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武則天都比不上的女子,唐太宗駕崩後特赦她不用去感業寺當尼姑

不知大家可曾聽過徐惠,徐惠是唐太宗在長孫皇后過世後,最喜愛的妃嬪之一,她頗具才幹。雖然兩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不如其他人的愛情故事那樣有名,但也常常為世人津津樂道。

連武則天都比不上的女子,唐太宗駕崩後特赦她不用去感業寺當尼姑

徐惠從小就與眾不同,五個月的時候便能開口說話,顯現出她不同常人的天賦。四歲時,能將《論語》倒背如流。八歲時,父親徐孝德想試探一下她的才能,就讓她仿照離騷體寫一首詩。在我們看來,八歲的小孩可能連離騷是啥都不知道,但是,八歲的徐惠卻非常從容,提筆便寫下了這首《擬小山》:

仰幽巖而流盼,撫桂枝以凝想。

將千齡兮此遇,荃何為兮獨往?

詩的大意是說:我仰望著幽靜的岩石,眉眼間眼波不斷地流轉,我伸手撫摸著桂花的枝條靜下心來細細思考,在千年之後,才能與你相遇,你為什麼不等我一起而單獨前去呢?

因為,徐惠是眾人口中的大才女,所以,在眾人的讚揚聲中,唐太宗便聽說了她的美名。歷史上的唐太宗是一個非常愛才的皇帝,所以,在聽說徐惠的才氣之後便想要傳召她入宮,這也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連武則天都比不上的女子,唐太宗駕崩後特赦她不用去感業寺當尼姑

唐太宗傳徐惠進宮的時候,她才11歲,只封了個才人。而此時的唐太宗,年歲已高,和徐惠走在一起,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大叔配蘿莉,但是,徐惠並不在意這些,在她看來進宮沒什麼不好的,宮內有許多民間沒有的藏書可以供她閱讀,這對她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

因為徐惠讀書勤奮,她更是得到了唐太宗的特別重視,將她從才人升到了充容。充容是九嬪之一,這個晉升相當於從一個剛中舉的地方小官,一下子變成了手握重權的中央大臣。從這裡,就能夠看出唐太宗對徐惠的看重。並且,唐太宗與徐惠之間,也發生過許多趣事。

一次,唐太宗傳喚徐惠,徐惠為了見唐太宗,花了很長的時間梳洗妝扮,讓唐太宗在殿外等了許久。唐太宗對她的姍姍來遲頗為生氣,連他身旁的人都能感覺到皇帝身上的寒氣。但是,徐惠出來之後,看見唐太宗的臉色,就知道他肯定是在生氣了,於是,笑了笑之後便提筆寫下了一首詩遞給了唐太宗。

連武則天都比不上的女子,唐太宗駕崩後特赦她不用去感業寺當尼姑

直到現在,大家還能在《全唐詩》裡讀到這首《進太宗》:

朝來臨鏡臺,妝罷暫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翻譯過來是:“今天一大早,我就在鏡子前裝扮自己,等收拾好了,又總覺得差了點什麼,躊躇著不願出門。您看以前的人,都要花費千金才能買到美人的一個笑容,陛下您覺得您給我一紙聖旨,就能把我召來嗎?”唐太宗看完之後,一點兒脾氣也沒有,還笑了起來。

可以說,徐惠的才華,不止是在詩文寫作上,她對政治也有一番自己的見解。都說人老了之後,會滿足於之前做出的種種成就,難免驕傲自滿,最終,作出一些錯誤的決定。而唐太宗,本質上也是一介凡人,所以,他自然也逃不出這一現象。

連武則天都比不上的女子,唐太宗駕崩後特赦她不用去感業寺當尼姑

自唐太宗登基以來,百姓安居樂業、國家平安富足、民族之間和平相處... ...稱讚他為“一代明君”確實名副其實。但是,到了後期,唐太宗開始頻繁出戰高句麗,又大興土木建造各種大型建築,這一樁樁一件件勞民傷財的事情,更是讓百姓怨聲載道。

徐惠深知戰爭對百姓的傷害,也熟知大興土木帶來的負面後果,於是,她便上疏勸諫唐太宗。此時的唐太宗雖然不比早年英明,但是,他還是能聽得進去賢能之士的勸諫的。在他看到徐惠的上疏的《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後,十分慚愧,於是,便聽從了徐惠的勸諫,停止了自己的錯誤行為。

疏中寫道:

“自貞觀以來,二十有二載,風雨調順,年登歲稔,人無水旱之弊,國無饑饉之災。昔漢武守文之常主,猶登刻玉之符;齊桓小國之庸君,尚圖泥金之事。陛下推功損己,讓德不居。億兆傾心,猶闕告成之禮;雲亭佇謁,未展升中之儀。

... ...

千王治亂之蹤,百代安危之跡,興衰禍福之數,得失成敗之機,固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環目圍之內,乃宸衷之久察,無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難,行之不易,志驕於業泰,體逸於時安。伏惟抑意裁心,慎終如始,削輕過以滋重德,擇後是以替前非,則鴻名與日月無窮,盛德與乾坤永大。”

由此可見,徐惠的滿腹文采,不光是給唐太宗解悶的,還能夠為國勸諫。

連武則天都比不上的女子,唐太宗駕崩後特赦她不用去感業寺當尼姑

說到了徐惠為了勸諫唐太宗寫下的諫文《諫太宗息兵罷役疏》,就不得不提到她的另一篇《千字文》了,這是她在公元648年,看到唐太宗遊玉華宮的感想。在這篇《千字文》中,她明確地指出:國家土地廣闊,不止長安這一個地方,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可能會導致地方混亂,國家動盪。

徐惠寫這篇文章,是希望唐太宗能夠看到這些錯誤政策可能造成的後果,少交戰、少大興土木,多讓百姓安居樂業。而唐太宗,自然明白她的意圖,他也曾經歷過戰亂,怎麼會不知道這些道理呢?看到這篇文章後,唐太宗知道徐惠為此花了不少心思,不僅賜給她了大量的珠寶首飾,還讓她的父親官升一級。

據說,年少卻不甘沉淪的武媚娘曾在一個春光柔和的下午,謙卑地去謁見新晉的紅人徐惠。徐惠看著垂首站在自己面前的武媚娘問:“論起來,你的容色猶在我之上,可知皇上為何對我眷顧?”這正是武媚娘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於是她低下頭,恭敬地請求徐惠的指點。

徐惠嘆道:“以才事君者久,以色事君者短。”武媚娘聽到這句話,猶如當頭棒喝,她默立花蔭良久之後,輕聲告辭而去。

連武則天都比不上的女子,唐太宗駕崩後特赦她不用去感業寺當尼姑

後宮的女子,大多都是靠美色來博得皇上的喜愛,而徐惠不只有美色。她和太宗之間,始終保持著相互欣賞的態度,這也是她能夠得到唐太宗長期喜愛的原因之一了。唐太宗為了唐朝殫精竭慮,身體日漸衰敗。公元649年,唐太宗駕崩,徐惠十分悲痛。

本來根據唐太宗的遺詔,沒有子女的後宮妃嬪,都要去感業寺當尼姑,就連著名的武才人武媚娘都沒能例外,但是,唐太宗卻特赦徐惠不用去感業寺,可見,唐太宗對她的喜愛程度。然而,在唐太宗過世之後,徐惠卻因相思成疾,謝絕御醫給她看病,年僅24歲就以身殉情,追隨唐太宗去了。

後人因她才思斐然並在之前曾寫過讚美桂花的詩篇,於是,就把她當做桂花的花神來供奉。而徐惠的故事,也為桂花之香添上了一抹悠然的蜜意,八月桂花盛開或許就是在思念那遠隔千年的美人。

【《新唐書·太宗本紀》、《新唐書·列傳第一·后妃》、《唐語林·賢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