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售股權資產 *ST華源為“保殼”搬“救兵”

在出售華電煤業股權事宜還未塵埃落定之前,這家公司又有了新的動作。

近日,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電能源”,*ST華源)發佈公告稱,決定向公司控股股東華電集團協議轉讓持有的華電置業有限公司(下稱“華電置業”)2.69%的股權,轉讓價格為2.29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轉讓股權,系華電能源為“保殼”做出的又一項舉措。

“保殼”

2019年,註定成為了華電能源的“保殼”年。

公開信息顯示,華電能源成立於1996年,主要從事發電、供熱和電錶銷售。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其主營業務已從單純的發電、供熱有效拓展為集發電、供熱、煤炭、工程板塊“四位一體”的產業格局。

然而,記者翻閱財報後發現,公司的發展情況並不理想。2016年-2018年,華電能源實現營業收入86.33億元、90.82億元、98.07億元,收入雖有所增長,但淨利卻持續下滑。在前述時間段內,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1.72億元、-12.05億元、-8.81億元。

為何從2017年起,華電能源出現了鉅額的虧損?

公司在財報中解釋道,2017年和2018年,由於電煤價格較高,而煤、電、熱價聯動不到位,火力發電側受燃煤成本上漲衝擊較大,且公司主營業務成本的上升速度高於收入增長的速度,因此出現了大幅利潤下滑。

在主營業務發展處於困境之時,公司還要面臨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被暫停上市。由於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值,根據相關規定,公司在2019年4月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華源”。

此外,若公司2019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仍為負值,那麼公司股票將可能被暫停上市。在此情況下,華電能源打響了退市的“保殼”戰。

出售旗下資產

今年以來,為了實現業績的扭虧為盈,華電能源動作頻頻。從目前看來,華電能源採取的方法是通過出售手中的股權獲得收益,且交易對方均是其控股股東華電集團以及旗下公司,此番操作多有家族內部“救火”的性質。

2019年8月,公司向另一家兄弟公司——中國華電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兩者控股股東均為華電集團)協議轉讓了其持有的華信保險6%的股權,轉讓價格為1642.5萬元。

兩個月後,華電能源再度出手,此次轉讓標的系華電煤業2.36%的股權,轉讓價格為5.48億元,接盤方還是控股股東華電集團,增值率為209.9%。本次轉讓事宜受到上交所的關注,上交所表示本次轉讓為關聯交易且資產評估增值較高,要求上市公司說明評估作價是否公允,且是否存在分期付款安排,是否滿足2019年收益確認條件,是否將形成關聯方資金佔用。

對此,公司及評估機構表示,在採用收益法評估時,按照《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5號——上市公司股權交易資產評估》的要求,充分考慮了行業週期性波動,對於華電煤業估值水平具有合理性。

這邊轉讓華電煤業的股權還未塵埃落定,華電能源又馬不停蹄地宣佈出售所持有的華電置業的股權資產。

據悉,華電置業系華電集團聯合華電國際等9家公司於2005年在北京出資設立,華電能源原始出資7250萬元,持有華電置業2.69%的股權。公司表示,截至評估基準日,通過採用資產基礎法算出,華電置業淨資產為2.66億元,本次出售股權的增值率為220.4%。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華電集團持有華電能源44.8%的股權,系其控股股東,此次轉讓同樣構成關聯交易。

此次出售所持有的華電置業全部股權資產,華電能源表示,為聚焦主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緩解公司經營和資金壓力,降低銀行貸款和負債率,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改善公司2019年度業績水平。

對此本次股權轉讓,上交所又火速送上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具體的付款安排,並量化說明本次交易對2019年業績的具體影響;以及公司頻繁向關聯方轉讓股權、處置資產的主要考慮及必要性,是否有利於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增強持續盈利能力。

分析人士認為,華電能源如此“心急”出售資產,或與其目前經營狀況有關。根據最新公佈的三季報,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64億元,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12億元,仍處於虧損狀態。如此看來,如何到今年年底前實現扭虧為盈,還是擺在華電能源面前的一個較為嚴峻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