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個大人打工掙錢,4歲女童無奈被奶奶綁在床上,看著好心疼


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附近的出租房裡,被奶奶綁著手腳已經是雨欣在家的一種常態。爺爺、奶奶、爸爸只要工作衝突,沒人照顧的雨欣就只能被綁在床上,無奈、無助、無力這也是一家人現在的狀態。“我們已經三個春節沒有回家過年了,家中還有一個老太太。”60歲的雨欣奶奶李鳳梅說起孫女和這個家潸然淚下。圖為回到家中,李鳳梅就會將綁在孩子身上的繩子解開。

薛雨欣來自河南周口淮陽縣魯臺鎮農村,2015年4月9日薛雨欣在周口市婦產醫院做剖腹產生下。雨欣曾經有一個哥哥,因為患病不幸夭折。當時雨欣的降生對於這個家庭來說高興壞了,視如珍寶。圖為百天的雨欣。

雨欣的哥哥於2011年8月在淮陽縣醫院出生。三個月大的時候突發高燒,在縣醫院住了一個半月,出院半個月後又發燒,不得不又住院,兩次治療花了2萬多元。可是一個月後又發燒,雨欣的爸媽帶著哥哥輾轉各大醫院,卻不見好轉。半年多的治療,全家花了22萬元,最終還是離開人世。圖為李鳳梅說起孫子孫女,泣不成聲。


就在家人沉浸在雨欣降生喜悅之中時,不幸再次降臨。隨著雨欣的漸漸長大,家人發現,已經一歲多的雨欣精神運動等各方面都很差。2016年8月16日,家人帶著雨欣來到了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做檢查,經檢查,雨欣被確診為腦癱,全面發育遲緩。圖為雨欣的診斷證明。

“當時醫生告訴我們,孩子整個治療過程漫長和艱難,結果還不一定。但我們覺得哪怕只要有一線希望,無論花多少錢也要為雨欣治療。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個孫子,不能再失去這個孫女。”雨欣奶奶李鳳梅說,“過程中有好多人都勸我們別治療了,你們第一個孫子已經把你們家折騰得夠嗆,但我們不甘心,就算再苦再累,也要為雨欣治療。”圖為李鳳梅在打包紙盒,她想盡一切辦法掙錢救孫女。

為了給雨欣治療,在來醫院前,一家人變賣了家中所有值錢的東西,湊了不足10萬元還向親戚朋友借了15萬元。如今,為了給孩子掙錢治療,一家人搬到醫院附近的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出租房裡,一邊打工掙錢,一邊給孩子治療。圖為一家人寄居的出租房。


為了多掙錢,雨欣的爺爺一天打兩份工,工作十六七個小時,一個月收入不到3000元。奶奶李鳳梅則邊照顧雨欣邊打工掙錢,每天還要掃大街,一個月才1600元左右。雨欣的爸爸因為精神壓力過大,身體漸漸地垮了,如今在醫院當保安,一個月2000元。雨欣的媽媽,在經歷了兒子去世後,看到女兒又是這個情況,去年12月說出去掙錢為雨欣治病,離家後杳無信息。圖為李鳳梅在掃大街。

讓全家崩潰的是,經過三年的治療,雨欣至今依然不會說話,也不能走路。“為了多給孩子掙治療費用,我們三個人都去上班掙錢,有時候三個人都抽不開身時,為了不讓她一人在家發生意外,就只能將她栓在床上。”李鳳梅流淚說,“現在我們只盼這雨欣會說話,能走路,以後能照顧自己就行。”圖為奶奶李鳳梅帶著雨欣在醫院接受治療。

李鳳梅心疼孩子,每次出去的時候只能用繩子輕輕地系在手腳上。儘管這樣,但有時候她醒來,還會掙脫繩子滾落在地上。有好幾次回來,李鳳梅發現孫女在地上睡著了。“看著心疼,卻沒有辦法。”李鳳梅說,“每次出去給孩子帶上尿不溼,孩子爸爸距離出租房也就50米,經常會抽空回來看看孩子”。目前,雨欣治療已花去40多萬元,醫生說後續至少還得50萬元左右,一家人不知道怎麼辦。圖為雨欣在接受治療。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如果你想獻出一份愛心,直接掃描二維碼即可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果不能直接掃碼,可將二維碼保存至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識別。該項目由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所有。監督電話:400-006-9958。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項目聯合發起的公益項目 。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