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中小學要減少考試次數不得公佈考試成績和排名

 “小學生晚9點、初中生晚10點不做作業”……近期,隨著地方減負實施方案的出臺,部分家長對此予以了較多關注,擔心減負過度會影響教學質量。對此,近日在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說:“對於家長來講,希望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這種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以及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目標本質上是一致的。”


  減負減的是什麼?呂玉剛解釋,減負是要減去強化應試、機械刷題、超前超標培訓等造成的不必要、不合理的過重負擔。減負並不是讓學生沒有學習負擔。減負是要優化學生的合理負擔,應按照學生全面發展的要求科學減負,有減有增。要針對當前學生髮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問題,加強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實踐,同時按照不同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需要,堅持因材施教,提供選修課程、彈性作業和幫扶輔導,積極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保障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
  減負要堅持綜合施策、多方聯動。呂玉剛表示,學校要通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質增效,精準分析學情,注重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解決好學生學習上“吃不飽”“消化不了”、需求多樣等問題;要減少考試次數,不得公佈考試成績和排名,堅決禁止分班考試,劃分快慢班、重點班,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要實行均衡編班;要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規範培訓行為,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完善“黑白名單”制度,切實減輕校外培訓造成的過重課外負擔;深入推進家校協同育人,幫助家長樹立科學育兒觀念,理性幫助孩子設定人生目標,防止盲目攀比送孩子參加不必要的校外培訓;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樹立科學的政績觀,不片面以升學率考評學校和教師,更不得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同時要深化中高考命題改革和招生入學改革,切實提高命題質量,注重考查學生綜合素質,規範招生入學秩序,緩解競爭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