閬中實施“歸雁”計劃回引務工農民 62名“歸雁”成致富“領頭雁”

川報記者 蒲南溪

“真希望今年過年全村生態豬能賣個好價錢。”10月19日,閬中市松埡廟村,今年6月在換屆選舉中全票當選村黨支部書記的廖鑫,照常在村裡的養殖戶家中走訪。村民問他:“你天天在村上跑,你自己家裡的幾百頭豬,你不管了啊?”廖鑫笑笑說:“家裡的養豬場還有我老婆呢,她可比我能幹呢。”

5年前,閬中市實施回引務工農民“歸雁”計劃,廖鑫從廣州回到松埡廟村。“回鄉後以什麼謀生呢?”這是廖鑫面臨的首要問題。父親過去在家經營著一個小養豬場,因為缺乏專業養殖知識和技術,並沒有什麼起色。偶然間央視農業頻道的一則生態養豬的報道啟發了廖鑫。經過考察、規劃、籌資、貸款、施工、消毒、購崽,2014年底新型生態養豬場正式落成。年輕肯幹、虛心好學的廖鑫,天天泡在養豬場裡鑽研琢磨養豬知識。“前幾年,這孩子就像著了魔一樣,一頭扎進養豬場裡,幾天不見人。農村裡都是找人擺龍門陣,他倒好,找豬擺。”鄰居張大媽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兩年,廖鑫以“養豬行家”遠近聞名,小養豬場也變成了佔地50餘畝、有母豬60頭、肥豬800頭的中型養豬場。

“一人富裕不算富,只有鄉親們都過上了好日子,松埡廟的未來才會有希望。”2014年,他就牽頭建立生豬養殖合作社,2016年又採取“合作社+代養+保底供種”的模式,鼓勵村裡13家大戶入社,帶動全村30餘戶發展規模化養殖,引導100餘戶村民散養生態豬,帶動養殖戶人均年增收1500元以上。

廖鑫也由一名回引的務工農民慢慢成長為松埡廟村黨支部書記。

通過5年回引,閬中共回引務工農民214人,其中有近70人已提交入黨申請書,有62人像廖鑫一樣,走上了村幹部崗位,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截至目前,已成功回引優秀務工農民黨員馮海波,投資1000餘萬元打造月半灣景區,帶動周邊3個村1200餘戶村民增收致富;王廷松創辦四川王廷松食品有限公司,帶動200餘戶村民發展畜禽養殖;鄭月佳創辦閬中市閬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在閬中40多個省定貧困村、10餘個非貧困村建種植基地,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000餘戶脫貧致富。

而正在實施的閬中市“優秀農民工鍛造提升”工程,為務工農民提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擔保貸款等扶持服務,著力打通返鄉務工農民創業“最後一公里”。

不僅如此,依託在外商會協會,閬中市分別在西藏、上海、重慶、綿陽、成都、廣東等6地設立務工農民黨組織,為在外的務工農民黨員建立起與家鄉聯繫的橋樑、紐帶,並且通過組工幹部聯繫企業黨組織、黨組織領導班子成員聯繫黨小組、黨小組聯繫黨團員和積極分子、黨團員和積極分子聯繫務工農民等模式,積極幫助困難群眾。上海市南充閬中商會今年4月成立了黨支部,已進行了6次支部學習活動,還為家庭無收入又需要照顧家人的李敏籌款7.2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