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輸在起跑線?青少年球員青黃不接,未來5—10年,中國足球仍不會有真正起色

短短一週內,中國男子足球在國家級層面的比賽中連續大潰敗:先是U19國青隊在一系列的慘敗後時隔25年首次無緣亞青賽決賽階段;此後中國男足國家隊11月14日在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比賽1:2輸給敘利亞,晉級形勢堪憂,主教練裡皮賽後主動引咎辭職。

一天後,國奧隊1:5慘敗澳大利亞隊,還好只是一場熱身賽。(編者注:U19是英文under 19的英文縮寫,意思是年齡在19歲以下。U19國青隊即中國足協下屬的年齡在19歲以下球員組成的國家級足球隊。)

2019年初冬的這波中國足球寒潮來得如此猛烈,讓國人震驚。但對了解中國足球發展狀況的業內人士而言,這一切的發生並不突然,甚至是早在預料之中。中國足球目前遭受的這一連串打擊的果,其實在多年前早已種下了因。其中的關鍵癥結之一是畸形的青訓體制(即青少年運動員培養體系),中國足球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中國足球的青訓之殤

中國足球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職業化改革,成為中國最早進行市場化改革的體育運動之一,青訓體系也由舉國體制下的專業體校,轉變成民間形式的足球學校。90年代末,隨著甲A聯賽(如今中超的前身)的紅火,各地掀起興建足球學校的熱潮,最頂峰時全國有數千家足球學校。

在足球學校模式下,學校運營成本由球員的學費承擔,只有足夠多的球員才能撐起學校的運營成本,這一方面導致學費高昂,另一方面助長了內部的不公平競爭。很多學校其實難以為繼。

中國足球輸在起跑線?青少年球員青黃不接,未來5—10年,中國足球仍不會有真正起色

北京中赫國安15歲以下青年隊在順義青訓基地的訓練

同時,中國火爆的足球聯賽背後是各種醜聞,假球、黑哨層出不窮,最終導致2009年國家司法機關強力介入足球領域,掀起足球掃黑風暴,一批涉及權錢交易、賭球的足球官員、球員、教練、裁判鋃鐺入獄,中國足球與"貪腐""混亂"聯繫在一起,聲譽掉落谷底。家長也因此不願意將自己的孩子送到這個弊病叢生的行業中去。

有媒體報道,2000年,中國足協登記在冊的足球學校是84所,足球俱樂部是1674個,註冊的青少年球員是37051人,職業球員是2593人。到2007年,足球學校56所,減少28個,足球俱樂部497個,減少了1177個,註冊的青少年球員(9-20歲)數量為13524人,減少了23527人,也就是63%左右,擁有職業合同的職業球員是1792人,減少了801人。

由中國足協在秦皇島建立的"中國足球學校"1996年開學,招生286人,報考學生達3000多人;第二年招生計劃增加到300人,報名人數更是達到3500多人。但到2008年,中國足球學校跌到低谷,計劃招生160人,實際來考試的只有50多人,女孩總共才5人報名,考試時還有兩人沒來。最後經過考試只淘汰了7個人。2009年,該學校被迫停止招生。

然而彼時,足球圈外的人鮮有意識到未來中國足球將進入一個怎樣的黑暗時代。

近年來,儘管中國足球市場開始重新繁榮,中國在俱樂部層面賽事中也獲得過亞洲最高榮譽,但靠的是高投入引進國外知名球員(很多都是面臨退役,到中國聯賽鍍金的),繁榮背後的根基早已朽壞。

2017年,執掌中國U16國青隊的教練員沈祥福、曲波發現,手上這批2001年出生的孩子,他們的足球啟蒙階段正是中國足壇最混亂時期,他們這批在畸形體制下成長起來的球員,從體能到基本功都差得驚人。國際比賽裡,有的孩子上場15分鐘就抽筋了,傳停帶射這些基本動作都不紮實。戰術意識同樣存在問題,以至於熱身賽,面對日本前橋育英的高中隊,都輸了個0:8。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中國男足國家隊在此次世界盃預選賽上戰績不佳,並不是噩夢的結束,因為青少年球員水平的青黃不接,可能未來五年甚至十年,中國足球仍然不會有真正的起色。

中國足球輸在起跑線?青少年球員青黃不接,未來5—10年,中國足球仍不會有真正起色

北京中赫國安15歲以下青年隊在順義青訓基地的訓練

探索適合中國的青訓之路

縱觀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其足球青訓的任務多由俱樂部梯隊來承擔。但長期以來,中國足協對中國職業俱樂部的梯隊建設並沒有硬性規定,各傢俱樂部的"造血功能"參差不齊。足球學校熱潮退去後,中國專注球員青訓的只有少數幾家俱樂部,以及根寶足球基地等零星高水平訓練中心。

專注青訓需要俱樂部耗費巨大成本培養人才,畸形體制下卻得不到應有的市場對價,財大氣粗的大俱樂部很容易高額挖走小俱樂部中有前途的球員。最終,中國足球在俱樂部層面變成"燒錢大戰",只看重短期效應。

直到2017年12月,中國足協才做出決定,2019年中超、中甲所有球隊必須建立完整的U19、U17、U15、U14、U13五級梯隊體系,中乙俱樂部建立U15、U14、U13三級梯隊才能註冊,否則不得參加聯賽。此時,距離決定中國足球市場化改革的1992年的紅山口會議,已經過了25年。

此外,根據國家足球規劃,教育部在全國的5000所足球特色學校,要到2020年增加到2萬所,2025年增加到5萬所。但在足球普及程度很低的環境下,這些足球特色學校很難找到合格的足球啟蒙教練,基層足球教練的待遇也亟待提高,中國校園足球發展還有著重重難關。

原阿賈克斯隊青訓總監帕特里克·拉德魯告訴記者:長遠來講,足球的啟蒙階段對青訓的整體發展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這個階段做得好,能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拉德魯是一年半以前來中國的。在位於北京順義的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2017年租下其中部分場地,改造為國安梯隊的訓練基地,並從荷蘭請來拉德魯準備建立完整的國安梯隊青訓系統。當時,國安最年輕的青訓球員只到16歲,如今每隊20人的14、13、12年齡段青訓隊已經建立,未來還要發展到11歲、10歲、9歲的青訓。

中國足球長期被人詬病的一點,是各級國字號球隊由於請了不同理念、打法的教練,足協長期以來也沒有確定中國足球的戰術打法的方向,學德國、學巴西、學法國、學意大利,多年來錢花了不少,但卻始終沒有一個固定的戰術思路。

而從少年隊到預備隊的國安各個青訓層級,都貫徹一樣的戰術風格甚至一樣的陣型,這樣球員不會因為年齡增長進入下一年齡段後又要重新適應。如今國安的梯隊從上到下都沿用阿賈克斯的"傳控風格",即從守門員開始發動進攻,通過傳球控制全場比賽,球員們被禁止隨意開大腳。這是當今世界足壇最流行的戰術理念,從阿賈克斯發源,在巴薩羅那發揚光大。

中國足球輸在起跑線?青少年球員青黃不接,未來5—10年,中國足球仍不會有真正起色

北京中赫國安15歲以下青年隊在順義青訓基地的訓練

同樣從阿賈克斯來到國安的青訓教練羅伊則告訴記者,中國的青訓教練們更在乎他所帶的球隊的比賽成績。"但我們認為,對於青年隊,重要的不是球隊,而是球員個體。青年隊球員最後不可能全部進入一隊,只有最優秀的球員才有機會,因此青訓應當關注個體球員的發展。比賽結果並不重要,個體的球員發展才是關鍵。當你真正關注了球員發展的過程,好的比賽結果會是水到渠成的事。"

"孩子們總喜歡贏,但作為教練,要保證他們能學到東西。開大腳到前場是能有更多機會進球,但他們什麼也沒學到。重要的總是球員個體的發展,因為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青訓營在將有能力的球員輸送到一隊的同時,讓進入不了一隊的球員也能在足球行業或其他行業對社會作貢獻。"拉德魯也如此認為。

還有多少家長願意送孩子去踢球?

每週六的上午,國安順義基地的青訓球員們都會參加一場比賽,或是正式賽事,或是對內交流賽,很多孩子們的家長也會到場觀看。經過一週在學校與球隊球員間的住宿生活,週末的時間是唯一留給孩子們與家長相聚的時間。

來自湖北的張先生自幼喜歡足球,成家後也將自己的愛好帶給了他的孩子。每到比賽日,張先生常常到場邊為兒子助威。這天的比賽中,張先生的兒子司職後腰,掌握球隊由後向前的疏導並輔助球隊的防守。在荷蘭教練帶來的傳控體系中,承前啟後的後腰位置至關重要,需要技術與大局觀兼具。

說到國安的青訓,張先生對訓練的質量還比較滿意。對於外界傳聞的青訓腐敗,教練收錢等問題,張先生表示,現在基本沒有這方面的擔心。國內經過幾番的整頓已經比以前好多了。

談到小孩的成長,自然談到小孩的文化課成績。張先生告訴記者,青訓隊裡還是有很多孩子成績不好的,"六七十分都算高的了,不及格的也還是有不少"。"好多家長都請了私教補課,幾萬幾萬地補。但就是這樣,到初三也是個分水嶺,必須一有時間就讓他們去學習。"

張先生一直認為,學習與踢球並不矛盾,特別是在國安這樣每天只有一個多小時的訓練時間的安排下,孩子們其實是有足夠的時間學習的,與國安合作的牛欄山實驗中學教學質量也還可以。

"有些孩子一開始就不愛讀書,你不讓他們踢球,他們還是不愛讀書,踢球還能鍛鍊身體。"

中國足球輸在起跑線?青少年球員青黃不接,未來5—10年,中國足球仍不會有真正起色

北京中赫國安15歲以下青年隊在順義青訓基地的訓練

張先生從兒子上小學時便讓兒子接觸足球,但兒子對足球的興趣也沒有影響到學習,小學時一直是班上成績前三名,參加足球訓練還有助於兒子改掉了拖拉的習慣,回家半小時完成作業,晚上準時睡覺。"他知道睡不好覺就踢不好球,晚上準時就睡覺了,睡得特別香。通過踢球就把好的習慣養成了,非常好。"

進入初中,參加國安更加專業的足球訓練後,成績稍有下降,好在張先生一直堅持讓孩子"兩條腿走路",學習是能跟上的,關鍵在於孩子的自律能力。

中國足球輸在起跑線?青少年球員青黃不接,未來5—10年,中國足球仍不會有真正起色

北京中赫國安15歲以下青年隊在順義青訓基地的訓練

但北京作為首都的特殊情況卻讓張先生這樣的外地人家庭感到困難。孩子讀完初中後怎麼辦?由於北京的相關規定限制,一些家長擔心孩子在京上高中不能落實。

荷蘭教練們告訴記者,在歐洲,孩子們每天就在家附近的球隊訓練營參加訓練,每天都能回家,他們正常地上學,有正常的社交、正常的家庭教育。但在中國,這不可能實現。孩子們從小就被送入集體生活,缺少父母關愛,對青春期孩子的身心成長不利。國安青訓營在荷蘭教練們的堅持下,原本全封閉的青訓改革為在週六讓孩子們比賽後回家與家人團聚,週日晚上再回到學校上晚自習。回家後的孩子,有的會安排和朋友再去踢球玩,有的則會參加家長們安排的補習班補習功課。而在更多中國的足球青訓營,球員們幾個月才會回家一次。

"青訓歸根到底還是教育問題。"張先生時常思考自己孩子的前途,也思考著中國足球的未來。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鳳凰WEEKLY】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