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險真的能保到100歲嗎?

近日,在保險行業最熱的話題就屬銀保監會發布的《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了,這也是在現行2006版《健康保險管理辦法》之上的一次調整。

今天,我們想聊聊的就是我們聽得最多,但不一定最瞭解的醫療保險。其實,醫療保險對於我們來說,非常熟悉的就是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

作為我們國家的一項福利,為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每個人都應該參保。

醫療保險真的能保到100歲嗎?

除了社保,就是商業保險中的醫療保險了。

醫療保險,顧名思義,無論是醫保,還是商業保險中的醫療保險,他們的目的就是用於醫療費用的報銷。

在產生醫療費用後,憑發票找保險公司進行報銷,賠付金額不會超過治療費用!

其實很多人都會發出一個疑問,有社保不就夠了,為什麼還需要買醫療險?

這個問題保姐也是回答過很多次,因為社保是有起付線(低於一定數字,完全自付)、賠付比例(賠付比例外,自己承擔),報銷額度限制的,只能幫我們解決基本的醫療開支問題。

有了社保後再去買商業醫療險,比沒有社保的要便宜很多。

人的一生,食五穀雜糧,大到住院手術,小到發燒感冒,人人都難逃疾病的發生,小病小痛人人都能承擔,但如果需要幾十萬治療的大病要怎麼辦?

就像前幾天保姐看到的一個視頻,受訪人被問到“如果你得了重病,費用超過多少你會放棄治療?”

有人說十萬,有人說百萬,有人說甭管多少錢,能治還得治……這是人的本能的求生欲,可是迴歸到現實,一個普通家庭又能負擔多少呢?

所以,很多人自然想到,通過醫療險應對大額醫療支出,對於醫療保險的卻比較少。

醫療險有哪些類型?

根據賠付額度不同,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醫療險主要分為小額醫療險、百萬醫療險、高端醫療險。

小額醫療險一般可以分為兩類:門診和住院保險。保額低,最大的優勢是0免賠,可以作為醫保的補充,主要解決一些並不嚴重的疾病或意外傷害導致的醫療費用。

百萬醫療險被稱槓桿率最高、人人都能買得起的保險。自從2016年被推向市場以來,一直被稱為是保險界的“網紅產品”。

保額較高(幾百萬不等),免賠額一般在1萬左右,住院醫療費用超過免賠額即可報銷,不限疾病種類,疾病程度和治療方式。

高端醫療險保額高(200萬到幾千萬),保費高(幾千到幾十萬),大多0免賠。公立、私立、海外就醫都可以,保障項目全面,除了常規住院和門診甚至包含體檢,疫苗,牙科,生育等等。

這類投保人群主要是有海外就醫需求的精英,或者高淨值人群。

醫療險常見的誤區

不是所有醫院的就診,醫療險都可以為你買單。醫療險對就診的醫院有明確要求,不符合規定的醫院,無法獲得理賠。

醫療保險合同中,大多數都會規定:二級或二級以上公立醫院(不含醫院的特需門診/病房和國際醫療部),不包括療養院、護理院、康復中心、戒酒或戒毒中心、精神心理治療中心等。

沒有社保,就不能購買商業醫療險?

有無社保,商業醫療保險都是可以購買的,但沒有社保,保費較貴,因為這意味著一旦發生醫療費用,保險公司承擔的費用會更高。

此外,報銷比例也有差異,通常有社保先行報銷的情況下,商業醫療保險報銷比例較高。

沒有免賠額的醫療保險有免賠額的好?

無論社保還是商業醫療險,存在免賠額都是正常的。花費要達到一定額度後,才能報銷,沒有達到就只能自付。

沒有免賠額醫療保險看似花了錢就能報銷,但隨著理賠門檻的降低,保費自然就會更高。

另外,沒有免賠額的產品增加了保險公司的賠付率,如果理賠過多,後續就有停售的風險。

例如百萬醫療,大多數都有 1 萬免賠額的設置,相應的會減少理賠的概率,這類產品相對而言更穩定,降低了短期內停售的風險。

醫療保險保額越高越好?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保額高才有意義。但是,對於醫療險,高保額實際意義可能並不大。

並不能說 500 萬保額的醫療險,一定比 100 萬保額的好。

無論保額多高,醫療險都遵循損失補償原則,花多少報多少,報銷的費用不會超過你的醫療總花銷。

醫療保險真能保到100歲嗎?

在選擇商業醫療保險的時候,會看到很多保險公司的宣傳,醫療保險可以保到100歲。

可是有一個重點,我們要明白,可續保至 100 歲 ≠ 保證續保至 100 歲。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一年期醫療險,沒有一款能保證終身續保,只有少數產品規定連續幾年內可以保證續保(保姐瞭解到的產品,最長時間的也就保證6年續保的)。

有些產品雖然承諾“不因被保險人健康狀況變化,或申請過理賠,而不續保或單獨調整保費”。

但是如果第一年理賠太多,或者遇到其他原因,可能第二年就調價或停售了。

沒有哪家公司會冒著賠穿的風險,承諾終身按照約定費率續保。保險公司都是可以根據年齡、醫療費用通脹、行業整體經營狀況進行調整。

醫療保險真的能保到100歲嗎?

寫在最後:

衛生經濟學裡有一個名詞——災難性醫療支出。當一個家庭自付的醫療費用超過家庭可支付能力的 40% 時,我們可認為該家庭發生了災難性支出。

在大病面前,有太多殷實的家庭被拖垮。應對大病風險和高額醫療費用支出,這便是“醫療險”存在的意義。

總之,買保險不能一蹴而就,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收入和家庭條件慢慢調整,也不是買一份醫療險就萬事大吉了。

在挑選醫療保險產品時,一定要了解清楚,除了保額,還有續保條件、保障內容等,一定要綜合來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