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你可曾經歷過江湖中傳說的“靈魂六問”:

  • 配鑰匙的師傅:您配嗎?
  • 算命先生:你算什麼東西?
  • 食堂阿姨:你要飯嗎?
  • 快遞小哥:你是什麼東西?
  • 滴滴司機:你搞清楚自己的定位沒有?
  • 上海的垃圾分揀阿姨:你是什麼垃圾?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上海垃圾分類的新規一出,上海市民茶前飯後想的都是“這是什麼垃圾”,做飯的時候想著分垃圾,點外賣的時候想著分垃圾,逛街的時候也想著分垃圾。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小龍蝦身後事”示意圖)

其他地方的是不是在偷著樂呢?放心吧,該來的還是會來,蒼天饒過誰……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這46個垃圾分類先行試點的重點城市名單一出,想必將來恐怕這些城市的小夥伴們不是在分垃圾,就是在分垃圾的路上,畢竟現在環境問題是國內乃至整個國際關注的重點,“垃圾分類”很有可能會是全國環保行動的大趨勢。所以,趁現在多向上海的夥伴們取取經。

這邊先給各位獻上一份關於垃圾分類的小清單,以供參考。

正所謂‘宜未雨而綢繆,勿臨渴而掘井’。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此外,支付寶也推出了相關的小程序可以直接查詢垃圾分類。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但在如此嚴格的垃圾分類新規下,仍有一些人不按規定做事,覺得趁著天黑倒垃圾應該不會被人發現,殊不知在現如今如此強大的網絡環境下,這些人的不法行為無異於掩耳盜鈴。

最近就有上海的一家企業不信邪,以為趁著夜色偷倒垃圾不會被發現,上海的城管執法部門利用開源網絡找到企業的關鍵信息,通過層層抽絲剝繭,最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找到夜間偷亂倒案件的涉案企業,當事人最終被處以2萬元人民幣的行政處罰。(給破案民警加雞腿)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這裡把該起夜間偷亂倒案件為大家做一個案情梳理。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 城管執法部門接到上海市漕河涇物業反映,有人在夜間偷倒大量垃圾,且無法處理;
  • 執法人員視頻取證發現,案發當晚有一輛白色廂式貨車(車牌尾號691)進入該區域;
  • 視頻資料顯示,整個偷倒過程持續10分鐘;
  • 垃圾堆放點較為隱秘,違法人員輕車熟路,是一起有計劃有預謀的偷倒行為;
  • 根據車牌號調取該車輛近期行駛路線,鎖定目標活動位於九亭區域,對該區域企業逐一排查,無果;
  • 通過車輛信息向相關部門查詢企業信息發現,該車輛屬於上海某暖通有限公司;
  • 根據企業名字,查到該企業的註冊地址為松江區榮樂東路某號A區內,搜遍整個園區,無果;
  • 終於在某網站找到該企業的招聘信息,通過撥通電話確認該企業就是上海某暖通有限公司;
  • 獲悉該企業實際辦公地址位於中心路順慶路某寫字樓內,並找到偷倒車輛並進行暫扣處理。

怎麼樣?是不是有一種偵探破案的感覺?在前面幾種調查思路遇到瓶頸時,及時調整方向,尤其是通過開源手段找出該企業的招聘信息,從而進一步確定其實際經營地址,這跟我們情報分析師的思維和工作方法不謀而合。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外乎如此。

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開源網絡也時刻“注視”著人們的一舉一動,而我們的分析師可以運用情報思維,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方法、經驗和手段,搜索有價值的信息碎片,建立和釐清目標的邏輯關係,科學研判、精準復位,最終呈現清晰、完整的事實脈絡。

該來的還是躲不了?你的家鄉開始垃圾分類了嗎?

很多事情投機取巧是沒有用的,還是得踏踏實實靠硬功夫過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