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踏入社會才明白的道理

那些踏入社會才明白的道理

最近看到一些話,是踏入社會才知道的道理,今天分享給你。

1、除非是對方主動開口向你請教,否則不要隨便指點別人。

因為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比對方高明,別人都認為你是在賣弄自己才能和經驗。對你並無任何好處,反而有壞處!

論語中說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說的是類似的意思:“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

2、不要試著去說服任何人。

即使當時說服了,很快就會變回去,等於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最有效的方式,還是用行動和結果最有效。

3、人際關係交往的起點和本質是等價交換,這不一定都是指錢。

比如可以給對方帶來炫耀的感覺,別人也會和你交往。所以恭維讚揚、溜鬚拍馬,才會有市場。

4、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不求人的時候就不會再怕人。但這並不是說你可以為所欲為。做事情還是給自己留後路,你不求人也不必得罪人。

5、只關心和自己有關的事情。

你有億萬財富或者位高權重,又不可能分我錢或者提拔我,所以這些和自己都沒關係。你要做的就是隻關心和自己有關的事情。

6、除了關係極好的人,緊急救命,而借錢給他們。其他關係一般的人借錢,借出去就別打算要回來。

所以儘量不要把自己的錢借出去。現在各種貸款、信用卡、花唄等等,都是很方便的,所以正常的情況下,一般先用這些。如果連這個額度都用完,那更不要考慮借給這樣的人。風險會更大!

7、和其他人合作的基礎是靠譜。

能幫助你,並且很牛又比較靠譜的人,是你生命裡的貴人。不牛但是靠譜的人可以帶你賺錢,你也可以帶他賺錢。牛人,但是不靠譜的,這種人能躲多遠就躲多遠。你以為是他吃肉你喝湯,真實情況是把你賣了,你還幫人家數錢。和這種人合作,風險太大。

8、做生意,不要迷信什麼強強聯合。

舉個例子,從來只聽過商業帝國,沒聽過商業共和國。最終還是其中的某個人贏得最後勝利。而贏者通吃,遲早會幹掉弱小的。

9、沒有永恆的敵人,也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在利益面前,很多事情都會扭曲,雖然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但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朋友、敵人都是相對的,也是比較虛的,只有利益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10、不瞭解的東西就不要隨便評價,因為很多人在陌生的領域都是無知,並且自以為很懂。

有種說法叫“三季人”,即指代無知的人,有時用於貶義。你可以理解為蚱蜢,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經歷過春、夏、秋三季,哪裡見過冬天?社會上有很多這樣的人,就如蚱蜢一般,思維裡沒有“冬天”這個概念。夏蟲不可以語冰,也是這個意思。

11、不要用你的業餘涉獵,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最近比較火的電影《中國機長》,其中的一點感悟,就是不要用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的專業。比如說,對空乘員,她們並非只是負責端茶倒水的服務員。危急時刻,用專業素養及技能,幫助乘客穩定情緒,幫助乘客應急逃生。不論是機長,還是乘務員,都是非常專業的職業人員。

12、不懂就要多觀察、多看書、多琢磨。

現在網絡搜索很方便,不要一開口就問別人。提問當然好,但是社會上,沒人有義務回答你。所以問之前,先了解事物的概況,提問的時候有點深度。這也是基本的素質之一,也是給別人的尊重,沒人會像上學時候的老師一樣,一直回答你的很多問題。

13、機會經常會偽裝成麻煩出現,還有更多的麻煩偽裝成機會來到你身邊。

都說要抓住機會,但前提是要分清楚到底是麻煩還是機會,否則會輸的比較慘。如果沒有評判是麻煩還是機會的方法,可以試試用付出成本以及收益的多少來衡量。這裡只是提供一個方法,不一定適合。關鍵還得看具體情況!

14、絕大部分的時候沉默是金,不要隨便說對自己不利的話。

三歲學說話,一生學閉嘴。病從口入是真的,禍從口出也是真的。在人際交往中,止語是最高的智慧。

15、面子和賺錢之間有著很微妙的關係,在必要的時候,該裝孫子還是得裝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錢有多重要,無需多說!

16、精神勝利法,有時候很管用。

比如你遇到操蛋的事情,會想怎麼又是自己倒黴。但是,轉換個思想,老天安排這件事發生,肯定是想教會自己點什麼。精神勝利法,心理上還是對自己有幫助的!

17、不要隨便相信他人的口頭承諾,因為很多人不拿自己說過的話當回事。

除非是那個人有必要的行動或者合法的證據,否則別人就是隨便說說,你千萬不要當真。錢揣到兜裡,才是你自己的。

18、說怕鬼的都是天真幼稚,有機會帶你去看看人心。

古人說:“虎豹不堪騎,人心隔肚皮。休將心腹事,說與結交知!” 意思是,虎豹是動物中最兇狠的,所以不能騎,而人心只是隔著張皮。不要將心裡的秘密說與自己認識的人知道。這裡說的就是人心難測!

19、大部分人是善良的,但是如果你覺得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那是因為你還沒有遇到所有人。

我不是人民幣,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因為有的人,在有些時候不是人。防人之心不可無,還是提防一些的好。

20、知易行難,嘴上說的,手腳卻難以做到。

三歲孩童雖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知難行易,上面說的很多條,實際上很少有人做到。但是可以作為自己身邊的經驗儲存起來。時時拿出來看看,也許會正好用到。

以上改編自網絡。侵刪。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和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