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第一次听说龚滩,是高中时候在阅览室翻阅杂志《读者》时看到的,现在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描述“古镇悬挂在山上。”,这是我对龚滩最初的印象,也是去那里之前仅有的印象。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复苏三月,长街春意正浓,身处依山傍水的龚滩古镇,隐约中有种烟雨江南的诗情画意。这里有着一派古朴幽静,唐风孑遗,宋水依依的风格,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沧桑和浓郁的巴渝文化。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鬼马是在中午12点39分到达的龚滩古镇,天气微凉,江风有点大,不知道是不是时间的原因,古镇游客不多,三三两两,很安静,我是沿着古镇的这头走到古镇的那头,先生书屋便在这条长街里,隐隐的,但也好找。这应该是古镇里最人文的地方了!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其实今天是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慢客,先生书屋的先生,喜欢读书,擅长画画书法,热心公益,还有好多故事。一起耐心的跟鬼马看下去吧。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1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 烟火气 -

这是书屋,是家,有人文气息,也有烟火味道

到先生书屋的时候,门没有锁,半掩着,木质牌匾刻着“先生书屋”四个字,门两侧是一副对联:

雨醒诗梦见先生

风载书声来知己

右下角有一个木质邮箱,左右两边很多绿植,微风轻拂,在风中摇曳,我推开还没完全打开的先生书屋的木质门,门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这是现代防盗门完全不会发出的声音。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映入眼帘的是满屋子的工艺品。石上画,木上画,瓦片上画,银杏上画,手工书签,手绘明信片,好像这一切和所有古镇的文创工艺品一样。但是细看你会发现,上面所有的画面,展现的是古镇的春夏秋冬,道尽的是古镇的日常生活

据先生介绍:“害怕这些工艺品没有龚滩的味道,所以上面所有的画面,展现的是龚滩古镇,石头就是乌江石,瓦片便是龚滩瓦,所有原材料就地取材。”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还未走进先生书屋,便闻到了浓浓的菜香,先生书屋的“老板娘”正在做饭。

我应该是第一个到的,说明我的来意,先生便引我上二楼。他正在二楼修葺一个炕,这样冬天有朋友来,可以在炕上看书喝茶聊天。先生是甘肃人,所以对炕应该很钟情吧,毕竟我们重庆人取暖全靠抖。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二楼是个公益书屋,里面看书喝茶都是免费的。上楼正对着的是一个后院,养有鸡和狗,还有些花草绿植。书屋的中间摆了一张长长的书桌,方便大家喝茶看书。先生泡了茶端上来,我们便聊起了书屋的故事。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书屋起初只有两间,之前二楼一半是书屋,一半是我们卧室,后来我觉得太小,就想着再盖一层楼,然后我就把这一层的楼弄高了一些,这样上楼不会显得压抑。所以现在才有了这间3层楼的吊脚楼。”我们望向楼上的天楼板。

有时候我们都说:我不知道我自己想要什么。或许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没有勇气面对和足够的努力去争取我想要的。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还有件又搞笑又心酸的事,那时我都准备好材料了,可那会正是不能乱建的时候,那天本来带着我的狗在山上挖兰草,听说相关部门把我的材料拖走了,我赶紧跑下山,去要。给他们说,我又不是建来做其他,我是自己要住。人家才把材料还给我。”

可能生活就是这样,偶尔一点小插曲。好像打扰了平静的生活,但又好像很有意思。

先生说:“后面院子里的鸡是自己去菜市场买回来的,本以为我是要炖汤,结果我觉得太残忍,就把它们养在后院,现在是‘鸡犬不宁’”说完我们俩都哈哈大笑起来。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阳台上有一个很宽的实木条凳,坐在那里可以看见古镇的青石板长道,青色瓦房。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面对书屋左侧,有一个书桌,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很多画画的颜料工具,无数个深夜,先生在这里应该创作了不少的佳作。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满壁的书架上装满了书籍,书屋里的书,鲁迅先生的作品居多,还有很多龚滩古镇的古籍,这个外地人,甚至比一个本地人更了解龚滩,他把对龚滩的喜爱,藏在了书里,放在了画里,洒在了每一天的生活里。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墙上挂着民国时期很多大先生的画像,鲁迅先生的最多,先生喜欢民国时期的作品,那个时代最喜欢鲁迅先生。

“书屋之所以叫先生书屋,并不是说自己,就是取名那个时代的称谓。所以“先生书屋”以此得名。”

相信很多人和鬼马一样,很羡慕这样闲时读书插花,忙时作画喝茶的生活吧。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2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 艺术味 -

龚滩青瓦做菲林,一支画笔绘古镇

书屋想要一直存在,必须有经济支撑,公益书屋的书和茶都是免费,怎么才能保持良性循环?

“肯定要有经济来源做支撑,但是总不能,像很多古镇一样,弄一些义乌批发的产品来卖!所以开始是买一些手绘的书签,明信片,后来就想着在石头上画画,也可以卖一些钱。”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才开始,做生意的时候,我跟她很不好意思,怕别人不喜欢,也怕别人不买,当收到第一张100元的时候,真的非常的高兴。所以就开始准备更多的可供选择的东西。所以公益书屋,就是靠一楼的文创产品支撑。”

诗和远方或许真没有那么简单和单纯,需要周密的计划,充足的准备,没有最最重要的经济基础,应该很难实现吧。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为什么叫龙画石呢?

“因为我自己的名字里面有个龙字,我自己画,所以就想,要不然就叫龙画石吧!起初这些石头都是我在长江边上捡的鹅卵石背回龚滩来画;

乌江这边没有鹅卵石,其它石头怕画不了,后来去捡了几块石头来画,觉得比鹅卵石更能表现古镇的特色,后来所有的石头都是用乌江石。”

龙画石,色彩绚丽,格调优雅,造型古朴,纹理天然,内涵深邃,灵气超脱,总能引人无限的遐想。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后来看到古镇盖房遗留下很多青砖瓦片,便开始在青砖瓦片上画,然后就是在木头、树叶上画了,木头和树叶其实很多古镇都有。但是书屋所有的文创产品,都是龚滩古镇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安静的古镇里,所有人都已睡去,夜色最深的时候,先生书屋二楼的灯便开始亮起,也是先生创作的开始。

一块灵性的石头,一片瓦片,一块木头,一片树叶,就是一段山水的浓缩,它于人的融合,并以方寸之间包罗万象,有着山的雄奇,水的空灵,云的变幻,风的色彩。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先生书屋

每一块石头都听过乌江的涛声

老街留在了吴冠中先生的画里

我在试图临摹的印象

是乌江石上粗粝的脉络

每一块石头都在还原微缩的古镇

每一个笔都在试图描摹老街的灵魂

也许诗和远方,无需设定,依照自己的步伐,慢慢靠近所想抵达的地方,就够了……

3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 公益人 -

不止是一个书屋,更是一种信仰

书屋里的书只是自己的收藏吗?

“书屋里的书有很多是捐赠的,有时候会收到很多儿童读物,我会捐给龚滩的小学幼儿园,后来干脆办了一个“开蒙启智”阅读活动,带领古镇的小朋友在书屋里阅读绘本,培养他们的阅读的习惯。目前已经办了23场了。”

一生有很多的遇见,文化传承,需要更好的坚守,先生书屋,不止是一个书屋,更是一种信仰。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先生平时也会教古镇小朋友画画,有时候带他们去写生,去学校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教他们剪纸,书法。

每年春节给古镇的邻居写春联,一写就坚持了五年。

“有一年收到很多文具书的捐赠,就背着书文具,爬了2个多小时的山,送去给对面的村庄里的留守儿童。”先生指着走廊望过去对面的山说。

先生书屋里藏书七千余册,收集古镇史料十卷,整理文字资料七十万字,却只做了一件事:“公益阅读推广”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其实有时候也会有人不理解,村民会说是我们生意做不下去了,偶尔给孩子们教教美术,上上课,也会有人觉得我是拿了什么好处。写春联已经成了必须给他们做的事,其实也会有情绪,但也理解大家生活的局限。”

每个人的思想阅历人生修为,每个人的见解,每个人的生活品位都不一样,所以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只要自己认定的事,鬼马认为无需与别人去争论辩解。(原谅没有文化的小M不会说鸡汤)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这是鲁迅先生说的不是我

先生很健谈,鬼马却是个不会说的人,文学修养也不高,这里谢谢先生的包涵了,以后要多学习,多读书,多写字。

4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 说故事 -

回望老龚滩,一杯浊酒诉情愁

古镇1800年,书屋人流很多,两盏灯下便可漫谈千年。

有中国各地的知青,来古镇回味自己的青春年华;很多早已白了发,步履迟缓,有骑行千里只为尽孝的书店老板;有写过《龚滩》的作者回来再述古镇;有来自外国的友人;有喜欢吴冠中作品的艺术爱好者;有想和先生学画画的小朋友。

很多很多...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有一个老人,80多了,她说这也许是她最后一次来这里了,以后便来不了了。”

“还有一个上海的阿姨,说这是她二次来这里,她太喜欢龙画石了,所以她特意再来,再带一块走。我便送了我的手绘明信片手稿给她。”

“还有一群俄罗斯的人,来的时候喜欢龙画石,他们送了我一个礼物,我便把龙画石送给了他。结果人家觉得太贵重,第二天特意过来重新给我送了一个礼物”

“很多时候会收到某位来过书屋的小伙伴的寄来的书籍,绘本。”

......

每个人匆匆的来,匆匆的走,却留下很多记忆中柔软又温暖的东西。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好多的故事,鬼马也只听了冰山一角,我们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龚滩古镇先生书屋,跟先生聊聊,去听先生谈乌江吊脚楼,董家祠堂,土司城的历史,去品茗,去喝酒。

龚滩古镇:一个挂在悬崖上的古镇,是爷爷奶奶的家

春风又起,古镇很静。愿你在先生书屋里,能够读懂龚滩。

本次“我是慢客”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你是否也意犹未尽?想去会会先生呢?有没有已经去过的小伙伴,欢迎在留言区告诉大家你和龚滩的故事。

最后希望我们一生追赶,一生向前,不犹豫不纠结,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做自己喜欢又有意义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