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文丨老布

1957年,一支9个人的文艺队伍,架着一辆勒勒车,车上竖着一面红旗,开始辗转在内蒙古广阔的大草原上。因为他们的出现,曾经落后、孤寂的草原上,如春风拂过,展露生机。一开始他们被称为“乌兰牧骑”,蒙语里是“红色嫩芽”的意思,后来牧民将这支队伍称作“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他们和牧民之间有说不完的故事,几乎每一个牧民的成长记忆,都和乌兰牧骑有关。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图为乌兰牧骑成立后下乡演出)

丨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丨

这支乌兰牧骑诞生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丰富文化娱乐生活,全国兴起了建造文化馆的风潮,但这在内蒙古却遭遇了水土不服。在当时绝大部分地方还是牧区的大草原上,文化馆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内蒙古自治区有了建立一支流动文化工作队,下到牧区给农牧民演出的想法。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实施,试点工作的文件下到苏尼特右旗,就这样,9名牧民儿女聚集在苏尼特右旗,举起了全国第一支乌兰牧骑的旗帜。一辆勒勒车、一架手风琴,加上四胡、马头琴、蒙古笛各一把,成为他们的全部家当。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这只“短小精悍”的队伍,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样样精通,节目“小型多样”、易于演出,全队只要一辆马车便能拉走,因而被誉为“一辆马车上的文化工作队”。

“刚成立的时候,整支队伍只有9个人。我们演出的时候只有一些简单的乐器、道具和一辆马车,带着队旗就出发了。”今年85岁的第一代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伊兰回忆道,“那时候马车都是胶皮轱辘,坐在上面颠得特别厉害,要是碰上沙窝子,更是走不了。现在想起来是真苦啊,可当时没觉得什么,想着能为基层牧民演出心里就特别高兴。”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内蒙古大草原幅员辽阔,牧民居住较为分散,相邻的两户牧民往往相距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为了一场几个小时的演出,乌兰牧骑队员们往往要在戈壁、草原上走上几天几夜。“就算只有一个牧民、只有一户蒙古包,也要给人家演出,我们要让草原上所有的农牧民都能看到乌兰牧骑的演出。”1976年加入乌兰牧骑的乌力吉图说。当时,牧民只要远远地看到马车上飘扬的红色旗帜,就知道乌兰牧骑来了,他们一个传两个,两个传三个,“乌兰牧骑来给我们演出”的消息就在草原上传开了。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丨讲不完的故事丨

乌力吉图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下乡演出的情景。“那时牧民的生活很苦很枯燥,啥也没有,别说没有电视机,连一个收音机半导体都没有。”乌力吉图说,乌兰牧骑下乡演出,对牧民来说就是最大的节日。一有乌兰牧骑演出,方圆十几公里的牧民都会骑着马聚在一起观看,看完又再骑马返回各自的蒙古包。

当时演出的条件也很简陋,摆上一个话筒,一个喇叭扩音器,就开始演出。遇到晚上演出,没有任何照明条件,乌兰牧骑队员还要自制“舞台灯光”。方法说起来也简单,架起两根木头杆子,中间拉个铁丝,把自制的棉花球一挂,点上火就是成了最原始的舞台灯光。就是在这种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乌兰牧骑演员们表演得特别起劲,牧民们也看得心花路放。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牧民们住得分散,有的地方只有一户、两户。有一次乌兰牧骑在戈壁里的苏木演出,听闻一位牧民老额吉因为腿脚不便、视力不好无法前来,他们临时组织了一个5人的小分队,带上乐器,拿上服装,在戈壁滩上徒步3个小时到老额吉家为她演出。老人家高兴得一会起来一会坐下,一会哭一会笑。演出结束后,老人家从家里的木头箱子里取出仅有的几块方糖,以最珍贵的礼仪答谢乌兰牧骑。离别时,乌兰牧骑队员走了很远,回头一看,老额吉仍站在门口,颤颤巍巍地挥手。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乌兰牧骑下乡演出,一般都需要“打通关”,意思是要走遍一个苏木里大大小小的蒙古包,为了不漏掉每一户牧民家,一趟下乡演出乌兰牧骑往往要走上一两个月。演出期间,乌兰牧骑演员就住在牧民家里,一个蒙古包住不下,他们就分成三三俩俩的小组,跟着前来观看演出的附近牧民骑着马儿去到他们的蒙古包住。草原上的生活单调枯燥,别说演出,就连平时找个说话的人都很难。在蒙古包里,牧民们并不会轻易地让乌兰牧骑的演员们睡下,巴不得拉着演员们彻夜狂欢。

丨看不够的演出 丨

乌兰牧骑去到每一个苏木、每一个嘎查、每一个蒙古包,都和农牧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演出的节目也都是根据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场景提炼而来,比如跳的舞蹈是打草舞、接羔舞、剪羊毛舞,演的小品也多是歌颂劳动楷模、讽刺不爱劳动的内容,因此农牧民特别能感同身受。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每一次下乡,除了为农牧民们唱歌献舞,也帮助他们打扫院子,帮牧民剪羊毛、洗羊药浴,为牧民的孩子进行文艺辅导和理发服务,有时还要帮忙维修电器,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架起了农牧民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乌兰牧骑演出的同时,通过报告宣讲讲座、图片展览、电影幻灯放映、流动书籍借阅等方式,向农牧民及时地宣讲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时事政治,普及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卫生知识等。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有一次,盟里派了工作组下乡给农牧民们宣讲普法知识,去之前让村委会通知所有人上午集合,可当工作组到达之后却发现一个农牧民都没有来。乌力吉图给他们出了个主意,下次乌兰牧骑去哪个嘎查演出时他们就跟着去,乌兰牧骑将普法知识变成好来宝的形式表演给农牧民看,表演结束后,工作组再向农牧民宣讲普法知识。果真,一听说乌兰牧骑来演出,几百个农牧民都从附近赶来,既看了演出也学到了普法知识。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如今,草原上农牧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从简陋的蒙古包搬进了干净舒适的平房,家家户户基本实现了电气化,有了电视和智能手机,农牧民的娱乐生活也丰富起来,但他们最爱看的依然是乌兰牧骑的演出。

丨永不倒的乌兰牧骑精神丨

如今,乌兰牧骑已经从最初的一支9人队伍,发展到75支队伍3000多名队员。许多看着乌兰牧骑长大的农牧民子女源源不断地加入了乌兰牧骑的队伍。

因为姑姑是乌兰牧骑演员,1989年出生的王蕾,从小就在乌兰牧骑的舞台上长大,一堆大大小小的乐器就是她的玩具,有时玩累了就躺在琴盒里不知不觉地睡去,不管是排练,还是下乡演出,她经常跟着演员们辗转在草原上。年幼的王蕾特别羡慕演员们在舞台上的风光,立志要当一名乌兰牧骑队员,2005年从艺校毕业后她如愿考入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成为一名舞蹈演员。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和她一同加入的,还有汉族姑娘刘佳慧,她还记得刚加入乌兰牧骑时“打游击”式训练的场景。由于是临时租用的场地,乌兰牧骑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个地方训练。大多数时候,一间简易的平房,粗糙的水泥地板,装上一面镜子,就开始练功。大冬天里,没有暖气,演员们自己点个炉子,在四处透风的平房里跳得大汗淋漓。

如今,这一批青年演员已经成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中流砥柱。从中国最西部的边疆城市喀什,到东海之滨上海,从西藏高原上的阿里地区,到松花江畔的哈尔滨,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还到过美国、奥地利等欧美国家。

年轻演员的快速成长,离不开老一辈演员毫无保留的传帮带。由于年龄渐大,乌力吉图从舞蹈演员转做大提琴手,从自学大提琴到现在他的几个徒弟都能独当一面上台演出。还有两年就退休的乌力吉图十分珍惜在舞台上的时间,一有演出机会他总是一马当先,他身上似乎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头和挥洒不尽的激情。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只要能获得农牧民的掌声,我就能一直演下去。”乌力吉图说,“乌兰牧骑始终坚持为最基层的农牧民服务,这个宗旨从乌兰牧骑成立至今一直没有变过。” 这是乌力吉图口中的乌兰牧骑精神。

乌力吉图将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乌兰牧骑,他是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现役队员中,工龄最长的,长达43年。1961年出生的他,15岁就加入了乌兰牧骑,今年58岁的他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他创造的最长在役记录,不仅在苏尼特右旗,在整个内蒙古自治区恐怕也不会再有人可以望其项背。

乌兰牧骑的故事:深耕草原60载,绝不漏掉一个蒙古包

2017年,民族歌舞剧《我的乌兰牧骑》在锡林郭勒歌舞剧院首演,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以乌兰牧骑60年光辉历程为题材的舞台剧。次年,这部舞剧在北京中央党校礼堂上演。

回望过去,乌兰牧骑人的身影惊艳了整个草原,在时代的洪流中,又有多少人愿意坚守一颗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