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經之聲」中國製造業變革的歷史進程

「工經之聲」中國製造業變革的歷史進程

作 者

李曉華

主要內容發表於 《新經濟導刊》

2019年03期

中國成立70年,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作為國民經濟主要支柱、技術創新重要來源、人民生活物質保障的製造業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新中國製造業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起步,經過七十年的里程,目前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國和製成品出口國並在向製造強國大步邁進,這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蹟。

1

新中國70年製造業取得偉大成就

1949年成立之初的新中國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國,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產業體系很不完善,工業化水平很低。以淨產值衡量,工農業結構中農業比重高達84.5%,工業佔15.5%,其中重工業只佔4.5%(劉海飛。2017)。經過1949-1952年間的恢復和發展,工業總產值由

140億元增加到349億元,按可比價格的年均增長率達到34.8%。但即使如此,工業佔GDP的比重仍然很低,1952年農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工業比重僅為17.64%。在工業中,機器大工業的比重低,1949年,機器大工業只佔17%,農業和手工業還佔到83%(汪海波,1987)。

經過新中國70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國製造業取得了偉大的歷史性成就。1997年,中國製造業規模居美、日、德之後,列世界第四位;2001年超過德國,2007年超過日本,2010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2017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35584.04億美元,佔世界的比重達到27.02%,是美國的1.64倍。按照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的數據,中國22個製造業大類行業的增加值均居世界前列,其中紡織、服裝、皮革、基本金屬等產業增加值佔世界的比重超過30%,鋼鐵、銅、水泥、化肥、化纖、發電量、造船、汽車、計算機、筆記本電腦、打印機、電視機、空調、洗衣機等數百種主要製造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中國製成品出口額達到21251.24億美元,佔世界出口總額比重高達17.48%,比製成品第二齣口大國的德國高7.09個百分點。其中,電子數據處理和辦公設備、紡織、服裝的出口額佔世界比重分別高達33.86%、36.60%和33.60%。可以說,中國已經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積貧積弱的農業國轉變成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完整產業體系、最完善產業配套的製造業大國和世界最主要的加工製造業基地。

70年來,中國製造業不僅實現了數量的擴張,發展質量也有了顯著提高。從整體上看,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17年R&D強度達到2.12%,雖然與美、日、德等傳統制造業強國仍有較大差距,但已經超過英、意等發達國家以及歐盟28國1.94%的平均水平,SCI論文發表量、專利申請和授權量連續多年居世界前列。中國製造業在許多高科技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千萬噸級大型煉油設備、超超臨界火電機組、核電設備、750 kV交流輸變電成套設備、日產4 000噸大型新型幹法水泥生產線、60萬噸乙烯、30萬噸級合成氨、百萬噸級鉀肥等重大裝備實現完技術自主可控、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高速鐵路機車及系統成為“中國製造”靚麗的名片,液晶面板打破了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企業壟斷的格局,通信設備全球主要四家供應商中國有其二且華為市場份額世界第一,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能力實現突破且能夠設計最新制成的集成電路芯片,自主研發的大飛機C919實現試飛,國產支線客機ARJ獲得適航許可證並進入批量生產;在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量子通信等一系列尖端領域實現了進入世界第一梯隊。

2

中國製造業偉大變革的歷史機遇

中國製造業的偉大歷史成就離不開自力更生,同時也很好地抓住了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全球化與全球價值鏈分工、生產方式變革等歷史發展機遇。

新中國成立之初,以核能、信息技術的大規模商業化應用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在興起。雖然新中國在當時面臨著美國等西方國家封鎖制裁以及1960年中蘇交惡後的嚴峻外部環境,但是仍然集中力量進行重工業和國防工業建設,特別是重點發展電子與核工業。1960年11月,中國第一枚導彈發射成功;1964年10月,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兩彈一星”的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的核壟斷,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核武器與衛星的國家,不但提高了國際地位,而且增強了國防安全保障能力,為我國後續發展迎來了穩定的國際環境,也為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質與人才基礎。

二戰之後,在關貿總協定和WTO等多邊和雙邊經貿協議的推動下,貿易和投資壁壘不斷下降,兼之主要國家放鬆產業管制、新興技術加快發展,經濟全球化成為大勢所趨,人員、商品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在信息技術、航運技術的推動下,產品的模塊化程度從而生產的可分解性提高、通信技術的發展大幅度降低國際間經貿往來的交易費用,集裝箱、航空等技術的發展使運輸成本顯著下降,國際分工由發達國家出口製成品進口原材料、發展中國家出口原材料進口製成品的水平產業間分工向全球價值鏈的價值鏈環節分工即產業內和產品內垂直分工轉變。中國的改革開放抓住了發達國家離岸外包和全球垂直分工的趨勢,充分發揮了勞動力豐富、工資水平低的優勢,快速融入全球分工格局,承載了發達國家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勞動密集型環節的轉移,2001年加入WTO進一步降低了中國加入全球分工體系的壁壘,迅速發展成為世界主要的加工製造基地。

新中國成立的70年也是生產方式顯著變動的70年,通過與生產方式的變動方向相適應,中國製造業保持和加強了國際競爭力。在工業革命之前,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主要是利用簡單的工具進行手工生產,產品以少量定製為主。工業革命之後,水能、煤炭和電力為驅動力的機器獲得廣泛的應用,人類進入機器大工業時代,產品以大規模生產為主。信息技術的發展使機器可以按照預先設定的程序工作,自動化時代到來,且模塊化、計算機輔助設計、可重構生產系統的應用使大規模定製成為可能。以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工業革命,正推動製造業進入智能化時代,個性化定製模式已經出現(李曉華,2018)。改革開放之後,隨著資本的積累,中國製造業的單廠生產規模迅速擴大,規模經濟顯著提高,在大規模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中國製成品的價格優勢。同時,中國製造企業也在不斷利用信息化技術優化生產線、改進產品架構,從而提高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並能夠更快速的對國際市場變化做出響應。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化,無論從國家層面還是企業層面都在積極推動製造業的智能化轉型。由於中國人均GDP已經接近一萬美元,工資水平和其他生產要素價格也相應的大幅度提高,中國製造業賴以發展的成本優勢正在削弱。通過機器人換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產品檢測等智能化改造,可以在提高生產效率、保持中國製造業物美價廉優勢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中國產品的性能和質量,真正實現從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中國價格向中國質量的轉變,實現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

3

中國製造業偉大歷史成就的經驗

新中國成立短短70年間基本實現了工業化,是人類經濟發展史上的“中國奇蹟”。中國壓縮型工業化歷程不但為中國未來的經濟和製造業發展指明瞭方向,也為世界其他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提供了中國經驗、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製造業的成功可以概括為以下五個方面的結合。

一是頂層規劃與基層活力相結合。新中國成立伊始就著手製定經濟發展計劃或規劃,至今已經實行了十三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中國的規劃體系既包括綜合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市總體規劃,也包括不同領域、不同產業的專項規劃;不僅包括短期規劃,也包括中期或中長期規劃;不僅包括中央政府層面的規劃,也包括地方政府、部門、園區層面的規劃。頂層規劃有利於形成共識,保持發展方向和政策的穩定,加強對企業的引導。同時,改革開放以來的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權改革等改革舉措,有效地調動了地方、基層、企業和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黨的正確領導與個人能動性的有機結合,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基本保證。

二是政府作用與市場手段相結合。市場在調動微觀組織和個人的積極性、發現價格、配置資源、應對不確定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製造業的騰飛得益於市場化導向的改革。但是市場機制也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因此需要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幫助糾正“看不見的手”的失靈,如在基礎設施、研發等具有巨大正外部性的領域,在限制壟斷、促進競爭,維護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等方面。特別是對於中國這樣的發展中轉軌國家,一方面由於“市場本身是一個最基本的公共產品”,而創造市場需要支付巨大的社會成本,政府可以加速市場機制的形成和完善(文一,2016);另一方面,作為後發國家,如果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按部就班的發展只能亦步亦趨地跟在發達國家屁股後面,而通過發揮產業政策的作用可以在某些產業領域實現追趕和超越,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發展歷史上都表現出產業政策對製造業趕超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是比較優勢與能力建設相結合。根據古典經濟學的理論,按照比較優勢參與分工,能夠使參與分工雙方的福利都獲得增長。改革開放之前受特定的國際環境的約束,我國實施了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雖然對建立中國工業基礎、保障國家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造成了要素價格的扭曲、產業結構嚴重失衡、人民生活受到影響。改革開放之後,我國通過發揮要素成本低的比較優勢迅速成為國際分工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但是也要看到,大衛·李嘉圖時代是工商業不發達的農業化社會,生產要素以天然資源為主,而當前的社會已經是一個工業製成品、快速演進的技術和大公司佔統治地位的社會,知識、技能成為生產要素的重要來源(戈莫里、鮑莫爾,2018)。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和國際競爭力主要不再依賴於自然資源、人口、交通區位等天然要素,而是依賴於通過人力資源發展和技術創新形成的內生能力。中國製造業發展在發揮比較優勢的同時,通過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製造業整體以及在一些製造業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能力。中國製造業的能力整體上表現為較低的製造成本、完善的產業配套、快速的商業化能力、不斷增強的創新能力等所構成的綜合競爭優勢(李曉華、李雯軒,2018)。

四是技術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後發國家由於有發展道路、技術發展路線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可以借鑑,因此相對於先發國傢俱有“後發優勢”。“後發優勢”在技術創新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通過向先發國家的學習和引進技術,後發國家可以降低甚至避免技術創新中的不確定性,跳躍技術發展中的一些階段,從而加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幫助新中國在較短的時間內初步建立了工業體系。改革開放後,通過技術引進授權、吸引外國直接投資、購買國外先進裝備、融入全球價值網絡等方式,中國從發達國家獲得大量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促進了製造業發展水平的快速提高。但是完全依靠技術引進只能縮小與領先國家的差距而無法實現趕超,因為“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習近平,2018),而且在一些新興技術領域,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處於基本相同的起跑線上,都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供借鑑,因此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繼而再創新,中國製造業在許多產品上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前沿技術領域通過自主創新也已進入世界領先梯隊。

五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結合。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不但可以獲得更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而且可以發現領先用戶的新需求及前沿技術發展帶來的市場機遇,全球市場競爭的壓力也能夠促進國內企業不斷提高效率。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內經濟發展水平低、市場容量有限,國際市場為發揮中國國內比較優勢、擴大生產規模、發揮規模經濟提供了條件。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最大製造業國家的製成品出口國,中國製造業的發展已經離不開國際市場,未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高成長髮展中國家將給中國製造業發展提供持續地發展空間。但另一方面,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國內市場既是製造業發展的根本目標,也為製造業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穩固的後方。經濟增長、收入提高帶來的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為製造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許多先進技術只有在市場的支持下才能不斷迭代、完善、提高,而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容量為縮小技術差距、實現技術趕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可以看到,中國在發電設備、建築機械、高鐵系統等領域的超越都是與規模巨大且佔有相當高比例世界增量份額的國內市場分不開的,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也得益於巨大國內市場的支持。

參考文獻

劉海飛.“先輕後重”抑或“先重後輕”?——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化發展戰略的選擇[J].北京黨史,2017(5):34-39.

汪海波.新中國工業經濟史[M].經濟管理出版社,1987.

李曉華."新經濟"與產業的顛覆性變革[J].財經問題研究,2018(3):3-13.

文一.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發展政治經濟學”一般原理批判綱要[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美]拉爾夫·戈莫里、威廉·鮑莫爾.全球貿易和國家利益衝突[M].文爽、喬羽譯,中信出版社,2018.

李曉華、李雯軒.改革開放40年中國製造業競爭優勢的轉變[J].東南學術,2018(5):92-103.

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29,02版.

李曉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產業佈局研究室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