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試探男友,我花錢請了一個姑娘……」

「為了試探男友,我花錢請了一個姑娘……」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導言

午休時間,老陳端著水杯剛走到茶水間,就看到同事小花縮在角落抽抽搭搭地哭。

老陳忙掏出一包紙巾遞過去:「小花,這是咋地了?」

小花哽咽著把手機遞給老陳:「我男朋友,是個『渣男』,嗚嗚嗚……」

老陳一聽頓時怒火中燒,結果一看手機裡的聊天記錄就愣了。

「為了試探男友,我花錢請了一個姑娘……」

-老闆,你男朋友通過我好友申請了【截圖】。

-老闆,你男朋友讓我給他發照片【截圖】,你給我一張他喜歡的類型我參考下。

-老闆,你男朋友拉我打遊戲【截圖】,他喜歡什麼類型的女性隊友你給我說一下。

-老闆,你男朋友說要來找我,我給他說我在上海【截圖】。

……

「嗚嗚嗚,老陳,他剛才騙我說他週六要去上海出差……」

「這……這個人是誰啊?為什麼會去跟你男朋友聊天啊?」老陳一臉懵,舉著手機問。

「他是『鑑渣師』,可以幫人鑑定『渣男』……」

「鑑渣師」乃何許人也?

提到「渣男」的表現,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腳踩兩條船」「海王」「出軌」……總之,就是對情感不專一。

「忠誠」是感情中的原則問題,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因此,在戀愛或婚姻中人們往往會在意另一半對感情是否忠誠。

有的人似乎天生就在情感的敏銳度方面佔領優勢,不光能從細枝末節處察覺出另一半的不同尋常,也能像福爾摩斯一樣從蛛絲馬跡中找到證據佐證自己的猜想。

但有的人在偵查方面可能就不那麼擅長了,或者他們也懷疑伴侶對感情是否忠誠,但又無法找到足夠的證據去打消或佐證自己的懷疑,由此產生了藉助外力以測試伴侶的需求。

老話說得好:有需求就有市場。

電影裡的這個橋段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私家偵探端著一臺大相機守在小轎車裡,等僱主的另一半牽著情人的手從酒店走出來的時候,「咔咔咔」地閃個七八張,一場腥風血雨就悄無聲息地醞釀起來了。

或許等夜幕降臨的時候,搓衣板「咔嚓」作響,擀麵杖虎虎生威;又或許在事發隔日的清晨,民政局又忙碌了起來。

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除了私家偵探通過實地勘察獲得一線情報這種費時費力的方法,還出現了一批自稱「鑑渣師」「情感專家」「情感疏導師」的人。

同樣是網上衝浪,這些人玩得可跟別人不一樣。

幾個月前,新聞就曝光了一批「鑑渣師」,他們要求僱主提供伴侶的一些信息,然後偽裝成有魅力的女性或男性對僱主的伴侶進行測試,如果僱主的伴侶上當了,就是「鑑渣」成功,然後「鑑渣師」還會對僱主進行情感分析和疏導,服務是相當地到位。

「為了試探男友,我花錢請了一個姑娘……」

「為了試探男友,我花錢請了一個姑娘……」

點擊查看大圖

這些測試內容多樣,簡單的有「鑑渣師」通過社交平臺向僱主的伴侶申請添加好友,複雜的有定製套餐,聲稱「服務到位,保您滿意」,報價最低才1~2元。

看上去好像沒什麼問題,僱主測試了伴侶是否忠誠,「鑑渣師」賺到了錢,皆大歡喜。

彷彿伴侶通過這種測試後,僱主便會堅信伴侶的忠誠,再也不會心存懷疑;

彷彿「鑑渣師」不會被反套路,還沒開始「鑑渣」,就已經被人識破;

又彷彿「鑑渣師」獲得了僱主伴侶的隱私信息後,絕不會對其進行精準詐騙或倒賣資料。

表面一派歲月靜好,雲淡風輕……

唉。

「渣男」的分類

不論「鑑渣師」是不是真正的「xx專家」,其經驗再豐富也僅限於替人鑑別伴侶是否專一。

但「渣」的表現僅僅只有對感情不專一這一點嗎?

  • 不戴套

「你不愛我嗎?和你在一起我不想隔著套套。」

「安全期不會懷孕的,我想射在裡面。」

「我不想戴套,你吃藥吧。」

「我們還小,把孩子打掉吧……」

……

做好避孕措施是我們一直在強調的事情,只要還有不知情的姑娘把不戴套當作是愛、是奉獻、是生死與共,我們就會一直說下去。

主動戴套是正確的、負責任的做法,不光可以降低感染性傳播疾病的風險,也能有效地避孕。而不停地找藉口不戴套、不為女性健康考慮的男人,也是「渣男」。

唉,希望上面引號裡的那些話,姑娘這輩子都不會聽到。

  • 暴力

在幾十年前,甚至流傳過「吃飯、睡覺、打老婆」的說法,相當大的一部分人認為丈夫毆打妻子不是違法行為,這體現了無知的人對家庭暴力的違法性認識嚴重不足。

時至今日,仍然有一部分人肆意地對伴侶進行辱罵、毆打和虐待,但因為處於伴侶關係中,只有少數受害者會將這樣的傷害公之於眾,外人就算知道了,也會怕兩邊不討好,反倒惹得一身騷,很可能不會選擇介入,使「暴力渣」沒有受到應得的制裁。

「為了試探男友,我花錢請了一個姑娘……」

我們說過無數次,家庭暴力只有0次和無數次的區別。每一次對家庭暴力的原諒與退讓,都是對施暴者的鼓勵,使其變本加厲,而對受害者及其孩子、親人來說,將會是整個家庭的悲劇。

當然,暴力不僅僅是指拳腳的傷害,它也包括冷暴力、性暴力……

  •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其實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放在「渣男」的分類中不是很恰當,嚴格來說這是一種精神疾病

但壞就壞在反社會人格患者往往給人理性、高EQ、善良、隨和、低調、謙遜、無害的印象,甚至顯得很有魅力,很少有人發現這些人實際上患有精神疾病。

反社會人格患者缺乏同理心、悔恨和羞恥的心理特質,使得他們為人處世自私自利又衝動,並且缺乏長期維持關係的能力。

戀愛的時候他們不吝嗇山盟海誓,什麼甜言蜜語都能說出口,等愛人無法自拔後,又抽身離去。要判斷一個人是否患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需要長期而細緻的觀察。

這樣的人少嗎?還真不少。

調查顯示,每100個人中就有4個反社會人格患者,這些人能夠不受情緒影響行事,也不在乎他人感受,甚至漠視法律,難以為自己的過錯感到內疚。

結合前段時間的「殺妻騙保」案中,受害人的丈夫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仍然對自己的罪行矢口否認,不由得令人頭皮發麻。

「渣男」到底是什麼,什麼樣的人才算「渣」?

這個問題如千人千面,每個人因為經歷不同,會有不同的理解。就算是單身,也可以通過觀察周圍的戀人或夫妻得出自己的結論。

可能正是因為「渣男」「渣女」太多,面對感情有太多的猶疑和害怕,所以我們前面說到的「鑑渣師」才會有市場。

但選擇「鑑渣」的後果我們也提到,可能會有財產損失、信息洩露、鑑定結果不可靠等等。

與其寄希望於這些難辨真假的「鑑渣師」,不如多愛自己一點。

對方渣不渣,你真的一點也不知道嗎?

但凡你能多愛自己一點,做決定時也不會如此猶豫不決。

有時候就會想:到底什麼樣的關係才算真正的愛呢?

最後給了自己一個答案:相互尊重,並珍惜對方給予的尊重。

希望每一個姑娘都能得遇良人,遠離「渣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