得年轻的中国女排措手不及,小组赛2胜3负仅获第四,1/4决赛又将遭遇苦主巴西女排,在外界看来,中国女排似乎是提前宣告了奥运会征程的结束,舆论的压力,指责与批评,郎平又一次全揽了过来,“球队输球,作为教练,责任在我,是我没有带好队伍,我作为教练,遇到任何困难,我都要顶住,因为队员都会看着我,如果我慌了,整个队伍都慌了。”正如后来所发生的那样,中国女排先是奇迹般的战胜了巴西女排,又在半决赛和决赛中,先后战胜荷兰女排和塞尔维亚女排最终登顶,时隔十二年再次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赛后,郎平格外的激动,因为距离她上次染指奥运会金牌,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二年之久。

2017年,57岁的郎平开始隐退养伤,虽然家人们极力反对,但她仍决定继续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

2018年,郎平重回主教练一职,处于巅峰期的中国女排在这一年遭遇了诸多磨难,功勋老将逐渐退役,年轻人顶不上来,队伍迟迟磨合不够,当年的世锦赛,在万千中国人民的期待之中,中国女排获得了第三名。

2019年,在建国70周年之际,郎平带领中国女排以11连胜的战绩夺得世界杯冠军,获得了队内第十个世界冠军,一时间,中国女排又着实“火”了一把,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欢呼。

不出意外,明年东京奥运会将是60岁的郎平为中国女排站的最后一班岗,1978年以队员身份进入国家队直到现在,进进出出、浮浮沉沉,不长不短,整整41年,无论是在中国女排,还是在远方,郎平始终都牵挂着这个给了她无线荣耀、陪伴了她大半个人生的中国女排,在这41年的峥嵘岁月中,郎平以队员身份、或是以教练员身份,为中国女排带来了七次世界冠军,荣誉背后,是数不尽的辛酸与不易,为了中国女排,她与丈夫聚少离多,婚姻走向破裂;为了中国女排,与女儿相处世界甚少,经常是很久才见一次;为了中国女排,她伤病缠身,一次一次在中国女排陷入低谷时,挺身而出,重塑中国女排的辉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