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查腎 糖友記住了嗎

腎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腎臟疾病往往會發展成嚴重疾病,威脅患者生命。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就是腎病,糖尿病也是導致終末期腎病的主要因素。然而,很多糖友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腎臟被慢慢侵襲,因此,定期查腎尤為重要。

定期查腎 糖友記住了嗎

定期查腎 糖友記住了嗎

  糖尿病患者應及時篩查腎病

  為什麼糖尿病容易引發腎臟病?專家稱,由於糖尿病可以累及全身微血管,包括腎臟的腎小球血管,長期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會促使糖尿病腎病進展。而為什麼糖尿病腎病發病率在我國逐漸升高,專家指出: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日趨西化,再加上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糖尿病患者在逐年增加,其中約20%—40%的糖尿病患者有發生糖尿病腎病的可能。

  目前,糖尿病引起的腎臟病並未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尤其是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發現與積極治療知識未能得到普及。糖尿病腎病發病隱匿,早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很多患者常常是在尿中出現蛋白或血肌酐已經升高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一到臨床蛋白尿,治療效果通常較差,並且很快進展為腎衰竭,最終變成尿毒症。因此,只有通過定期監測才能及早發現並早期治療糖尿病腎病。

  警惕糖尿病腎病變尿毒症

  專家指出, 糖尿病腎病如果發展為尿毒症,那麼即使通過血液透析治療,患者最多也只能存活10年左右,而慢性腎炎引起的尿毒症,通過洗腎,患者可以堅持長達30年。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從血糖升高,到糖尿病腎病,再發展為尿毒症,中間往往有十幾二十年漫長的時間。這個‘時間窗’如果我們能好好把握,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把血糖控制好,規範地治療和管理糖尿病腎病,也許患者到壽終正寢的一天,尿毒症也不會找上門來。

  因此,專家特別強調2型糖尿病人監測腎功能的重要性。按照目前的指南,2型糖尿病一旦確診就要做腎功能方面的檢查,包括了尿白蛋白和血肌酐等,並計算腎小球濾過率,來對腎功能進行評價。這是因為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2型糖尿病人被確診的時候已經不是疾病的早期,“很多患者可能已經得了糖尿病幾年、甚至十幾年,只是一直沒有發現。所以,腎臟功能可能已經受到傷害,一定要儘早評估,及時採取措施。”此外,在整個糖尿病的治療過程中,除了關注血糖的變化之外,也要定期檢查腎功能,同時還有血壓、血脂等的情況。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還要注意觀察自己的尿液,如果尿液泡沫很多而且不容易消散,並且還伴隨下肢浮腫,眼睛浮腫的現象就要提高警惕。

  糖友如何降糖護腎兩不誤?

  最基本的就是先做好糖尿病患者的本職工作:控制好血糖。此外還要多關注自己的腎臟健康,早發現、早治療腎臟併發症,從而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病進程。專家強調說,糖尿病患者血糖應儘可能全面達標,即空腹血糖不超過7.0毫摩爾/升,餐後血糖不超過10.0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7%。

  專家特別強調,一些糖尿病患者往往認為腎功能的損傷是由於長期吃藥所造成的。一種廣為流傳的看法是二甲雙胍等口服降糖藥會損害腎臟,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以二甲雙胍為例,該藥80%從腎臟排洩,如果患者的腎功能不好則影響該藥從腎臟排洩,進而造成藥物在體內蓄積,因此腎功能減退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二甲雙胍,但這並不是說二甲雙胍會損害腎臟。當然,使用二甲雙胍等藥物的患者要定期檢查腎臟的有關指標(如尿常規、尿白蛋白、血肌酐等)腎功能,一旦出現腎臟損害,一方面要分析腎臟損害的原因,一方面要根據腎功能減退的程度調整口服降糖藥的劑量乃至停用某些口服降糖藥。因此,患者要提高對定期檢查的重視程度,以便及早發現慢性腎臟病,切不可因為貪圖省事或認為沒有必要而忽視了檢查。

  同時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也可以選擇一些不太受腎功能影響的藥物,如瑞格列奈、利格列汀經腎臟的排洩極少,這些藥物在腎功能不全時仍然可以使用且不需減量。當然一些生活方式的改善,如戒菸、低蛋白飲食等,也是管理疾病至關重要的一環。低蛋白飲食的原則是“量低質高”,也就是說進食的蛋白質量要少,品質要高,即選用高生物效價的優質蛋白質如奶、雞蛋、瘦肉。一般來說,當腎小球濾過率低於50毫升/分鐘時每日攝入的蛋白質控制在0.8克/公斤體重,如果血肌酐、尿素氮已升高則每日攝入的蛋白質宜控制在0.6克/公斤體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