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情緣」張禮:山野小窩棚

「鄉土情緣」張禮:山野小窩棚

山野小窩棚

半個月亮從壩洛尖山那邊冒出頭來,就掛在泗南江畔一棵木瓜樹的樹梢上,微光把彎彎繞繞的河灘勾勒出一片銀白。老鐵的小窩棚就在一片甘蔗林的空隙裡,敞開的窩棚門口,燃著一堆篝火,火堆裡的柴火劈劈啪啪地叫喊著,火苗恣意亂竄,盡情地舔著老鐵黧黑的臉。

  老鐵江邊的這個小窩棚,再簡單不過了,支架是幾根橫七豎八的木頭棒子,中間是根大腿粗的橫樑,頂上苫著些幹茅草。老鐵看這片甘蔗地,不是看從此路過的人,而是看從壩洛尖山躥下來的黑狗熊、還有成群的猴子野豬。這些從山上下來的尤物,平時若沒人照看,一晚上就能把一片甘蔗地糟蹋了。

  一隻土黃色的狗,恬靜地默伏在火堆旁。小狗一個白天都跟著主人,在甘蔗地裡興奮地躥來躥去,此刻看來小狗有些累了,慵懶而萎頓,只想憩息在主人身邊,小狗閉著眼毗鄰著自已的主人,進入一種冥冥的狀態。而對面月光下的壩洛尖山,此刻卻不太安寧,山雞呱呱尖叫著在尋找著自已的伴侶,或者在尋覓晚上棲息的場所。岩羊此時也從嶙峋險峻的峭壁,咣咣地叫著流躥到山谷來。聽到山雞叫,老鐵心裡突地一恍惚,突然想到小時候村裡老人講的一個故事。說的是山雞與野鴨配到一起,能孵出漂亮的孔雀來,老鐵就是不信,老鐵心裡就會想,那黑狗熊與野豬,這一對大個子配在一起,還不生出一座壩洛尖山來。此刻想到此,老鐵看看對面的壩洛尖山,心裡就憋不住撲哧一下就笑出聲來。蟄伏在老鐵身旁的小黃狗,被老鐵的笑漾動了凝滯的沉思,驚愕地一跳起來,小狗瞧了主人一眼不滿地哽咽幾聲,怏怏地重又臥伏起來。

  這些日子,老鐵早上從窩棚起來,在火塘裡烤上幾個紅薯帶上後,便到鄉集市下面的河道上抬石頭,老鐵一個人要修一條從河岸到集市的便道,這條道全由河裡的石頭鋪墊而成,材料現成的,河灘上多的是石頭,鄉里的計劃是,由鄉上出點錢,作為老鐵的勞務費。

  老鐵修這條便道,也有個伴,就是小狗阿黃。老鐵往集市這邊搬運石頭,阿黃則在岸邊的叢林間玩耍,有時也隨著老鐵從河岸到集市跑上跑下。到中午休息時,老鐵會到集市上給阿黃買個肉包子,算是阿黃的午餐,老鐵就吃從窩棚帶來的烤紅薯。

這一百多米長的羊腸小道,彎彎繞繞從河灘一直通到鄉集貿市場,全由河裡的石頭鑲砌而成,老鐵先把河灘上的石頭,逐級抬到河岸上方,看石頭籌備得差不多,這才開始鋪墊。按照鄉里的要求完成,老鐵大概用了一個多月時間。便道修好後,老鐵每天都會與小狗一起,到小道上溜一溜。有一天,老鐵看看河灘上一堆堆五彩的鵝卵石,不用也算是浪費,反正閒著也是閒著,老鐵又在便道兩旁鋪墊了一層鵝卵石,這樣這條在溝壑山谷間彎彎繞繞的石砌小道,就比先前漂亮了許多。從此,河兩岸來往的人,或到河裡洗澡的人,不再有藤蔓叢生的羈絆,都會走這條便道。

  老鐵作為西歧村的護林員,有件事是值得自已欣慰的,這是一個重大的發現。村裡常見到的大樹蕨蕨,被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時候,老鐵特愜意,心裡很自然地釐定,這事有他的功勞,鑑定桫欏的樣品是他親自帶到縣林業局的,當時他拿去的東西,當地人稱為大樹蕨蕨,誰也沒曾把它當作寶貝。

  這叫桫欏的寶貝疙瘩,與恐龍生活在一個時代,堪稱國寶。而桫欏在西歧村到底有多少棵多少面積呢,老鐵心裡琢磨,上面一定需要這個數字。面積有多少老鐵自已搞拈不定,但有多少棵桫欏樹,老鐵想自已一定能做得了這事。於是,老鐵提上砍刀,走進了西歧村老林子裡,蓋了間小窩棚,為的是方便統計西歧村到底有多少棵桫欏樹,吃住都在山上,這樣避免了來回地往家跑。作為村子裡的護林員,兼一個老黨員,老鐵認為自已有責任,完成好這個任務。其實這事,誰也沒交給他,老鐵自已攬了下來,老鐵認為這事釐定就應該由他來做,誰叫自已是個山村護林員呢。

  桫欏樹,遍佈西歧村森林裡的邊邊角角,叢林裡溝溝壑壑,群山綿延,桫欏樹有的地方擠擠挨挨,有的地方又疏疏密密,山路又彎彎繞繞,怎麼來統計呢,老鐵思來想去揣摩了許多天。琢磨了幾天後,老鐵有了一個好辦法,這辦法簡單,清點起來不容易重複。辦法就是到集市上買幾圈紅線,在桫欏樹最下部枝幹上繞一圈紅線,繞一棵樹在本本上劃一橫,五橫一個正字,清點過的桫欏樹枝幹都有紅線,這樣就可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老鐵在叢林間來來回回彎彎繞繞地,統計桫欏樹時,老鐵家裡的小狗阿黃,也是躥來躥去,擠擠挨挨地跟定著主人,阿黃嗅著主人的腳步,唯恐走慢了一步,阿黃不想讓自已在林子裡走丟了。山野裡,一人一狗的相伴,顯得溫馨而恬靜。

  每天傍晚,老鐵做完一天該做的事,回到林間的小窩棚,便把火塘的火堆扒開,這時炊煙從窩棚裡嫋嫋升起,這個時候阿黃就在窩棚旁的草地上玩耍,追著草叢裡的蝴蝶、蚱蜢玩,待聞到窩棚裡發出食物的芬芳味道,香味一陣陣溢出來,阿黃就會洇著口水回到窩棚的火堆旁,默默無語地蹲臥在老鐵的身旁,這時阿黃的視線,覬覦又木痴痴地隨著老鐵的動作轉。

  晚飯熟了,老鐵會給阿黃先弄上一小碗,再在碗邊放上幾小片老臘肉,看阿黃興致勃勃乖巧地舔著碗邊,老鐵這才會給自已也斟上一杯小酒。阿黃自然不會說話,默默無語地吃著舔著,阿黃一面吃一面用恬靜的眼睛瞟瞟老鐵。老鐵也是沉默著,一小口一小口寡淡地品著小酒,不時也用眼瞟瞟阿黃。這一幅迷離情景,是一個很靜默的人與狗的畫面。

  在西歧村的叢林裡,老鐵折騰了一個多月,總算把村裡的桫欏樹統計完,為了避免遺漏,老鐵還用一個星期的時間來回檢查,看有沒有沒拴過紅線的桫欏樹。就說老鐵做完一切,準備離開小窩棚那天,在窩棚裡做了最後一頓晚飯。做好飯,老鐵自然是先給阿黃先吃,自已最後才斟上一杯小酒慢慢品。待自已吃完飯已近傍晚,老鐵洗完碗筷後,便開始收拾行裝。

  老鐵正在忙碌的時候,小狗阿黃看看主人的樣子,自然就知道了主人的意圖,阿黃就有些興奮,在窩棚裡躥來躥去,四處逡巡。阿黃看到主人沒時間搭理自已,就各自怏怏地跑到外面的草坡上玩耍,這時就有一件意外的事發生了。阿黃跑到窩棚外,就看到一隻灰老鼠在草叢裡蟄伏著,就欣喜地一躍而起向前飛奔著,朝著那隻灰老鼠衝去,準備抓老鼠玩兒。誰知道此時阿黃還沒抓到老鼠,自已的小屁股上,好象被什麼東西狠狠咬了一口。

  待阿黃回過身來凝視時,草叢中看到一個猙獰而恐怖的面孔,一條灰黑的蛇盤曲著下身,上身高高抬起,扁平的蛇頭上吐著鮮紅的蛇信子,兇狠的眼睛,怪譎地覬覦著自已,氣焰十分囂張。這時阿黃的心狂跳不止,無法掩飾住自已的窘迫,阿黃懼怕這樣虯枝般鼓突的目光。阿黃獨自悽惶著心悸著,渾身按耐不住地顫抖,一時間處於暫時的浮躁與狂亂之中。此刻阿黃用晦暗的眼睛看向窩棚裡的主人,似乎感覺到了主人的危險。阿黃釐定只有自已,才能拯救處於危險中的主人,此刻的阿黃意志突然堅定起來,勇敢地撲向張牙舞爪的蛇。

  憤怒的阿黃一瞬間,就咬住了這條蠻橫之蛇的七寸部位,而蛇的身子又彎彎繞繞纏住了阿黃,雙方都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與勁道,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決鬥。

  窩棚裡,老鐵卷好了鋪蓋,把碗筷灶具收拾到竹籃子裡,收拾好了行裝準備出發,卻不見了阿黃的影子。老鐵就打了個唿哨呼喚阿黃,平日裡一聽到唿哨聲,阿黃就會歡快地來到老鐵身旁,躥來躥去,阿黃特能撩人心懷,可今天阿黃卻蹤跡全無。

  冥冥之中,此刻老鐵感到了絲絲的不安。老鐵慌張地走到窩棚外,四處逡巡了一下,看到不遠的草叢中躺倒著一個黃色的身影,那可能就是阿黃。老鐵三步並兩步趕到阿黃身旁時,他看到了驚愕的一幕,這讓老鐵心裡一陣顫慄。

  老鐵看到,阿黃伏臥著的旁邊,一條螞蟻堆蛇(灰眼鏡蛇)零亂地散在一邊,蛇頭不知被什麼東西咬得千瘡百孔。而阿黃此刻眼瞼低垂,身子輕微地一起一伏著,眼神哀憐地看著老鐵,嘴裡不停地發出輕微的哽咽聲。待老鐵輕輕把阿黃抱起來放到手臂上時,阿黃這才眷戀地閉上流著淚水的眼,小腦袋一下子就耷拉下來。

  老鐵離開叢林前,用砍刀在山坡上給阿黃挖了一個土坑,給阿黃找了個最後的歸宿。沒有人知道老鐵的小狗阿黃去了哪裡,人們見到老鐵回到村裡,卻不見了總是躥來躥去跟著老鐵的小狗阿黃。

  老鐵回到西歧村不久,省森林資源調查的專家來到了西歧村,這時老鐵已經把全村的桫欏樹摸了個底。作為一個小小的村護林員,做了這麼一件事,著實讓這些林業專家感到驚愕與詫異。

作者簡介:曾用筆名:雪克、流水,曾於《人民文學》《民族文學》《鴨綠江》《詩歌報月刊》《詞刊》《中國詩人》《讀者》《作品》《北方文學》《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滇池》《邊疆文學》《四川文學》《散文詩》《世界詩人》《青春》臺灣《葡萄園詩刊》《創世紀詩刊》《心臟詩刊》《秋水詩刊》《笠詩刊》香港《大公報》《文匯報》《中國文學》《文萃》德國《歐華導報》澳門《澳門月刊》美國《新大陸》《品雜誌》等數百種刊物發表作品。有詩集《北迴歸線上陽光》等出版。有作品譯成英、德等國文字。曾任雲南省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普洱市作協理事、墨江縣文聯主席。曾獲第四界池幼章文學獎、首屆雁翼詩歌獎、《文苑春秋》2012年度詩歌獎等。著有長篇小說《隱形按摩師》《茶馬大院》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