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在的年輕人的過度消費,借貸消費您怎麼看?

八塊八角八分八


現在網絡發達,拿起手機就能買到任何商品,而且有各種付款方式,可以用信用卡、花唄、等等,大件商品還可以分期,確實非常方便。但這種方便的同時也促進了非常多年輕人不理性的消費。

根據調查,現在90後人群平均負債12萬多。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提前預支消費了一年多的工資,提前消費的這個錢當然是各種信用卡、貸款、網貸了。

現實中這部分欠債的年輕人大多數工資都不是很高,但消費卻高,根本沒有養成理性消費的觀念,大多數人都是入不敷出,一發了工資還掉各種信用卡、貸款幾乎就沒剩什麼錢了。又要維持高消費,所以只有再刷信用卡、網貸了,這樣週而復始,欠債也就越來越多了。

所以現在的年輕人一定要理性消費,有計劃的消費,能掙多少錢,消費多少錢,心裡要有數。



老貓湖庫


對於年輕人過度消費,我個人覺得是生活沒有規劃,沒有進行家庭理財,我家哥哥就是典型的借貸消費例子,上個月我才知道他家借款高達20萬元,現在我還在為他家的事情腦袋疼。我家哥哥的情況是,上面二個老人,二個小孩,我嫂子是國有企業員工,我哥是做生意的。我嫂子的性格特徵,是有本事是她的,有錯誤全是別人的,愛攀比,特別愛計較,覺得是我們做妹妹的沒有監督好哥哥,話說結婚後各是各家,我們以什麼理由去監督別人家的經濟開支,我這人特別不愛管別人家事,樂得自在。借貸消費典型特徵有:

1、生活不精打細算。就拿我哥的生活來說,近幾年來很少在家裡吃早餐,我爸媽把早餐做好,就覺得不太合胃口,出去吃,一碗米粉約7元左右,家裡四個人的早餐就是28元,一個月就是700元。每天一包煙一包檳榔一瓶酒算最低配平均每天20元,一個月就是600元。經常呼朋喚友,一個月在家裡吃不到10頓晚餐,就算出去吃不要自己花錢(肯定不可能自己一次就不花錢),你去吃飯的車費是不是該出,來去一次我算20元,一個月就該400元,像這樣不必要的支出一個月就是1700元,一年下來就是2萬元。電信搞活動就想換新機,還有類似他在廣東,老家在湖南,不太熟悉的朋友過生日,來去一趟少說也要1000元,還要為參加這些聚會置辦的行頭,帶土特產之類的,都有不小的開銷,這是典型的生活沒有計劃。

2、對自己捨得對別人特別吝嗇。要加餐,我父母都是老實的農民,沒有收入,上週末加餐,我媽買了一斤牛肉,嫂子還說他沒有計劃。我兒子今年9歲,用我老公的話說沒有給我兒子買過一杯牛奶喝,前些年我生老二,老公讓我哥守在醫院門口,怕萬一有突發情況多一個人,他覺得生意忙,要急著趕回廣州,而沒有去。

3、愛盲目攀比別人的生活。喜歡盯著別人的生活,發現別人的生活有變化,就要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比如別人的小孩學了一個什麼興趣班,他們家孩子就一定要學,也不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我嫂子天天在耳邊說她的哪個朋友多能幹,有多少錢多少錢,羨慕別人的生活,瞧不起經濟實力不好的人。

我覺得錢多錢少是別人的事,日子是過給自己的,自己幸福才算真的幸福,與金錢無關。在這裡我要勸大家自己有腳有多大就穿多長的鞋,沒有必要為所謂的虛榮心買單,生活過得踏實幸福才是關鍵。


順安美好生活


關於這個問題也正是目前年輕人消費的真實寫照,我個人認為有利也有弊。首先他們的思想比較超前也很適合現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步伐……這點也值得我們學習!不好的方面就是鋪張浪費,比如到了真正需要錢的時候而你沒有準備。應該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之下合理消費理智消費……有句老話說得好“家中有餘糧心,中才不慌"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建議他們養成有計劃有遠見更有好的控制能力最好!千萬別盲目的跟風而導致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煩……祝您生活愉快!🍎🍎🍎🙏🙏🙏




紅藝軒369


請給我們這些年輕人多一點寬容,有時候他們也是在現實的逼迫和引誘下,隨波逐流了。

現在80,90後這一代,靠借貸消費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工作收入不高而攀比之風盛行,金融借貸政策打開方便之門,讓這年輕人在一次次的借貸消費中,不知不覺中陷入了債務的泥潭。

小王來自農村,家境一般,從小就被父母灌輸長大了要做個有錢人的思想,親戚朋友之間也是誰有錢誰老大。他父親作為家中的老大因為沒有其他姊妹有錢,沒少受親戚的白眼和嘲諷,小王變成了他們將來的希望。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小王,把追逐金錢,能在親戚面前揚眉吐氣作為自己人生目標。

小王大學畢業後,找了一家並不好的公司上班,每月的收入也只能保證他不餓肚子,要當個有錢人根本就是痴人說夢。但是父母卻不這麼認為,以為小王大學畢業了,應該掙大錢了。每次小王回家,聽到的就是父母說哪個親戚又買了套房,哪個親戚有買了輛車,總感覺小王怎麼一直沒什麼動靜,不說房子,每年回家還坐公共汽車。

在這種壓力下,為了儘快賺錢,小王走上創業道路,可是對於一個沒經驗,沒錢,沒人脈的人來說創業談何容易?小王先是借錢開始創業,在創業小有氣色的時候為了滿足父母的願望,照顧他們的面子,買了一臺車。本想著父母在看到小王買車之後,也算臉上有光了。但是父母又開始催他買房了,要知道買套房比買輛車投入的錢多的多了,本來生意就不算太好,小王開始走上辦信用卡來彌補自己資金不足的窘況,因為做生意,個人平時資金流水較大,就辦了幾張高額度信用卡。

逐漸小王發現,辦信用卡拿錢比賺錢容易多了,雖然他心理清楚信用卡的錢肯定是要還的。但是有了錢,就解決了他平時的資金問題,花錢開始變的大手大腳,加上小王又自己研究了一些信用卡提額的方法,信用卡的額度也越來越高,最高的一張信用卡一次性給他放了30萬的現金貸款。小王也開始把自己當有錢人了,買房,重新換好車。但是什麼事情都又個度,當信用卡的額度不再提升的時候,小王發現他的生意收入已經完全無法應付他的日常還款消費開支了,於是又開始貸款,銀行貸款,網絡貸款,拿到這些錢後,一是用來應付他日常貸款生意週轉,二是日常消費。

終於有一天,小王發現他再也借不出錢後,才發現他的債務已經是個無底大坑,生意也是一落千丈,入不敷出、就算賣房賣車也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這是一個網友給我發來的他的真實經歷,作為一個80後,小王最後才發現,他一直沉迷的光鮮生活最後成了一地雞毛。

所以,我想為我們這些靠借貸消費的年輕人說句話。給我們一些寬容和理解吧。我們80,90後這代人承擔了那一代人都無法體會的艱苦和心酸。

這不是什麼販賣焦慮,這是一個殘酷卻有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問題。其實我們不想去搞什麼借貸消費,但是高房價,高物價讓我們大部分年輕人的收入完全無法滿足。成家需要買房,買車,結婚需要聘禮,養孩子需要奶粉,長大後需要教育。在這個推崇所謂“精緻生活”的時代,沒有誰願意給你時間和機會。

經常聽到很多人說“中國的房價是又丈母孃炒高的”。當然不是說每個丈母孃都這樣,但是大部分是這樣,基本不看對方條件怎麼樣,一上來就是房,車,聘禮。實際上,在我個人認知上,如果你要求房車,是希望給子女一個穩定舒適的生活的話,那麼動輒幾萬幾十萬的聘禮,你是把女兒作為商品在交易嗎?

我也是農村到城市的,感觸最深的就是每年回家過春節,那簡直的瘋狂消費的一個時間段。因為我們家在鎮上開了一個超市,我感觸特別深,不管一年到頭掙沒掙錢,過年消費那是必然的,買菸必須中華,喝酒必須上百一瓶的,城郊的天天開著車去城裡吃飯聚會,說實話,這些高消費的居然都是很多從城市打工回來的農村年輕人。我本來以為他們都真的是掙到錢了,後來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夥伴來問我,信用卡提額,網貸還款的事情。我才發現,本來以為信用卡,網帶是生活在城裡的人才弄的東西,原來他們早已經沾上,而且比城裡人更嚴重。

我有一個哥們,自己是城裡的,家境優越,但並不顯擺。其實也很正常,真正有錢人有時候真但不那麼刻意為了面子講究。娶了個農村的媳婦,他告訴我,每年陪媳婦春節回老家最糾結。他平時抽菸就抽了20多塊錢一包,也就是打個10元的小麻將。結果春節回到農村,機會人人都是中華,麻將100的都很多打,搞的他開始懷疑現在農村人掙錢是不是比城裡人掙的多多了。當然我告訴他實情後,他才恍然大悟。

當然這些為了面子借貸消費的年輕人真的錯了嗎。是的,他們有錯,但是錯的更多是環境,現在無論城裡人和農村人,你很少能聽到“知足常樂”“小富即安”這些詞語。城裡人有城裡人的朋友,農村人還有農村人的朋友,這些朋友聚在一起,已經少了朋友的味道,更多是來看看你過的比我好還是比我差。你買了兩套房,我不能只買一套;你開奔馳,我必須開寶馬;你買了車,我也不能走路;你抽中華,我也不能抽玉溪;你精緻生活,我還要生活精緻。

而金融機構以銀行為代表的信用卡大肆的發放,超額的授信。只要在申請資料上滿足條件,或者說對個人稍微進行一個包裝,無論是真實情況是什麼,都可以從銀行獲得一張額度不低的信用卡。要是多家銀行申請,還可以獲得多張,一次性拿個幾萬幾十萬的資金使用。我之前接觸過一個二十多歲沒學歷,沒背景的農村小女孩,就一個工廠打工的。xx銀行一次性給了她差不多10多萬的萬佣金。你叫人家拿什麼還?到後來無力還款的時候就毫無底線的催收,讓人家家人朋友不得安寧,最後換上抑鬱症,差點走上極端。很多朋友說,你沒能力還,當初就不要啊,但是從人性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借還是送,一下給你10多萬,你要嗎?前提你本來也沒錢的情況下?

還有就是p2p互聯網金融借貸。正規的不正規的,在沒有監管政策出臺之前都大肆發放,我曾經見過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年輕小夥子,就憑藉xx寶的一個信用分,一天拿了20多萬的網貸。他用來幹什麼我不得而知,總之拿到錢之後,他肯定會風光小一陣子,然後會痛苦好一陣子。

所以,有時候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代年輕人怎麼了?他們為什麼要搞這些借貸消費。自己掙錢自己花不好麼?但是現實給了他自己掙錢自己花的機會麼。又或者說給了他時間麼?在一個“偽精緻”時代,我們是不是更該冷靜一些呢?過給這些年輕人一些包容,他們只不過是在無情的現實下,隨波逐流了而已。


一道子


過度消費成為了現在年輕人的通病,尤其是遇見自己想買的東西,而且通過提前消費,可以馬上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導致過度消費從而沒有經濟能力償還,於是到處借網貸,拆東補西,以致欠的越來越多,收不勝支,逾期,成為徵信黑名單

帳欠的最來最多怎麼樣才能還清呢?

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的欠的帳列表出來,分清欠那些平臺多少錢,那些需要先還,像支付寶,微信類必須先還,把自己的欠債平均分12個月或者24個月,36個月,每個月還一點,一般平臺看見你每個月在還基本上不會找你麻煩,看看自己的工資是否夠每個月需償還的金額,不夠去找一些美團外賣類的兼職,這個時候不要怕累,斷絕一切社交往來,因為在你負債累累時,你在朋友之間的走動只會讓他們更看不起你,越覺得你沒出息,消失一段自己安心賺錢還債,找回個新的自己,重新開始


小雨來咯


回答

“這屆中國年輕人真敢消費,尤其敢借貸消費”,相信不少人都會有這樣的感嘆。

隨著越來越多的90後們步入職場,年輕人們習慣採用這種“先消費後付款”的生活方式。2018年1月清華大學發佈《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29歲以下年輕人成為中國消費信貸主體,其中絕大部分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11月商務部的統計數字顯示,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當天全國網絡零售成交額突破3000億元,其中80後、90後年輕消費群體佔比超過70%,成為消費的主力軍。

不少人為此憂心忡忡,擔心年輕人超前消費、透支未來。著名經濟學家、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對此卻又不同看法,他認為大可不必擔心借貸消費會毀了年輕人,“因為一個人借錢的數量沒有超出一輩子的收入預期的話,並沒有違反量入為出的傳統觀點,不必擔心。

我認為:消費觀念本身就是人思考的一種,屬於人思考能力的一部分,從大局出發,充分了解情況認真分析情況,假設,可以採取的措施有哪些,小心論證,拿出好的措施或方案,一點點做實現一些目標,自己對自己負責,獨立思考,有什麼樣的適合的消費觀點自己根據情況確定,怎樣對自己好,對自己人生好。總之,沒特殊情況我是不贊成借貸消費的,中國有句古語:有多大船就有多大桅。意思是說能力與承受力成正比,不能超出這個範圍;量入為出,精心安排,合理消費,略有盈餘是最佳選擇。


火楓一葉


過度消費成為了現在年輕人的通病,尤其是遇見自己想買的東西,而且通過提前消費,可以馬上擁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導致過度消費從而沒有經濟能力償還,於是到處借網貸,拆東補西,以致欠的越來越多,收不勝支,逾期,成為徵信黑名單

帳欠的最來最多怎麼樣才能還清呢?

首先我們要把自己的欠的帳列表出來,分清欠那些平臺多少錢,那些需要先還,像支付寶,微信類必須先還,把自己的欠債平均分12個月或者24個月,36個月,每個月還一點,一般平臺看見你每個月在還基本上不會找你麻煩,看看自己的工資是否夠每個月需償還的金額,不夠去找一些美團外賣類的兼職,這個時候不要怕累,斷絕一切社交往來,因為在你負債累累時,你在朋友之間的走動只會讓他們更看不起你,越覺得你沒出息,消失一段自己安心賺錢還債,找回個新的自己,重新開始


事實就在身邊


一 現在的很多的貸款方便簡潔,只需要身份證,緊急聯繫人就可以貸款。例如支付寶中的借唄。借個5000分12期嘗還,可能每期加利息才500左右,一般年輕人覺得每個月才500左右,很容易嘗還,但是你這一次缺錢,不會想到以後這12月還會有一些事需要用錢,你這個貸款該如何嘗還,很多年輕人大多會想到其他的方式去借貸,長期以往,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導致無力嘗還。

二 網絡時代的發達,很多年輕人接觸的新鮮事物越來越多,需要的花費也越來越多。一方面沒有經濟來源,二是家庭也沒有更多的支持,只能想其他方面的,網貸的便捷讓這些年輕人深陷其中。

三 年輕人中的攀比比較嚴重,在年輕人中例如,球鞋,蘋果手機等等,這些東西對於年輕人來說還是一個高消費。失去理智,虛榮心佔據高地,貸款也會趁虛而入。

四 希望年輕人能夠看的遠一點,看清網貸的危害,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去消費。瞭解自己消費的定位,好好去學習,或者掌握一個吃飯的技能,能夠先在社會立足。因為出了社會,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只能提升自己,讓自己有一定的收入來源,到時候自己需要什麼,自己可以去兌現。不要讓貸款危害了自己,往大了說,可能自己的一個家庭可能就沒了。希望年輕人在網貸面前能儘量剋制,三思而後行[加油]


用戶3330706396680


其實他們在最開始的時候只是借個3000-5000的,覺得借這麼點到發工資那天就可以還上了。但是就是有那麼些人控制不了自己,覺得這錢太容易借了。從而導致他們還不上就使用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來還款,累積到後面光還利息一個月工資都不一定夠的。所以就開始逾期,逾期了個人信用就會有汙點,得不償失啊!其實只要動動腦子在網上找點兼職、副業來做,一天賺個幾十百來塊,一個月下來也有幾千塊零花錢了。根本就不需要去借貸。個人觀點…勿噴!


淘金者9968


過度消費,即超過預期財富收入數額成倍數的消費行為。存在很大的信用風險。借貸,按揭,刷信用卡用於個人改善生活,大大超出即期收入,無法依靠合法收入或者其他財富形式變現而償還本息,靠拆東牆補西牆式的跨行貸還貸,這種遊戲遲早有一天會玩死自己,造成違法犯罪,將個人誠信度敗光。這將影響本人一生一世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