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圈的固步自封,讓喜歡漢服的人望而卻步,漢服的未來堪憂

我算是接觸漢服比較早的了,07年左右,就接觸了漢服。那時候還在漢服吧裡面跟人學著做了好些漢服。甚至後來自己結婚拍的婚紗照,都是用自己做的漢服拍的,那時候覺得挺美的。當然,現在看那時候的照片,也確實是挺美的。畢竟那時候年輕瘦,穿啥都好看。

那時候的漢服吧漢服圈還沒有現在這麼亂,沒有現在的這樣那樣的矛盾,那時候大都只是純粹的愛好,裡面很多都是教大家怎麼製作漢服的,我也就是在那裡面,學著怎麼裁剪漢服,怎麼做漢服。

當然,那時候也提倡復興漢服文化,吧裡經常說起漢服的各種經歷,介紹滿清的剃髮易服的暴行,我那時候也跟著那些人一起說說,也沒有多大的影響,更沒有像現在這樣上綱上線。

漢服圈的固步自封,讓喜歡漢服的人望而卻步,漢服的未來堪憂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一些人鬧起穿漢服就得祭孔,記得當時吧裡有一個人,拍了一組圖片叫《一個人的祭孔》,大概是這個名字,實在太久遠,記得不是特別清楚。就是一個人穿著漢服去祭孔,周圍還有很多穿著其他衣服來祭孔的,那穿著漢服的人就顯得特別的孤寂。

當時這組照片在吧裡真的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讓很多人都很感概。一時間,穿著漢服去祭孔成了一種時尚,當時很多人都相約一起去祭孔。

曾經還有好幾個人邀請我一起去祭孔,但是我都拒絕了。說實話,我是喜歡漢服,“服章之美謂之華”,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當然也愛美,我對漢服的喜歡,只是因為漢服好看,並不關我喜不喜歡孔子什麼事。我對孔子的印象說不上有多好,但是也說不上有多不好,但是要說為了穿個漢服去祭拜他,呵呵噠,我還真不這麼想做。

漢服圈的固步自封,讓喜歡漢服的人望而卻步,漢服的未來堪憂

其實,在我看來,漢服真的沒必要和孔子這些扯上關係,喜歡漢服,和孔子真不搭邊,而且,穿漢服,祭拜孔子,念儒家經典,就是傳承文化了?

諸子百家,又不只有孔子才穿漢服的。難道在漢朝之前,其他人就都不穿衣服了?難道諸子百家的文化,都不用看了?

這裡對於諸子百家和孔子的事,我也就不多提,大家如果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看看,網上這類資料還是很多的。

我在這裡想說的就是,漢服就是漢服,就是好看,就是一種美,這就是一種傳承,一種文化,一種美。誰說美就不是一種文化了?何況這裡面還可以有漢服的製作,各朝各代漢服的歷史,漢服的各種穿法,等等,這些也都算是一種傳統文化,可以研究。

但是真沒必要扯上孔子給自己搭上一件虎皮,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故事,大家應該心裡都有數。

漢服圈的固步自封,讓喜歡漢服的人望而卻步,漢服的未來堪憂

再說後來,因為祭孔的事件,我在漢服圈裡說了一下自己的感想,然後我就被噴了,被噴得體無完膚的那種,後來就漸漸的不愛在漢服吧裡混了。只是偶爾有時間自己做下自己喜歡的漢服,穿著玩玩,看著美美的就行。

再後來,除了祭孔,又發展出了“穿山甲”這一說法,就連改良的漢服,漢元素之類的衣服都不能穿了。因為你一穿出去,必然會受到一些人陰陽怪氣的冷嘲熱諷。甚至還有人直接對手撕對方的漢服。如果每一個愛好漢服的人,都被這樣對待,那麼,漢服的未來堪憂。

我現在也不敢穿漢服出門了,出門就要被所謂的正統漢服圈的人說我是不懂裝懂,說我“穿山甲”,我就納悶了,自己親手做的漢服都不能穿了,到哪裡說理去。再聽人說起有些人親自動手把別人的漢服給撕了之後,我覺得我還是把自己的漢服壓箱底吧,自己做的,捨不得二手賣了,只能壓箱底了。

漢服圈的固步自封,讓喜歡漢服的人望而卻步,漢服的未來堪憂

關於漢服圈的這一怪現象,我是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了,看看歷朝歷代,哪一朝哪一代的漢服沒有改變。如果按照那些人的說法,漢服就得一成不變,那怎麼不去找那些古人噴呢?自漢朝以後,每一朝每一代都得去噴一次,看看魏晉的衣服,再看看隋唐的衣服,再看看宋明,元和清是少數民族就不說了。只看看這些朝代,一模一樣嗎?一成不變嗎?

現在的人對漢服做一些改變,做一些含有漢元素的衣服,又怎麼了?漢元素,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只要人家自己覺得好,覺得美,關別人什麼事了?

漢服圈的固步自封,讓喜歡漢服的人望而卻步,漢服的未來堪憂

漢元素衣服

當然還不止這些,更過分的是,我曾經還看到一些人噴別人做的衣服材質不對,布料不對,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古代的時候,食不果腹的都佔多數,吃都吃不飽了,更別提什麼衣服了,衣不蔽體的自然也非常的多。那時候會有人在乎這些衣服的樣式,會在乎這些衣服的料子?能有穿的就不錯了。

再加上古代的技術有限,能夠做出來的好的布料絕對不多,棉布是東漢時出來的,但是那時候量少,價格貴,一般人家只能穿麻織布,到了宋元之後棉布才多起來。如果按照那些人的想法,是不是東漢之後的人都不能穿棉布衣服,一個個的除了穿綾羅綢緞,就得穿麻織布的衣服?至於新出來的棉布,當然不能穿了,穿了就是“穿山甲”,穿了就不是漢服了。還有款式,是不是得說自漢以後都不是正統了?

漢服圈的固步自封,讓喜歡漢服的人望而卻步,漢服的未來堪憂

明代的棉布

社會在進步,人類在發展,只抱著老祖宗的那一套不改變,談何進步,談何發展?況且,老祖宗自己都在改變,還有什麼理由讓我們固步自封?

師古而不泥古”,這才是我們現在該做的,至於漢服文化,自然也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