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人口居首位的最新排名:這11個省會都有唯一一個大城市

日前,廣西發佈了《[0x9A8B》,其中提到了大力推進資本戰略和提升南寧的主導地位。

這不是廣西第一次強化首都(省會)戰略。此前,西方細菌已經在推特《關於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加快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的決定》上進行了分析,這次不會討論太多。

“強省”和“搶人”戰略是近年來區域經濟領域的兩大熱點。它們代表了未來城市競爭的重要趨勢。然而,要衡量省會城市的實力,一個關鍵指標是首要程度。那麼,目前省會城市的首要地位是什麼?西方細菌全面梳理了2018年的經濟和人口數據。

01

11個省會城市的經濟優勢超過30%

首先,看經濟第一,即省會在全省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例。

經濟人口居首位的最新排名:這11個省會都有唯一一個大城市

2018年,寧夏銀川(51.32%)、吉林長春(47.6%)和青海西寧(44.9%)是三大經濟區。這三個省會城市佔全省經濟的40%以上,銀川佔全國的一半。

由於自然條件和地理因素,寧夏和青海的經濟因素高度集中在銀川和西寧。首都城市經濟總量不超過2000億,與長春不同,長春去年經濟總量為7175.7億。

目前,強省協會沒有明確的標準。如果我們看30%的線,有11個強大的省協會城市,包括哈爾濱,成都,武漢,拉薩,Xi安,蘭州,海口和長沙,其中成都和武漢是前10名的國民經濟。兩者的實力相當,只有500億左右的差距。一個是西方的領導者,另一個是中間的領導者。

經濟優先度最低的五個城市是山東濟南(10.27%)、江蘇南京(13.85%)、內蒙古呼和浩特(16.79%)、河北石家莊(16.89%)和廣西南寧(22.24%)。

除南寧外,全省其他幾個城市的經濟份額都沒有超過20%,也不是第一個經濟城市。濟南有青島和煙臺相互競爭,在全省排名第二。南京有蘇州和無錫,位居全省第二。內蒙古有鄂爾多斯和包頭,在該地區排名第三。石家莊有唐山,位居全省第二。南寧有柳州和桂林,在該地區排名第一。

從區域分佈規律來看,省域強市往往位於中西部地區。排名前30%以上的城市沒有一個位於東部,但是位於榜單底部的南京和濟南位於東部沿海。東北唯一的選擇是遼寧,因為大連的存在,瀋陽的領先地位已經大大降低。

內陸強省協會和沿海雙胞胎基本上是大勢所趨。

除江蘇和山東外,沿海省份廣東和福建的省會城市排名第一,廣州為23.5%,福州為21.94%。這個省有許多花。例如,廣州被深圳、東莞和佛山等強大的城市所包圍。此外,如果你觀察十年來經濟主導地位的變化,你可以看到,除了瀋陽和石家莊在下降之外,其他省會城市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此外,大多數升學率最高的城市已經排名第一,比如銀川市上升了8.62個百分點,長春市上升了7.73個百分點。

聚集全省資源,成為爭奪人才、資金和政策的主要省會,省會越來越強的趨勢是顯而易見的。濟南吞併萊蕪和廣西最近加強首都建設的戰略就是這一趨勢的縮影。

02

人口第一:西寧第一,濟南第二

至於首要地位,大部分時間都是從整體經濟總量的角度來看的。事實上,人口也是一個重要的參考指標。這個概念的初始算法是計算第一個城市和第二個城市之間的人口規模比率。

2018年,西部細菌還對大部分省會城市的人口優勢進行了排序,即全省常住人口比例,如下圖所示:

經濟人口居首位的最新排名:這11個省會都有唯一一個大城市

與經濟因素的聚集程度相比,人口分佈更加分散,前者的平均值為28.58%,後者為17.73%。然而,只有青海西寧(39.31%)和寧夏銀川(32.71%)的人口優先度最高,超過30%。

超過20%的地區是黑龍江哈爾濱(28.78%)、吉林長春(27.78%)、陝西Xi安(25.89%)、海南海口(24.64%)。超過15%的城市還包括福州、成都、瀋陽、武漢和杭州。

從數據來看,東北三大省會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還不錯。儘管大連被分流,瀋陽仍佔全省人口的19.08%,高於大多數省會城市。

在山東人口超過1億的前提下,省會濟南的人口只有760.4萬,佔7.43%,無疑是省會城市中人口優先的地區。然而,應該指出的是,隨著萊蕪融入濟南,濟南的人口增長了約140萬,排名第一的地位大大提高,當然仍然低於10%。

南京和鄭州勉強超過10%的人口,分別排名倒數第二和第三。他們的省份被認為是人口最多的省份,江蘇有8050.7萬,河南有9605萬。然而,省會城市的虹吸能力明顯不足。尤其是鄭州,由於缺乏吸引力,河南有大量的當地人外出工作。

就人口占主導地位的地理分佈而言,人口高度集中在省會,或者在內陸,或者在東北部。唯一的例外是福州,那裡的經濟主導地位是從國家的底部開始計算的,但它也聚集了全省近20%的人口。

經濟人口居首位的最新排名:這11個省會都有唯一一個大城市

由於時間的限制,西方細菌沒有整理出過去十年中人口優勢的變化。然而,根據第一財經的林·小昭對2010年至2017年數據的比較,資本人口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當然,這種提高遠遠低於經濟佔比。

03

省會將變得越來越強大。

如果我們比較經濟和人口的首要地位,我們可以找到其他一些規律。

首先,長春是兩者之間最大的差異,其經濟領先地位比人口高19.82%。其次是武漢、蘭州、長沙和成都,它們的經濟集中度遠遠高於人口,這意味著該省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將有很大差距。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成都,那裡19.58%的人口貢獻了整個經濟的37.72%。此外,沿海城市廣州也是如此,那裡的經濟主導地位與人口主導地位相差超過10%。富裕的珠江三角洲後面是貧窮的廣東北部。

這兩者之間的差異在福州最小,那裡的經濟地位僅比人口高2.3%。石家莊和濟南是下一個。這三個城市不僅在經濟上缺乏存在感和話語權,而且在人口上也缺乏吸引力。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表明該省的貧富差距並不太大。

第二,總體而言,東部沿海地區和省會城市的經濟和人口集中程度更加一致。無論濟南、南京、福州還是杭州,它們之間的偏差不超過10%。特別是在縣域經濟發達的江浙兩省,人口不一定聚集在省會城市,但也可以在非省會城市貢獻可觀的經濟產值。

第三,除武漢、合肥、南昌、太原、長沙和鄭州外,其他城市的人口居首位,經濟居首位的差距超過10%。可以看出,中部地區的崛起首先必須繼續擴大人口。沒有人口作為支撐,工業就是被動的水。

強省協會的戰略是在經濟上變得更強。二級省會發起的搶人戰爭,人口會越來越多。因此,省會城市總體上將越來越強大。特別是大陸,無法想象像東部這樣有港口的更平衡的雙城。只有集中力量發展省會城市,才能聚集資源,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

—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