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唯一沒有縣名的縣,東鄉族自治縣

一般的縣都有名字,比如,新疆的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縣名是木壘,哈薩克表示木壘縣有哈薩克族。再比如,新疆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可以簡稱塔什庫爾幹縣,這個縣的名字就是塔什庫爾幹,後面的塔吉克表示這個縣有塔吉克族。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有一個縣,沒有縣名,那就是東鄉族自治縣,是中國唯一沒有縣名的縣。因為,東鄉族是這個縣的一個民族,並不是縣名。

中國唯一沒有縣名的縣,東鄉族自治縣

東鄉族自治縣地處黃土高原丘陵地帶,位於甘肅省中部西南面,臨夏回族自治州東北部,東隔洮河與定西市臨洮縣毗鄰;南與廣河、和政縣接壤;西以大夏河與臨夏市、臨夏縣為界;北有劉家峽水庫與永靖相望。建國前東鄉縣分屬臨夏、和政、永靖、寧定(今廣河)四縣,1949年8月22日解放,1950年9月25日成立東鄉自治區,1955年6月改稱東鄉族自治縣。東鄉縣是全國唯一的以東鄉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也是甘肅三個特有少數民族之一東鄉族的發祥地和主要聚居區,屬國列省扶重點貧困縣。

全縣轄16個鄉、8個鎮、229個行政村、1893個合作社,5.88萬戶、30.48萬人,其中東鄉族佔87.12%,漢族佔9.78%,回族佔3%,其他少數民族佔0.1%。全縣總面積151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4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6.78萬畝(其中山旱地佔87.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99人,人均耕地1.2畝。全縣海拔1735—2664米,平均海拔2199.5米,屬溫帶半乾旱氣候區,年均氣溫6.4℃,降水量在35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高達1387毫米,日照時數2500小時以上,全年無霜期138天左右,四季分明。

歷史文化悠久。東鄉族信仰伊斯蘭教,有民族語言,沒有民族文字。境內有豐富的馬家窯、齊家、辛店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林家遺址出土的銅刀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銅鑄器物,被譽為“中華第一刀”。出土的猴頭骨化石,為國內唯一現存的“甘肅副長吻猴”頭骨化石,是研究我國第四紀初期地理、氣候和古動物的重要資料。那勒寺一帶埋藏或出土的古動物化石群種類多、存量大,是研究史前文化的重要依據。

民俗風情濃郁。“東鄉手抓”享譽大江南北,“東鄉平夥”分配方式體現了東鄉人民平等互助、團結和睦的集體精神。油香、饊子、雞尾宴、拉什哈等民族美食花樣繁多,純正獨特。紅塔寺是洮河流域藏傳佛教文化的代表,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石窟壁畫有盛唐遺風。東鄉民族史詩《米拉尕黑》、擀氈、釘匠等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體育、河州花兒、說唱曲藝經久流傳。

中國唯一沒有縣名的縣,東鄉族自治縣

地理資源奇特。東鄉地形中間高、四周低,呈“凸”字形,黃河、洮河、大夏河環縣奔流。農林資源豐富,唐汪大接杏、三合棗、河灘桃梨、大紅袍花椒、天然地耳、東鄉羊肉、洋芋、早酥梨等土特產在省內外享有盛譽。高峽平湖、拱北園林、民俗故居、杏園風光、丹霞地貌、化石遺址等各類旅遊資源遍佈,形成了獨具特色民族風情遊、紅色文化遊、尋蹤探秘遊、宗教文化遊等線路,配套修建旅遊賓館、山莊茶園、農家樂,為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商貿洽談創造了條件。

區位優勢突出。位居連接蘭州、臨夏的交通要道,西距臨夏州府15公里,處在蘭州一小時經濟圈內,是絲綢古道南路“回藏風情線”上的重要通道,也是黃河大三峽旅遊開發板塊上的重要節點。境內213國道、折達二級公路、蘭臨高速交匯其中,蘭合鐵路穿境而過,公路網絡四通八達,全縣已整體實現鄉鄉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標。折紅二級公路建成後將縮短臨夏州到蘭州市的距離50公里,集貿市場眾多,商貿物流活躍。

2018年,全縣完成生產總值22.2億元、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8.1億元、增長5.7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36萬元、增長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億元、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9.4元、增長9.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61.8元、增長7%,全縣經濟社會總體保持了平穩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