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一次我去一個朋友家做客。

她家僱傭了一個保姆,有些年邁了,行動不是很便利。

我坐在客廳裡喝茶,她笑意盈盈忙前忙後,端莊秀美的身影穿梭廚房與客廳間。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這是我第一次到她家裡做客,也是我第一次脫離了社交場合地見她。她陪我聊天時,不停地指揮那個老保姆幹這幹那,老保姆亦忙前忙後,一臉諂媚和惶恐。

臨別時,戰事卻突然爆發,我見到了另外一種場面和另外一種刺耳的聲音。

只見我的朋友端坐在餐檯前正凜聲斥責那個老保姆,而原因只因為她的玻璃餐檯的檯面上被水果弄溼,老保姆沒有按她說的用牙膏去擦洗。

我終於見到了她的另一種表情,那表情好陌生好可怕。

她正眼都不瞧一下那保姆,只把目光平視,看都不看面前怯懦著的那個大氣都不敢出的人。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她一字一頓地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還要我再告訴你嗎?桌子沒擦乾淨,再用牙膏擦三遍!擦到能照出你的影子為止!”

老保姆戰戰兢兢從衛生間拿出一筒牙膏,卻不小心颳倒了水盆,於是,水漫地面,老保姆腳下一滑,撲通摔倒,半天沒爬起來。

而她,卻連眼皮都沒動一下。一轉臉,立即堆滿了笑意對我。

我的心一瞬間卻,冷到極致——天啊,她竟會變臉!

之後,我再也沒見過她,也沒再接過她打來的電話。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我的內心裡,已經不拿她當做朋友了,也許到現在她都不知道我為什麼突然間地疏遠了她。

我無意鄙薄別人的人格和處事方式,但我知道人性的低下和高貴卻能在一瞬間看清的。

自古以來,想真正辨識一個人,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關於如何識人,中國的古聖先賢也給予了我們無數的方法。

孔子就說:“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意思是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過去的所作所為,看仔細他的心安於什麼情況,就能知道他是個怎樣的人。

而在現代,我們同樣只要注意觀察一個人的“四點”,就基本上可以看清他的真面目了。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人性都是趨利的。利益面前,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這個時候,通常是識人、辨人的最佳時刻。

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顧良心,可以不要親情,可以拋棄道義,這樣的人你還敢相信嗎?

還是趁早遠離的好!否則,一旦和他產生利益的衝突,你必定會傷心透頂!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而如果一個人在利益面前,不會放下內心的原則,依然堅守對道德的信仰,能夠以人倫親情為重,那這個人絕不會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他必定有著更為高貴的選擇。

《論語》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辨識一個人,完全可以用好“利”字訣。

君子,心中存有道義和良心的堅守,所以不會為了利損害德義;小人,都是以“利”為標尺來做權衡,經常違背道義公德,甚至無所顧忌。

利,就是一塊試金石。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對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對上不卑,對下不驕。這是一個人有著良好品行的表現!

如果一個人,對上阿諛奉承,對下頤指氣使,那這個人不會有好的道德修養。

有道德有教養的人,對任何人都是尊重的,就算是和比他地位低的人交流,也不會顯出高傲。

更可貴的人,是可以威武不屈,在權勢面前,仍能保持氣節。

李白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正是可貴的精神。

一般而言,人們面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天生就有種優越感。

而如果一個人不去放大自己的優越感去踩低別人,反而待之以尊重,那他必定擁有善意,擁有操守,是可靠的人。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對待父母的態度。

我們通常都是:好脾氣都留給了他人,而壞脾氣都留給了家人。

這在心理學上,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

然而,如果一個人在對待最親近的人時,也能夠始終保持涵養,和顏悅色,那這個人有著很了不起的修行,是令人佩服的。

孔子的弟子子夏曾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說:“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就是告訴我們:對待我們的父母,最重要的是態度,最難的也是態度,一定要重視態度上的修養。

古語說:“人生若只如初見。”

因為,對待不熟悉的人,我們往往能夠保持一個良好的態度。所以,無論親密程度如何,我們都要儘量和顏悅色,而不能任性而為。

而對身邊親密的人,說話和氣、不驕不躁、謙遜有禮,多半都是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一個人,也更容易讓別人信任和喜歡。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面對諾言的時候。

面對諾言,往往也能很輕易地看出一個人的品行。

君子一諾千金,對自己許下的事,絕不輕易違背。這樣的人很靠譜!

而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承諾不能堅守,隨隨便便就反悔,那這個人已經沒有絲毫的人格可言!

信,往往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

偽,是一個“人”加一個“為”。

當你徹底看清身邊人…

世界本來沒有偽和虛,只因為有了人,所以出現了太多的虛假。

看清一個人,也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領悟上面的四點,便可以有的放矢。

人心難測,希望你在人生的路上,學會識人、辨人,也希望天下善良的人得到優待,心懷叵測的人無處遁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