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寶寶的水果、果泥、餅乾、奶粉等食品費用現在是芽芽媽家重要的開支之一。為了讓寶寶吃得好,還吃得有營養,芽芽媽也是費盡心思,之前覺得超市中的“兒童產品”還是比較可靠的,但是慢看發現,這些食品中雖然打著“兒童食用”的字樣,卻僅僅是一些營銷手段。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兒童食品”並不適用兒童

超市裡的兒童食品種類繁多,兒童麵條、兒童奶酪、兒童牛奶、兒童酸奶、兒童香腸。打著“營養”、“有機”的旗號,價格卻比普通的高出不少。以醬油為例,兒童的和成人版並無區別,成分上都是水、小麥、大豆、食用鹽及一些食品添加劑,而營養成分中的蛋白質、脂肪、能量、鈉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無明顯差別。

同時,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一些兒童奶酪中也會加入明膠、山梨酸、卡拉膠等食品添加劑。寶寶食物中過多的含糖量、含鈉量、過多的食品添加劑並不利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兒童食品”標準尚未有明確標準

中國消費者協會曾發佈消費警示:除3歲以下嬰幼兒日常所需食品外,尚無“兒童食品”的相關概念和食品標準。

在我國,只有針對0~3歲嬰幼兒奶粉、輔食的相關安全標準,尚未出臺3歲以上的兒童食品標準。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目前,兒童食品添加劑的標準和成人的看齊。孩子的身體發育尚未成熟,沒有考慮到兒童身體排解能力的添加劑成分,無疑會給兒童的健康帶來風險。

讀懂“標籤”選“食品”

對於不同年齡的寶寶,每天需要補多少蛋白質?需要補充多少鈣?需要補充多少碳水化合物?為什麼吃完零食就不好好吃飯?芽芽媽教大家秒懂食品中的營養標籤。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1

看配料表

食品中的配料表一般是按照含量的多少依次羅列,第一位就是含量最多的。比如純牛奶中的第一位就是牛乳,而一般牛奶飲料,會標註糖、水、奶粉等配料,那麼營養成分相對較低。同時,主料的營養價值越高,食品就會越健康,如果主料的營養價值低,就不能算作健康食品。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比如碳酸飲料: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比如某品牌小蛋糕: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芽芽媽溫馨提示:如果看食品配料表時,配料眾多,有的多大十幾種,那麼說明裡面的添加劑過多,肯定不是健康食品。因為按照我國標準,食品中的添加劑必須標註在配料表中。

按照我國食品衛生法規定,食品添加劑是為了改善色、香、味,以及防腐等工藝加入的人工、天然物質。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其中甜味劑、香料等都榜上有名。比如檸檬黃、胭脂紅、阿斯巴甜、甜蜜素等都屬於食品添加劑。

2

看營養成分

我們以某兒童品牌的威化餅乾為例: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左一行:除了反式脂肪酸,其餘五個內容是國家強制標示的基本營養成分,而鈣、鐵、鎂等可以自願標註。

中間一行:20g的威化餅乾含有426千焦的熱量,佔營養參考值的5%,那麼如果吃了100g,就相當於攝取了25%的能量,相當於一個成人每日所需的四分之一。這也就是為什麼寶寶吃了零食就吃不下飯的原因。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右一行:即每20g中食品佔我們(成人)一天身體所需的百分比。

3

遠離“三高”食品

不管是寶寶還是成年人,挑選食品時,要找“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高”的食物,遠離“高鹽”、“高糖”、“高脂”的食品,謹慎選擇能量、鈉含量、脂肪量等指標食品。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高鹽: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1~3歲寶寶每天需要鈉700mg,4~6歲需要900mg,而400g相當於1g食鹽,2.5g食鹽相當於1g鈉。下圖是醃製類食品配料表,遠遠超過了寶寶的鈉含量需求。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其次,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也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發育。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雜誌Circulation關於寶寶攝入糖分的研究,2~18歲每日攝入量不應該超過25g,如果兒童攝入糖分過多,很容易發生肥胖、高血壓等疾病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提出,成人每天攝入精製糖不超過25g。而芽芽媽最愛吃的這款餅乾中,碳水化合物僅僅100g就超過我們的每日所需量。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4

分辨“牛奶”和“乳飲料“

乳飲料肯定不如牛奶營養成分高,購買的時候一定看清楚標註,然後後看配料表,主料是水,還是牛奶。


同時,蛋白質大於等於2.9才是牛奶,其餘都是乳飲料哦。左邊是牛奶,右邊就是乳飲料。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① 蛋白質大於2.9g,為牛奶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② 蛋白質1g,為乳飲料

5

買果汁看純度

買果汁最好買100%濃度的,而10%,30%的果汁大部分成分為水和白砂糖,並沒有營養成分。當然對於寶寶們來說,最好是食用水果更好,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按照我國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中規定,當食品能量值、營養成分含量等低於參考標準的百分之二十五時,商家不可以將“低鹽“、“低糖”、“低熱量”等標籤貼於商品。

所以很多商家就會將商品容量進行拆分,使得商品克數低,某些成分就會降低。所以為寶寶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在食物製作過程中,少用醬油、鹽等刺激性的食物調料,養成清淡健康的飲食習慣;

多吃蔬菜水果,少喝或者不喝飲料、不吃零食;

定時吃飯,餓了可以加一些酸奶、堅果作為補充。

參考文獻:

【1】斯蒂文•謝爾弗, 池麗葉.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M].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2

【2】馬冠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3】https://baike.baidu.com/item/食品添加劑/1680288?fr=aladdin

超市裡賣的“兒童產品”,到底有多扯?別再交智商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