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时隔八年,《主持人大赛》再度回归,接连上了好几天的热搜。节目吸引了一批优秀的主持人才,他们张口就是满分作文,古诗词更是信口拈来,仿佛让网友看到了主持届未来的希望。

其实网友对这些选手的花式表扬,正折射出当下主持行业已然出现断层现象。与流量明星一茬接一茬快速更新换代不同,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已经成了各平台的“稀缺资源”。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名嘴霸屏,主持行业断层严重

双11“猫狮大战”刚刚结束,距离新年又只剩下一个半月了,各大电视台开始为跨年晚会投入到新一轮的竞争中。

虽然现在无法得知跨年晚会的嘉宾阵容,但主持人或许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些面孔。湖南卫视基本以何炅、汪涵带领的《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两大主持团队为主,而浙江、江苏、东方等卫视除了自己的当家主持外,还会邀请当红明星来做主持,丰富主持人的阵容。

从跨年晚会一成不变的主持阵容,我们多少可以窥见主持人断层的趋势。而扫一眼各大平台主持人的年龄,孟非48岁,何炅、汪涵45岁,撒贝宁43岁,相对来说年轻一些的华少也38岁了……这些能撑得住场面的一线主持人,基本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了。

随着近些年娱乐产业的发展,这些优秀的主持人让观众形成了习惯性的口碑青睐,在观众心里的地位几乎可以说“不可撼动”。因此,一些大体量综艺以及晚会,或者新播出的综艺节目,都喜欢用“名嘴”来撑场。

以“劳模”何炅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他共主持了11档节目以及4台晚会,仅在刚过去的一周,他就在横跨网台的五档节目与观众见面。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无论是丰富的舞台经验,还是多年来积累的高知名度,一线主持人的实力都是新生代们短时间内无法超越的。也因此无论电视综艺还是网络综艺,主持人名单都绕不开何炅、撒贝宁、汪涵等这几个名字。

实力不过硬、成长空间窄,主持新人前途未卜

一边是名嘴们常年霸屏,而另一边却是年轻的新一代主持人们始终无法得到观众认可。而造成这样的局面,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国内主持人行业的头部集聚现象异常明显,资历深、作品多的“名嘴”,几乎垄断了行业内的优质资源。而年轻主持,只能作为主持群中的一员参与节目,很难获得晋升。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主持人是“脸面”一样的存在,需要过硬的业务能力。如法制节目出身的撒贝宁,通过多个节目的历练,成了主持行业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在主持法制节目时鞭辟入里、逻辑缜密,但到了综艺节目中则诙谐幽默,成了名副其实但段子手;而汪涵、何炅也在多次承担了控场、圆场的任务,在各大节目中游刃有余。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主持新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但市场环境加剧了曝光度向头部聚集,大部分的主持新人没有机会能够独自完成大型活动的主持任务,得不到足够展现和历练。如早在2006年就通过《闪亮新主播》的选拔加入到《快乐大本营》的杜海涛、吴昕,已经在节目中担任主持人13年了,虽然也收获了不少粉丝的喜爱,但至今他们仍然似乎仍然摆脱不了何炅的“庇护”。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在“名嘴们”的光环之下,主持新人真正能“挑大梁”的日子,还遥遥无期,他们大多只能在节目或者晚会中站在舞台的一角,与众多的综艺咖们一起成为节目的“陪衬”。

另一方面,是传统主持人的发展空间日渐狭窄,让新人主持出位难上加难。1999年,还是北大在校生的撒贝宁,在老师的推荐下试镜,并成功获得主持央视法制栏目《今日说法》的机会。但现在,虽然每年仍然有很多播音主持人专业的学生毕业,可能够直接入行担任主持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2018年底,在教育部公布的我国就业率最低的15个专业中,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已经从原先的热门专业,发展为现在的就业率倒数的专业之一,主持行业的前景危机可见一斑。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尤其是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大量涌现,为了让节目内容更自然连贯,很多节目都弱化了主持人的概念。如《奔跑吧》《极限挑战》这一类明星户外真人秀节目,已经完全舍弃了传统的主持人,导演和嘉宾的互动反而成为了节目的一大看点;而《演员请就位》《歌手》等竞演类节目,则是由演员或者歌手来串场主持。

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主持人和嘉宾使用管理的通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主持人行业的准入门槛。但出于节目效果的考量,和知名度、观众认可度相对较低的主持新人比起来,节目方还是更青睐使用选用市场认可度、有号召力的艺人换一种身份来到节目中。

同时,年轻的主持人们不仅面对明星跨界抢饭碗,还要面临主持人虚拟化趋势的压力。今年1月29日,央视个人AI主持人登台亮相,全程主持央视网络春晚;3月15日,央视财经联合搜狗联合推出的AI主播“姚小松”也正式“上岗”。同时,还有一些综艺也开始将AI主持作为节目的一个亮点,如今年爱奇艺多《我是唱作人》就由produce C来担任主持。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培养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相比较而言制作一个AI主持人,时间成本可以大大下降。据《科技日报》报道,2019年春晚对撒贝宁、朱迅、高博和龙洋四位主持人的虚拟形象制作和形体录制,仅花了20天,并且这些数据还可以循环利用。

因为明星们的跨界以及AI主持人的加入,综艺节目的新鲜感增加了,但传统主持人的地位却越来越边缘化了,这让本就机会欠缺的主持新人,成长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很多人不得不选择退居幕后或从事别的职业。

新老主持人纷纷转型跨界

10月,北京卫视主持人栗坤离职创业,使得主持人“转型”这一话题再度引发了业内关注与讨论。主持人转型的原因有很多,对于知名的主持人来说,他们的转型是为了探寻新的职业发展新方向。例如一部分主持人试水制片人、导演等幕后岗位,挑战和突破自我。如浙江卫视的华少转型较早,从2013年就开始了从主持人向制作人、总导演转变的事业发展方向;湖南卫视的何炅则在主持之余,在话剧、影视等方面多栖发展,执导了电影《栀子花开》;央视主持人董卿,在进修归来后转型为制作人,也在2017年推出了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受到观众好评。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还有一部分则选择离开主持岗位创业,拓展自身另一条转型路径和发展空间。今年,央视主持人路一鸣、张羽以及北京卫视主持人栗坤,先后从主持岗位离职,他们或加盟了互联网公司,或创立自己的公司,创业成为主持人转型的又一个试验区。

这些“名嘴们”相继有了新事业,在舞台的曝光率必然将逐渐减少。今年湖南卫视的电商晚会,何炅因为演出话剧而缺席,少了何炅的主持团队,没人能和汪涵“一唱一和”,也没人能帮谢娜圆场,让不少观众觉得有些遗憾。

但对于年轻的主持新人来说,面对主持前辈深入人心、出头机会少等种种压力,转型则更多是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

因为主持而遭到许多议论的沈梦辰决定重拾演员梦,参加了《演员请就位》,并已经从待定席逆袭成为了陈凯歌组的成员;在《爱奇艺早班机》中担任主持的彭小苒没能靠着主持人的身份成功出圈,但古装言情剧《东宫》的热播,却让她成功被更多人认识。像这样转型的年轻主持人不在少数,他们除了相关活动主持外,如今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影视行业,试图闯出另一片天地,来获得观众的认可。

一线主持人迈入不惑之年,主持行业现“断层”危局

而随着越来越多新老主持人的转型跨界,“断层”这一现象进一步加剧了。面对这一问题,一些平台已经有所察觉,并发力“自救”,试图为主持力量增添新血液。

这一届的《主持人大赛》由撒贝宁担纲主持人,康辉、董卿坐镇点评嘉宾,敬一丹、鲁健、朱迅等共同亮相首场季节目的专业评审席位,央视的当家主持纷纷亮相助阵;而湖南卫视则在去年推出了职场历练主持新人的节目《嘿!好样的》,邀请到何炅、汪涵共同为新人站台,并开放了一部分平台的综艺让选手进行实践,带动和发掘新生代主持人。无论是嘉宾、主持阵容、还是节目本身的形式,都足以看出平台对主持新人的重视程度。

但是,主持人的培养其实更需要整个行业来共同努力。一系列主持人选拔节目的推出,让新生代主持人补给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但这些新生代主持人如何真正踏入主持界,获得更多实践和成长的机会,或是眼下更加急待解决的问题。

— THE END —

作者 | 李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