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水富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縣城,溫泉之都、濱江城市、萬里長江第一港、七彩雲南北大門……2018年11月6日,水富撤縣設市大會隆重舉行,更是意味著水富市全市人民踏上新起點、邁上新徵程,以“港園城”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為統攬,以“市”的定位,以更廣的視野、更寬的胸懷,沿著先輩們在亂石荒灘上搞建設的腳步,以二次創業的勁頭,向著美好幸福新生活昂揚奮進再出發……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港”的蛻變

  水富港處於長江經濟帶、成渝經濟帶和滇中城市經濟圈三大經濟區域交匯處,長江、金沙江、橫江三江在此匯合,是內昆鐵路進入雲南省的第一站,金沙江700多公里庫區兩岸水運物資翻壩轉運的最後一站;是雲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門戶,是長江上游、金沙江下游能夠實現2000噸級以上船舶通江達海的重要樞紐港;水富港是雲南第一內陸大港、萬里長江第一港,從水富港起航,全程2800公里,順長江可直達上海,是雲南省最長的內河航線。

  水富通航歷史悠久,港口建成時間不長。據《鹽津縣誌》記載,從鹽津以東至水富縣滾坎壩的航道,古稱石門江(即橫江),約100多公里,可供木船行駛。古代轉運“京銅”和鹽,皆由這裡啟運。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1975年5月,雲南天然氣化工廠大件運輸碼頭竣工;1983年7月,雲南船隊從水富港起航,航程2900多公里,直達上海;1991年10月,水富港建成,被稱為雲南第一港;2002年10月,國家交通部確定長江航運河段上延28公里至雲南水富,水富取代四川宜賓成為長江第一港。

  老輩人都知道,自四川省宜賓市安邊建鎮開始,中嘴作為一個渡口、一個碼頭,擔起幾萬人的渡河重任, “三六九”趕場的日子,人們從滾坎壩來到安邊集鎮趕場,中嘴是必經的渡口。水富區成立後,縣城所在地設在滾坎壩,原本貧瘠、破敗的滾坎壩一夜之間繁華起來。中嘴,卻隨著水富縣城的崛起漸漸凋零。這一沉寂就是多年,直至中嘴作為水富港的擴能改造工程於2016年下半年全面啟動。現在,中嘴碼頭已經升級,與原來的港口共同提升,被打造成滇東北最大的內陸港口。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水富港擴能改造,讓當時中嘴片區的居民縱然有“故土難離”的情懷,還是以“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進行搬遷。整個中嘴片區拆遷,沒有誰刁難,沒有誰上訪。這就是中嘴人的博大與情懷,可以說,中嘴人用厚實的肩膀扛起了水富港的建設,於是,有了繁華、有了通江達海。

  按現有設計貨物吞吐量63萬噸來說,2018年水富港實際吞吐量已達195萬噸,金沙江上游貨物翻壩轉運量近800萬噸,目前水富港運載規模已遠不能滿足發展需要。按照水富港擴能建設規劃,2015年至2020年建設中嘴作業區、中心作業區和進港專用線,設計7個泊位,設計貨物年吞吐量720萬噸;2020年至2025年將現有內昆鐵路雲川鐵路橋拆除重建,在中心作業區內可再增加4個泊位,設計貨物年吞吐量400萬噸;2025年至2030年,中心作業區向上遊延伸,增加用地面積180畝,再增加6個泊位,設計貨物年吞吐量600萬噸。水富港的擴能,註定要在發展的陣痛中逐步涅槃。

“園”的崛起

  水富是一座因廠而生的城市,1974年,國務院計劃進口一批大型化肥和乙烯生產設備。經過雲南省委、省政府的積極爭取,把原定給四川的一套設備劃給雲南。1974年前的滾坎壩是一處亂石荒灘,1974年4月,雲南省天然氣化工廠選址在四川省宜賓縣安富公社安富大隊的滾坎壩,國務院批准將四川省宜賓縣的水東、水河、安富3個公社劃入雲南省,同年7月1日成立水富區。水富之名,乃取水東、水河之“水”,安富之“富”而成。1981年8月14日,國務院同意劃出綏江縣太平公社和會儀公社的新安、新壽兩個大隊以及鹽津縣的兩碗公社,與水富區組建水富縣。同年10月1日,水富縣正式成立。而云南天然氣化工廠的建設,讓部分來自全國各地參加建設的人們留下來,在雲南定居下來,組成了這個城市特殊的群體結構。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水富縣和雲南天然氣化工廠一起逐漸發展壯大。天然氣是生產合成氨的主要原料,可是,當時雲南沒有天然氣,所以,天然氣供應由四川輸送,電力也由四川提供。天然氣供應不足成為建廠第一天就面臨的問題,雲天化人狠抓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千方百計降低設備的能耗,有效地節約天然氣,用盡可能少的天然氣生產出儘可能多的化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維持企業的生存,促進企業的發展。雲天化45年的發展歷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歷程。雲天化公司早在1994年就躋身全國500家最佳經濟效益企業,1997年,雲天化整體改製為雲南省人民政府授權經營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隨著雲天化從一家產品單一的氮肥生產企業發展成為擁有69家全資、控股及參股子公司的母子公司體制的企業集團,雲天化總公司早已遷址至昆明滇池路上。2013年6月24日,雲南水富雲天化有限公司註冊成立,成為雲南雲天化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目前,雲南水富雲天化有限公司擁有年產50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10萬噸硝酸銨、26萬噸甲醇、10萬噸聚甲醛、1萬噸季戊四醇等生產能力。2018年上半年,雲南水富雲天化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89億元、工業增加值3.51億元、利潤約1.5億元,超額完成任務目標,經營狀況呈現良好勢頭。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水富新一版城市總規修改對城市規劃佈局為“一區一港兩園五組團”,其中,“兩園”即水富臨港物流園和工業園。圍繞做精做強水富工業園區目標,水富市堅持綠色發展和“兩型三化”要求,堅定不移支持雲天化轉型升級、擴大產能、豐富產品、延伸產業鏈條。水富工業園區規劃佈局為“一園三片”,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新材料、農特產品加工、綠色能源等主導產業。目前,納入園區統計的企業21家,2018年底園區實現產值71.28億元。

  另外,水富市物流園擬建設“一園”:水富臨港物流園,“三片區”:水富港物流園區、北大門物流園區和笆簍壩——文星物流園區,其中,水富港物流園區規劃期2019年至2021年,規劃佔地500畝,規劃為集裝箱運輸、大宗物資、現代化倉儲、物流信息服務功能為重點的現代綜合服務型物流園區。與水富港中嘴作業區初步形成“前港後園”的功能佈局;北大門物流園區規劃期2021年至2025年,規劃佔地370畝,規劃為提供口岸轉運、保稅倉儲、跨境運輸、物流金融服務功能為重點的多式聯運口岸服務型物流園區;笆簍壩—文星物流園區,2020至2025年規劃用地500畝,2025年至2030年規劃用地擴展為3000畝,規劃為工業物流、農產品倉儲加工、冷鏈物流為重點,依託G85銀昆高速公路、G247一級公路、S301二級公路和規劃建設的沿金沙江鐵路成為雲南省北部的綜合交通樞紐物流園區。

“城”的華麗轉身

  水富建縣前,這塊地域歸屬不一,沒有獨立建制。秦漢時,水富境內為僰人生活的區域。史載,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屬開邊縣,直至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76年)仍屬開邊縣。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廢開邊入犍為郡僰道縣(今宜賓市),宋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改僰道縣為宜賓縣,均轄水富地域。元朝時分屬敘州路和馬湖路。明、清時分屬四川敘州府宜賓縣和雲南昭通府大關廳。中華民國時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水富建區設縣前分屬四川省宜賓縣和雲南省綏江縣、鹽津縣。

  1974年,水富因為雲南天然氣化工廠的興建而建縣,僅37年過後,根據《民政部關於同意雲南省撤銷水富縣設立縣級水富市的批覆》(民函〔2018〕108號),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水富縣,設立縣級水富市。以原水富縣的行政區域為水富市行政區域,水富市人民政府駐雲富街道人民東路3號,水富市由雲南省直轄,昭通市代管。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建縣以來,水富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為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發展基礎。2017年,實現生產總值54.84億元。縣城建成區面積12.7平方公里,城鎮化率52.3%。2017年,獲得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獎,曾先後獲得了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全國科普示範縣、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馬拉松金牌賽事舉辦地、省級園林縣城、省級生態文明縣等榮譽稱號,在全市率先實現文明城、衛生城、平安城、園林城“四城同創”。


  家住雲富街道辦事處溫泉社區奇石城的周文清每天五點多鐘就起床出去,沿江尋找畫面好一些的奇石,中午刷洗石頭,研究每一個石頭的畫面、紋路,為它們取上一個貼切的名字。周文清10年前在老家田壩辦事處新灘壩村民小組務農,他的位於新灘壩的老屋早已於2012年隨著向家壩水庫的蓄水而沉入金沙江底,那個時候,為了支持國家的水電工程建設,周文清拖家帶口、一步一回頭離開老家,他靠外出打工維持家裡4口人的開銷。對於支持國家項目建設,他從未有過抱怨,只有擲地有聲的一句簡單話語——“服從國家安排”。2012年年初,周文清一家作為最早搬入雲富街道辦事處溫泉社區移民安置點的一批居民,擁有了自己安穩舒適的新家。為了幫助溫泉社區的移民“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水富縣委、政府依託社區內西部大峽谷已經成熟的4A級景區的遊客資源和金沙江豐富的奇石資源優勢,打造中國西部大峽谷溫泉奇石城,輻射帶動移民就業創業、發展致富。在做奇石生意的過程中,周文清通過不斷學習,漸漸摸清了一些門道,他每年的收入能突破十萬元,滿足一家人生活開銷已不成問題,找到了一條發財致富的好路子。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按照水富市“港園城”三位一體融合發展建設中“退城”的計劃,2019年,水富市以棚戶區改造為契機,狠抓退城落實,逐步對雲富及樓壩兩個片區部分區域進行拆遷安置,為港口擴建及“兩園”建設騰挪空間。2020年,為支持水富港中心作業區堆場建設,擬繼續推進退城工作,緊緊抓住國家“三年棚改計劃”政策,將北至長江大道、南至人民東路、西至十字街、東至雙江巷範圍內除人民路臨街商鋪及其上層以外的其他建築進行拆除。2021年至2025年,計劃以北大門物流園建設為核心,持續深化退城工作,徵地370畝,為“前港後園”的功能佈局提供充足土地保障。

  為了穩步推進退舊城、建新城工作,水富市於2018年底啟動溫泉新區城市形象設計工作,溫泉新區總面積約6.1平方公里,建設用地面積約4.5平方公里,規劃人口5.5萬人,總體定位是依託溫泉新區良好的山水格局及周邊豐富的旅遊資源,在“港園城”三位一體融合發展的總體思路下,以打造休閒旅遊為特色的濱江生態宜居新城為核心內容,將溫泉新區塑造成為城、景、遊交相輝映的宜居、宜業、宜遊的濱水山地園林生態城區。溫泉新城規劃有綜合醫院、小學、幼兒園、公園、菜市場、體育館、文化館等一大批優質公共服務資源。

水富港園城市的前世今生

  “現在大家對‘港園城’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有了更深的認識,新城建設一方面可以讓水富市民享受到時代發展帶來的幸福感,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政府招商引資,快速高效地發展溫泉新城。作為房地產開發商,本公司將始終堅持打造水富第一個規劃設計科學合理、建設管理規範有序、環境衛生優美乾淨的高品質改善型住宅,讓業主回家就像逛公園。未來的水富將充滿無限機遇,我公司將竭力為水富市的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水富某投資有限公司對投資水富房地產業信心很足。

  曾經,水富人民憑著“敢為天下先”的闖勁、“滴水穿石”的韌勁,推動水富改革發展各項事業持續進步,創造了無愧於歷史的成績。立足新起點,水富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肩負新的使命和擔當,鏗鏘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